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67篇
化学   123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63篇
物理学   27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桂莹莹  陈毅  高璐  宋振雷 《合成化学》2019,27(3):173-178
在碘化亚铜催化下,偕双硅炔基溴分别与2-唑烷酮、2-吡咯烷酮、磺酰胺及吲哚衍生物发生交叉偶联反应生成相应的炔胺和联烯胺混合物;经简单过滤,该混合物在催化量叔丁醇钾作用下发生炔基到联烯基的异构化,从而转化为单一的联烯胺合成了9个结构新颖的偕双硅联烯胺,收率39%~84%。上述两步反应可在一锅中进行并给出同等的高效性。产物结构通过1H NMR, 13C NMR和HR-MS(ESI)表征。  相似文献   
192.
193.
付文静  芈绍桂  张蓉竹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8,30(1):011001-1-011001-6
基于单喷嘴射流抛光去除机理,研究了抛光颗粒尺度分布理想均匀时,颗粒直径和抛光液质量分数变化对冲击去除分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实际加工过程中,抛光粉颗粒不可避免地存在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在非理想不均匀条件下,提出了一种分析颗粒尺度的材料去除特性模型,重点研究了不同颗粒尺度分布范围对材料去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理想状态下,冲击去除随着抛光颗粒直径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抛光液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当颗粒直径随机分布时,材料去除量将出现明显的波动,抛光液质量分数的增大使去除量波动也增加,去除量波动的大小与抛光粉颗粒的平均直径直接相关,且与理想均匀状态下的去除特性相比,颗粒分布不均匀性使得材料的去除量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194.
We propose a cavity length demodulation method that combines virtual reference interferometry(VRI) and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 algorithm for fiber-optic Fabry–Perot(F-P) sensors. In contrast to the conventional demodulating method that uses 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 for cavity length estimation,our method employs the VRI technique to obtain a raw cavity length, which is further refined by the MMSE algorithm. As an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a fiber-optic F-P sensor based on a sapphire wafer is fabricated for temperature sensing. The VRI-MMSE method is employed to interrogate cavity lengths of the sensor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28°C to 1000°C. It eliminates the "mode jumping" problem in the FFT-MMSE method and obtains a precision of 4.8 nm, corresponding to a temperature resolution of 2.0°C over a range of 1000°C.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provides a promising, high precision alternative for demodulating fiber-optic F-P sensors.  相似文献   
195.
黄伟  桂华侨  吕亮  谢建平  明海 《光子学报》2009,38(3):523-527
报道了激光散斑时间漂移效应.引入了散斑模型,接收面上散斑场复振幅的强度和位相的统计性质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基于此模型和相关算法,模拟了所有可能导致激光散斑时间漂移效应的物理因素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两个因素起主要作用.通过巧妙地改变VCSEL和CCD的工作状态,也证明了两个因素其主要作用,即激光器对表面的加热引起的表面膨胀和CCD的热效应带来的噪声增加.相比之下,其他因素仅仅会带来散斑图像的微小变化.  相似文献   
196.
闪耀光纤光栅写制技术及解调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相位掩模法,对闪耀光纤光栅的写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在载氢光敏光纤中写制了不同倾斜角度的闪耀光纤光栅,给出了相应的结果谱图.利用闪耀光纤光栅的包层耦合模,通过侧面光检测技术,实现了一种以闪耀光纤光栅为分光器件的光纤光栅波长解调系统.对C波段的波长进行了解调,给出了实验系统及相应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97.
利用新型的MICROMEGAS探测器测量了6种不同比例的Ar+CO2 混合气体中第一汤逊系数α的两个实验参数A和B。实验结果分析表明, 电子在栅极的透过率在75%时, α的测量误差小于13%, 而探测器增益的涨落造成的α的测量误差小于8%。In this paper, the MICROMEGAS detector was employed to measure the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A and B of the first Townsend coefficient α in 6 different ratio of Ar+CO2 gas mixtur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rror of α is less than 13% in the condition of electron transmission rate of the mesh up to 75% and is less than 8% due to gain fluctuation of the detector.  相似文献   
198.
通过静电自组装制备有机复合半导体N缺陷g-C3N5(NVs)修饰S掺杂苝酰亚胺(S-PDI)。NVs具有丰富的活性位点,而具有氨基基团的酰胺增强了S-PDI与NVs的分子间作用力。NVs质量分数30%的30%NVs/S-PDI对Cr(Ⅵ)的还原率为79.96%,对苯酚的降解率为74.40%;30%NVs/S-PDI协同氧化苯酚与还原Cr(Ⅵ)过程中,Cr(Ⅵ)的还原率为92.83%,苯酚的降解率为93.89%,即苯酚的氧化降解促进了Cr(Ⅵ)的还原,Cr(Ⅵ)的还原增强了苯酚的氧化降解。NVs/S-PDI充分利用导带的还原性能和价带的氧化性能,实现电子空穴的空间分离,协同强化光催化过程中的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同步提升光催化氧化还原性能。同时,光照产生的电子、H2O2与Cr(Ⅵ)形成一个光自芬顿反应过程,进一步促进了苯酚的氧化降解与Cr(Ⅵ)的还原去除。  相似文献   
199.
以膦酸酯聚芴为阴极界面修饰层, 高功函金属铝为阴极, 制备了一种高效聚合物红光电致发光器件.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表征, 分析了经真空蒸镀沉积在膦酸酯聚芴表面的Al原子与下层的膦酸酯聚芴在有机物-金属界面处的作用情况, 结果表明, 在真空蒸镀金属Al的过程中, 在有机物-金属界面处形成了一种氧/铝复合物. 研究了这种氧/铝复合物对器件光电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氧/铝复合物的产生提高了阴极电子的注入, 使器件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与以Ca/Al为阴极的传统器件相比, 以膦酸酯聚芴/Al为阴极的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提高了75%, 达到7.0 cd/A.  相似文献   
200.
基于闪耀光纤光栅的折射率传感技术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键  刘波  金龙  徐玲玲  开桂云 《光子学报》2008,37(5):910-913
提出了一种基于闪耀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折射率测量新方法,即采用SLED作为光源,通过检测闪耀光纤光栅透射谱强度实现折射率的测量.实验证明,当环境折射率在1.372 3~1.453 2之间变化时,闪耀光纤光栅透射功率从0.611~0.472 mW线性下降,其灵敏度达到1.718 μW/(0.001折射率变化).该检测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无需波长检测、灵敏度高、易于工程化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