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60篇
化学   129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2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25篇
物理学   8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长距离管道输送是氢气输送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氢在管线钢的扩散和局部聚集导致材料力学性能下降,在外界作用下引发脆性失效。因此,氢在管线钢材中的扩散和富集是评价管线钢相容性与判断管道升级可行性的重要参考依据。以三种不同等级的管线钢(X52,X65,X70)共22种材料为研究对象,结合图像处理技术与基于材料内铁素体/珠光体组织结构的连续介质数值计算,推算长期服役后结构内部氢的扩散和富集。考虑到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中的氢扩散速率与晶界的扩散阻碍作用,通过对比量化不同铁素体/珠光体的结构分布和组织取向下氢质量浓度和扩散通量的差异,分析铁素体/珠光体组织对管线钢中氢的扩散和富集作用,为长距离输氢管道材料选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2.
为研究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时肝组织恶性变潜能以及吡喹酮对其的抑制作用,取120只小鼠随机分为4个组。第1、2组分别在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6、12周时,以吡喹酮500mg·kg^-1·d^-1治疗2天;第3组为实验对照组,感染后不作任何治疗;第4组为正常对照组。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RT-PCR方法,观察和分析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改变及产, c-fos和c-jun mRNA、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病变早期予吡喹酮治疗后肝脏病理损伤减轻,肝组织中产,c-fos、c-jun mRNA以及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p〈0.01)但仍高于正常组(p〈0.01);病变晚期予吡喹酮治疗后,与实验对照组比较,c-jun mRNA、端粒酶逆转录酶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仅c-fos mRNA表达降低(p〈0.05)。吡喹酮早期治疗组肝组织中上述3指标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晚期治疗组。因此血吸虫病时肝硬化组织可存在恶性变潜能,早期吡喹酮治疗可显著降低肝组织这种恶性变潜能。  相似文献   
93.
通过对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定水中重金属的检出限、重复性、加标回收率等实验,验证两种方法的准确性,从而为饮用水中重金属的测定提供可靠的方法。结果表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砷、镉、铬、铅、汞、硒的检出限均低于ICP-OES法,但ICP-OES法测定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和加标回收率均优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速度快,操作便捷,结果满意,是目前饮用水中重金属测定非常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
本文中讨论了一类比半局部环更广的环类,即G-半局部环,对G-半局部我们通过模去环的左Soche及Jacobson根,研究了环的同调维数,并得到Gd(R/S)=Gd(R/S∩J),式中的Gd表示环R的左整体维数或右整体维数,S=Soc(R^R)以及J是环R的Jacobson根,当R还时半本原环时,即得Gd(R/S)=Gd(R)。  相似文献   
95.
预测滤波器理论在惯导非线性对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讨论了预测滤波器的基本算法,并针对平台惯性导航系统在大方位失准角情况下的非线性对准中,用预测滤波器无法估计陀螺误差的问题,提出了将预测滤波和扩展卡尔曼滤波相结合的算法。通过对大失准角下的静基座和动基座对准的仿真,证明预测滤波和扩展卡尔曼滤波相结合的算法能够提高的平台姿态误差角特别是方位误差角的估计精度。比起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该算法还能降低系统的维数,减小计算量。  相似文献   
96.
杨静  陆真 《化学教育》2002,23(1):47-48,F003
20 0 1年 10月 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 ,本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奖金的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 (WilliamS .Knowles)与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 (RyojiNoyori) ,以表彰他们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所做出的贡献 ;奖金另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莱斯 (K .BarrySharpless) ,以表彰他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所取得的成就[1] 。威廉·诺尔斯 ,1917年出生于美国 ,194 2年从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 ,曾在孟山都公司 (Monsanto)任职 ,1986年退休。野依良治 ,1938年出生…  相似文献   
97.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nherent polarization intensity in InGaN/GaN multiple quantum well(MQW) structures,the electroluminescence(EL) spectra of three samples with different GaN barrier thicknesses of 21.3 nm, 11.4 nm, and 6.5 nm are experimentally studied. All of the EL spectra present a similar blue-shift under the low-level current injection,and then turns to a red-shift tendency when the current increases to a specific value, which is defined as the turning point.The value of this turning point differs from one another for the three InGaN/GaN MQW samples. Sample A, which has the GaN barrier thickness of 21.3 nm, shows the highest current injection level at the turning point as well as the largest value of blue-shift. It indicates that sample A has the maximum intensity of the polarization field. The red-shift of the EL spectra results from the vertical electron leakage in InGaN/GaN MQW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elf-heating effect under the high-level current injection. As a result, it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evaluate the polarization field in the InGaN/GaN MQW structures by using the injection current level at the turning point and the blue-shift of the EL spectra profiles.  相似文献   
98.
ZnO基复合载体负载Ni催化剂催化噻吩加氢脱硫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固相燃烧法制备了ZnO-A l2O3、ZnO-ZrO2、ZnO-TiO2三种复合氧化物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复合氧化物负载的镍催化剂,并考察其对噻吩加氢脱硫反应的催化性能。采用BET、NH3吸附红外光谱(IR)、程序升温脱附(TPD)、程序升温还原(TPR)、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  相似文献   
99.
基于高阶胡氏矩的多目标图象识别算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丘江  刘波  杨静 《光子学报》2001,30(9):1141-1145
本文提出了一种多目标图象识别算法,算法以小波变换和目标区域分割算法实现图象的前期处理,以高阶胡氏矩为基础,利用k邻近法构建了分类器,实现了多类目标的识别与分类.仿真实验证明,此算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100.
针对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改造工程(BEPC II)直线加速器束流位置测量电子学系统故障率上升这一现状,结合BEPC II直线加速器束流参数以及BPM电子学ADC芯片带通采样的需求,设计了隔离度高、幅相一致性好的数字BPM射频前端电子学模块。数字BPM电子学系统采用MicroTCA 4.0系统架构,以FPGA作为主控制器,基于EDA软件开发设计。重点介绍了射频前端电子学模块中射频功率放大器、数字可调衰减器、带通滤波器等设计和实验室及在线测试结果。BEPC II对撞模式下,使用正电子束流,完成电子学系统在线测试,x方向位置测量精度约为38.46 μm,y方向位置测量精度约为26.16 μm,其测量精度和系统稳定性优于商用模拟BPM电子学模块,能够满足BEPC II直线加速器束流位置测量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