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62篇
化学   226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31篇
综合类   15篇
数学   125篇
物理学   19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H_2~+阈下谐波的取向效应.数值模拟过程中,主要关注波长为760nm的阈下谐波,通过逐次减去激发态贡献的方法,研究共振相关谐波不同取向角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阈下平行、垂直谐波展示的复杂取向依赖与共振效应密切相关,该现象主要由与基态共振的各激发态的轴对称性导致.另外,用包含跃迁偶极子的简单模型对取向效应进行了概括描述,并以H_2~+第一激发态为演化初始态进行了验证.本文结果可为阈下谐波取向效应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分数阶共轭Chen混沌系统中的混沌及其电路实验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若洵  杨世平 《物理学报》2009,58(5):2957-2962
研究了分数阶共轭Chen混沌系统的混沌行为, 给出了分数阶共轭Chen系统存在混沌吸引子的必要条件. 并设计了一种传递函数的新电路单元用来实现分数阶共轭Chen混沌系统, 利用Multisim2001电子工作平台进行了电路实验仿真. 数值模拟和电路实验仿真结果相符, 证实了分数阶共轭Chen系统确实存在混沌现象和所设计电路单元的有效性. 关键词: 分数阶 共轭Chen混沌系统 电路单元 电路仿真  相似文献   
83.
在pH 2~3的溶液中,低浓度Fe^2+与K3[Fe(CN)6]反应产生的蓝色沉淀为近似真溶液,最大吸收波长为710 nm.形成的近似真溶液吸光度随静置时间变化而逐渐变大,30 min后吸光度变化缓慢.K3[Fe(CN)6]过量时,Fe^2+浓度与吸光度呈很好的线性关系.Fe^2+浓度较大时,易形成絮状沉淀.在pH 2~3的Fe^3+-K3[Fe(CN)6]体系中,加入Vc能将Fe^3+还原成Fe^2+,进而与K3[Fe(CN)6]反应,30 min后测定蓝色拟真溶液的吸光度,Vc的量与溶液的吸光度同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9,检出限为0.94μg.  相似文献   
84.
利用几何不等式理论与解析方法,研究了n维欧氏空间En中n维单形的内点到各顶点的距离与到各侧面距离之间的关系,获得相关的几个几何不等式,推广了Child不等式.  相似文献   
85.
对海洋营养盐进行快速检测是海洋污染监控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测量了硝酸钠溶液蒸发过程中的红外光谱,发现表面增强红外光谱法在营养盐的快速检测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采用Stober方法制备了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然后采用银氨溶液与二氧化硅溶液混合的方法制备银/二氧化硅(Ag/SiO2)复合材料,并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以及紫外-可见(UV-Visible)吸收光谱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硝酸钠水溶液干燥过程中Ag/SiO2复合材料对硝酸钠红外吸收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根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的吸收强度得到增强,这可能来自Ag/SiO2薄膜材料的界面效应。  相似文献   
86.
张若洵  杨世平 《中国物理 B》2011,20(9):90512-090512
This paper proposes a simple scheme for the lag synchronization and the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of fractional order chaotic systems based on the new stability theory. The lag synchronization is achieved and the unknown parameters are identified by using the adaptive lag laws. Moreover, the scheme is analytical and is simple to implement in practice. The well-known fractional order chaotic Lü system is used to illustrate the validity of this theoretic method.  相似文献   
87.
槲皮素为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中。槲皮素作为荧光探针检测氟离子不仅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而且与合成的荧光探针比,还具有来源广、环保、无毒等优点。实验将不同阴离子(F-,Cl-,Br-,I-,ClO-4,H2PO-4)分别加入到槲皮素的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中,考查槲皮素溶液的荧光强度变化。实验发现当加入氟离子后,槲皮素在500 nm处的荧光发射峰的强度降低,发生荧光猝灭,且其猝灭程度随着氟离子浓度的增大而改变,即荧光强度随着氟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并呈线性变化。而其他阴离子的加入对槲皮素和槲皮素-氟离子体系的荧光发射强度影响不大,说明其他阴离子不影响槲皮素对氟离子的识别,显示了槲皮素对氟离子具有较好的选择性。由荧光滴定光谱和荧光滴定曲线得到槲皮素对氟离子的滴定方程为:y=-13.36x+173.4,线性关系为R2=0.991,线性范围为1.0×10-6~8.0×10-6 mol·L-1,最低检测限为1.0×10-7 mol·L-1,表明槲皮素对氟离子的识别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进一步实验表明槲皮素识别氟离子的机理可能是氟离子的加入破坏了溶液体系的氢键,改变了槲皮素分子的共轭状态,发生分子内电荷转移,促使槲皮素荧光猝灭。用该法成功检测了样品中微量氟离子,回收率为100.67%~102.44%,精确度较好,测定结果稳定。  相似文献   
88.
埋管具有限制气泡大小和改变床内气固流动特性而被广泛用于密相流化床内,但不同管排方式对改善气固流型特性的作用不同。本文基于LES-DEM耦合方法,在颗粒尺度层面研究了不同管排方式下鼓泡床内颗粒流动特性以及埋管磨损分布特性。发现埋管的存在使得在管束的上部和下部区域存在四个明显的局部颗粒循环.另外,错列管排对颗粒的轴向迁移的限定更为明显,使得颗粒浓度在水平方向上分布更为均匀。由于不同的管排方式导致不同的气固流动特性,管束周围磨损特性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89.
由于遥感图像先验知识难以获取,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双树复小波迭代收缩复原算法。该算法根据模糊程度和噪声程度估计正则化参数,并利用经验公式计算收缩阈值。在实际应用中,算法能有效解决两步迭代算法使用固定参数的缺点,从而达到提高图像复原质量的目的。实验表明:相对于两步迭代算法,该算法复原图像的峰值信噪比提高0.64~12.23dB,收敛速度提高1.4~16倍;同时,算法在提高图像复原质量、抑制噪声干扰及减少计算时间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0.
为了校正大扫描视场机载共形窗口引入的像差,提出一种基于固定校正板和透镜阵列的静态校正方法。首先使用固定校正板校正静态像差;然后在像面前安置固定的透镜阵列,利用透镜阵列中的各个透镜单元分别校正不同扫描角度的动态像差;最后基于所提方法设计应用在机载共形光学系统中的像差校正器。设计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42°的扫描视场范围内能够良好地校正共形窗口引入的像差。与其他动态或静态校正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可以实现大扫描视场机载共形光学系统像差的校正,同时降低机载共形光学系统的质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