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4篇
化学   35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针对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边缘湍流中非线性能量传递过程的问题,开发了数据分析程序。该程序基于数字谱分析技术来求解波耦合方程,进而计算与三波相互作用相关联的线性和非线性耦合系数以及能量转移。介绍了算法设计和程序开发的主要思想,并对程序进行了仿真测试。然后应用该程序分析了反场箍缩装置实验的一次放电实验数据,观察到湍流之间的波耦合和能量级联现象,发现或证实了聚变等离子体湍流激发与增长的一种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52.
应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对一系列抗癌性苯并噻唑类衍生物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建立了交叉验证的CoMFA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非交叉验证的偏最小二乘分析模型.所建最佳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为0.642,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为0.976,估算的标准误差S=0.161,统计方差比F(3;20)=111.4,表明该模型是合理有效的.同时对该系列抗癌化合物的3D-QSAR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R取代基的第一个原子上引入吸电子基团或原子,如F等,便可增强与它直接相连的C19的正电荷,从而增强C19ˉ位上处于静电场蓝色区域的原子的正电荷.同时,选择适当体积大小的取代基R,使之落入立体场绿色区域,就能有效地改善这类化合物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53.
沈勇 《应用声学》2007,26(4):243-243
2007电声技术国际研讨会(2007 International Electro Acoustic Technology Symposia,简称IEAT 2007)于2007年4月7日至8日、4月10日至12日分别在深圳市虚拟大学园、南京市南京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主办,中国声学学会声频工程分会、中国电子学会声频工程分会、中电元协电声器件分会、江苏省声学学会、深圳市三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电声技术》杂志协办.  相似文献   
54.
以氯化铜(CuCl_2·2H_2O)、硫脲((NH2)2CS,Tu)、1,2-丙二醇(1,2-PG)、氯化铁(FeCl_3·6H_2O)及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具有可见光活性的Fe-CuS/RGO复合材料。采用XRD、SEM、TEM、Raman、XPS、TG、UV-Vis等手段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并以亚甲基蓝(MB)为目标降解物对其可见光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光催化结果表明:在汞灯(150 W)下照射140 min,CuS、CuS/RGO和Fe-CuS/RGO对MB的脱色率分别为41.2%、81.5%和90.6%。Fe-CuS/RGO对MB的降解效率较CuS/RGO和CuS有较大提升,可能原因是Fe元素有利于电荷在CuS与RGO界面间传输,降低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几率,进而提高了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5.
报道对氨(NH3,母体)、甲胺(CH3NH2)、二甲胺[(CH3)2NH]、三甲胺[(CH3)3N]与三氯甲烷(CHCL3)形成的系列复合物的理论研究结果.把复合物看作一个超分子,在B3LYP/6-311G(d,p)的水平上进行密度泛函法计算,并运用完全均衡校正法进行基组超位误差校正(BSSE).探讨该系列复合物的电子结构与相关性质,如稳定性、电荷转移及主要几何参数的变化规律等.结果表明,形成复合物的稳定性次序为NH3-CHCl3(Ⅰ)>CH3NH2-CHCL3(Ⅱ)>(CH3)2NH-CHCl3(Ⅲ)>(CH3)3N-CHCl3(Ⅳ).形成复合物的过程包含着电荷转移.该系列复合物的稳定性与电荷转移量、前线轨道能量差ΔεL-H及广义H键距离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与结合点的电荷布居也有密切的关系.复合物的稳定性是分子间共价作用和静电作用两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计算结果能较好地解释有关的实验现象和规律.  相似文献   
56.
M(bpy)2+3(M=Fe,Ru,Os)电子结构与相关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导了对配合物M(bpy)^2+3(M=Fe,Ru,Os)的量子化学密度泛函法研究的结果。B3LYP/LanL2DZ方法与基组的水平上进行计算,探讨M(bpy)^2+3电子结构特征及相关性质,特别是中心原子对配合物的配位键长、光谱性质,电荷布局及化学稳定性等的影响规律,为该类配合物的合成,为分析光、电、催化作用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7.
报导了对配合物(M=Fe,Ru,Os)的量子化学密度泛函(DFT)法研究的结果.在B3LYP/LanL2DZ方法与基组的水平上进行计算,探讨的电子结构特征及相关性质,特别是中心原子对配合物的配位键长、光谱性质、电荷布居及化学稳定性等的影响规律,为该类配合物的合成,为分析光、电、催化作用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8.
草酰胺衍生物桥联双核镍配合物从头算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LanL2DZ基组 ,对N,N′ 双(2 苯甲酸根)草酰胺桥联双核镍配合物Ni(obbz)Ni(H2O)4 进行从头计算研究 ,探讨该配合物单、三重态的电子组态的稳定性、电子结构特征及电子自旋布居规律等。计算结果表明 ,该配合物分子的三重态比单重态稳定 ,因此 ,该配合物择型于三重态的电子组态。电子自旋主要布居于八面体环境的Ni(1)中心上 ,而处于四方配位环境的Ni(2)中心则没有发现电子自旋布居。同时 ,Ni(2)中心主要参与的分子轨道都处于低能区 ,表明Ni(2)中心的配位是相当稳定的 ,这与实验规律相符。  相似文献   
59.
沈小祥  沈勇 《声学学报》2005,30(4):324-328
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四种小房间模型,通过对小房间内100 Hz以下声场的研究,发现了100 Hz以下声场情况下小房间内布置吸声材料的有效位置。计算结果表明:矩形小房间所有墙角处都是所有模式的声压极大值位置,而对于非矩形小房间,某些墙角处的声压分布较复杂,甚至出现了较多的模式的声压极小值。改变吸声材料位置,比较平均声压级曲线,可见吸声材料位置不同对曲线平坦度有较大影响,混响室内的实验也验证了这一点。为了保证较高的吸声效率,应将吸声材料设置在低频模式的声压极大值集中的地方,同时应避免将其设置在模式的声压极小值集中的地方。因此,为了有效布置吸声材料,不能直接利用模态叠加法针对矩形小房间的结论,而采用有限元法进行具体分析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0.
以氯化铜(CuCl2·2H2O)、硫脲((NH22CS,Tu)、1,2-丙二醇(1,2-PG)、氯化铁(FeCl3·6H2O)及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具有可见光活性的Fe-CuS/RGO复合材料。采用XRD、SEM、TEM、Raman、XPS、TG、UV-Vis等手段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并以亚甲基蓝(MB)为目标降解物对其可见光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光催化结果表明:在汞灯(150 W)下照射140 min,CuS、CuS/RGO和Fe-CuS/RGO对MB的脱色率分别为41.2%、81.5%和90.6%。Fe-CuS/RGO对MB的降解效率较CuS/RGO和CuS有较大提升,可能原因是Fe元素有利于电荷在CuS与RGO界面间传输,降低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几率,进而提高了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