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4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48篇
化学   268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78篇
综合类   284篇
数学   435篇
物理学   26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2年   3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2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高温熔融-自发结晶法成功获得一种新型混合金属硫化物Ba7AgGa5S15.该化合物结晶于非中心对称的P31c空间群(No.159),晶胞参数为a=0.964 53(10) nm,c=1.805 9(4) nm,Z=2.其结构是由[Ga4 S10] T2超四面体与[AgS4]四面体共顶点连结形成的含有18元环孔道的三维网状框架,孤立的[Ga(2)S4]四面体填充在孔道中,Ba2+填充在该三维框架结构的空隙当中.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该化合物的电子结构、态密度、双折射率、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以及倍频密度.结果 表明,该化合物具有大的光学带隙(3.76 eV),其带隙主要由S3p,Ba5d和Ga4s轨道决定;其d33方向上的倍频系数约为AgGaS2的0.4倍,主要倍频贡献来源于[AgS4]和[GaS4]四面体.该研究表明在Ag-Ga-S体系中引入Ba2+,形成的Ba7 AgGa5S15表现出比AgGaS2更宽的带隙,有利于产生高的激光损伤阈值(LDT).  相似文献   
42.
联苯二胺,3,3′-二甲基联苯二胺在二价镍配合物存在下,直接与2,5-二溴噻吩的格氏(Grignard)试剂共聚,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该合成方法所得联苯二胺与噻吩共聚物、3,3′-二甲基联苯二胺与噻吩共聚物的收率分别为63.4%和70.8%。在25℃测得的特性粘度分别为O.75dL/g和O.67dL/g。聚合物的循环伏安测定表明该类聚合物具有一定的电化学活性,每种聚合物均在O~O.8V之问出现两对氧化一还原峰。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共聚物分别在415nm和450nm处有最大吸收峰。  相似文献   
43.
低级酚包括酚、甲酚、乙酚和二甲酚.它们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用途,其中特别是酚与甲酚更是贵重的化工原料.除高温及低温煤焦油外,煤及煤焦油残油的加氢生成油也可作为这些低级酚的来源,它们是在破坏加氢过程中由高级酚转变而来的.考察它们生成的历程,并擬出可能提高低级酚产率的方法,无论在理论上或实用上都有着很大的意义.本工作预备对抚顺古城子煤低温焦油中的低级酚和其加  相似文献   
44.
应用煤岩相方法并结合化学和工艺性质分析对峰峰煤田煤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鉴定.本煤田系属于石炭-二叠纪,煤的变质程度沿走向由南向北加深.煤层宏观岩相以暗色和暗色层状煤为主,其微观煤岩成分则大部为镜煤.显微镜研究表明,煤层呈现暗色系由于其中存在许多细小夹石层以及煤岩成分受矿物质浸染之故.同时观察到,角质类物质含量有沿走向逐渐减少的趋势,说明其含量的多少是变质变化的结果,而不决定于原始物料.峰峰煤田煤的可选性一般较差,这和煤岩成分被细条与粒状矿物浸染有关,并且也和煤层中夹石层的多寡相适应.根据煤的工艺性质,峰峰煤田煤一般皆属于好的炼焦煤.  相似文献   
45.
在小型连续液相加氢装置中进行了抚顺古城子煤低温焦油残油馏分(>325℃)的一次加氢和循环加氢.加氢的物料平衡及各族氮化合物的氮分布结果指出:经加氢后,能被10% H_2SO_4抽出的强硷性分增加到原来的213—227%;其中沸点325°以下的占126—127%,并且主要为喹啉和异喹啉系衍生物(192—325°馏分占<325°的90—90.5%).生成油<325°馏分的强硷性氮中有42—46%能被乙酰化.因此,强硷性分的生成可以解释为高分子氮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破坏简化和含氮杂环的环破裂成胺类.硷性分的还原成氨较非硷性分难,但前者较易裂解.  相似文献   
46.
對正庚烷在鉑重整條件下的各種反應進行了考察。詳細分析了反應產品,並根據產品分析結果,提出了可能進行的一些反應的图式,考察了反應變數如温度、壓力、空速、催化劑使用時間等對於加氫裂化、異構化及總轉化程度的影響。並求得在溫度455—515°、壓力20—40大氣壓、空速2.0—6.0(體積/體積/小時)等試驗條件範圍內,催化劑使用初期與晚期的加氫裂化及總轉化反應的速率常數,動力學方程式及视活化能,加氫裂化反應服從一次反應式。正庚烷的總轉化服從反應產品有阻抑作用的一次反應式。並提出正庚烷的加氫裂化可能經過異構化階段的假設。  相似文献   
47.
以苯并五元环为基本结构对肟醚类strobilurin杀菌剂侧链进行修饰, 共设计合成了13个结构新颖的肟醚类化合物. 室内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对小麦白粉病(Eryiphe graminis)和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均具有优异的抑菌活性, 而所合成的部分茚取代肟醚类化合物还具有广谱的杀虫活性. 同时, 用钯催化“一锅法”反应以较高的收率合成了关键中间体2-乙酰基茚衍生物.  相似文献   
48.
通过Stille反应合成了3',4'-亚乙基二氧-2,2':5',2"-三噻吩(TET),并以其作为单体,采用化学氧化原位聚合方法在碳纳米管(CNT)的表面包覆新型聚(3',4'-亚乙基二氧.2,2':5',2"-三噻吩)(FTET),制备了PTET-CNT纳米复合材料.通过TEM、SEM和IR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利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恒电流充放电等电化学测试方法,比较研究了复合材料以及碳纳米管在0.1 mol/L四乙基四氟硼酸铵(Et_4NPF_4)的乙腈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3 mA/cm~2时,PTET-CNT复合材料的比电容为86 F/g,比原碳纳米管比电容20 F/g提高了3.3倍.基于这种复合材料的电容器的能量密度达到2.02 Wh/kg.  相似文献   
49.
以1,3-二(二苯基膦)丙烷二氯化镍(Ⅱ)[Ni(dppp)Cl2]作催化剂,通过4,7-二溴-2,1,3-苯并噻二唑格氏(Grignard)试剂分别与3,3′-二甲基联苯二胺、对苯二胺共聚得到了两种新型主链含刚性和柔性链结构的苯并噻二唑类共轭聚合物。通过FT-IR、1H-NMR、UV-Vis、XRD、TGA等测试手段对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的紫外-可见最大吸收波长分别在306 nm和380 nm处出现,荧光激发峰分别出现在378 nm和463 nm,相应的荧光发射峰分别在493、562 nm处出现。共轭聚合物具有一定的结晶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0.
采用一种简单的溶剂热法成功的合成了花朵状的钴磁性粉体。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样品进行物相与形貌的表征。结果表明样品为六排堆积(hcp)和面心立方结构(fcc)混合结构的钴单质,形貌为由很多个厚度约为50~150 nm的菱形花瓣构成的花朵状结构,每个花朵的尺寸约为2μm左右。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试了样品的磁性能,测试表明样品在室温下表现出铁磁性,饱和磁化强度(Ms)为140 emu.g-1,剩磁(Mr)为9.4 emu.g-1,矫顽力(Hc)为280 O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