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21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3篇
物理学   8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宋锦良  李玉琴 《实验力学》1995,10(3):189-194
制成了15%应变量的三维有限变形线性光弹性材料,可供对橡胶类零件的应力分析之用;在该材料中,以尼龙6作内含体,可以制作初应力很小的三维有限变形复合光弹性模型。  相似文献   
12.
橡胶类零件有限变形应力分析用的三维光弹性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应力冻结法基础上,建立了橡胶类零件有限变形应力分析用的三维光弹性方法,被研究对象的拉格朗日应变可达15%。用一个应力集中三维效应的实例说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ZnS:Mn纳米荧光粉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介绍一种制备ZnS:Mn纳米荧光粉的化学合成方法。本合成通过调节甲基丙烯酸与巯基乙酸的摩尔比,可在1.8-3nm范围内对纳米粒径进行很好的控制。生成的聚甲基丙烯酸包敷了ZnS:Mn纳米微粒,从而防止了纳米微粒团聚,同时增强了纳米微粒的抗氧化性,大大提高了纳米荧光粉的发光效率和发光稳定性。通过透射电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光致发光谱(PL)对所制得的纳米粉末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应用激光冲击强化对纯铜表面进行处理改善其耐磨性能。采用球磨实验分析了激光冲击强化前后的耐磨性能, 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对表层的相结构和晶粒形态分布进行了分析, 并对耐磨性能提高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 纯铜经激光冲击强化后其比磨损率降低了19.5%, 同时由于表面粗糙度增大, 使得初期摩擦系数增加, 但随着摩擦周数的增加, 激光冲击强化作用明显, 摩擦系数下降。这是由于激光冲击强化在纯铜中引入大量细化晶粒、孪晶和亚结构, 阻碍了位错的运动, 增强了变形抗力, 从而提高了材料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5.
黄芩苷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傅立叶红外谱、圆二色谱及分子模型等技术,在生理pH条件下,研究了黄芩苷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并计算了其结合常数和热力学参数.分子模型研究表明,黄芩苷与HSA在亚结构域ⅡA结合,二者间的作用主要为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与荧光光谱结果基本一致.红外光谱和圆二色谱显示黄芩苷与HSA结合后未...  相似文献   
16.
利用荧光猝灭方法结合紫外光谱(UV)、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圆二色性光谱(CD),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研究了左旋紫草素和溶菌酶的结合常数、主要作用力以及左旋紫草素对溶菌酶二级结构的影响。在温度为296、303和310K时,根据Scatchard方程测得左旋紫草素和溶菌酶的结合常数分别为3.022×10^4、1.894×10^4、0.9581×10^4L·mol-1,结合位点数分别为0.98、0.76、0.68;焓变(△H)和熵变(AS)分别为-14.78kJ/mol、24.26J/(mol·K),结果表明其主要作用力为疏水性和静电作用力。同步荧光和紫外光谱研究进一步证明左旋紫草素与溶菌酶有着较强的结合,左旋紫草素对溶菌酶的荧光猝灭为多种机理同时存在,并根据Fbrster能量非辐射转移理论测得结合位置与色氨酸残基问的距离r为4.62nm。CD和frr—IR研究显示,左旋紫草素使溶菌酶的二级结构发生了变化。该文为左旋紫草素在人体内的储存、运输、作用机理及临床试验提供了具有指导作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根据450~180cm~(-1)范围的红外光谱可容易地将二水(或三水)乙酰丙酮镧系金属配合物与单水配合物区分开来.这个范围内的有些谱带的频率随镧系金属原子序数的递增而稍有升高,说明这些谱带起源于M-O键的伸缩振动.用群论方法对不同构型的配合物计算了局部结构MO_8和MO_7应有的具红外活性的M-O伸缩振动形式数,并将其与三水(或二水)及单水配合物在此范围的谱带相比较.从而推断八配位的三水(或二水)配合物的配位多面体可能取正十二面体构型,而大多数七配位的单水配合物可能取单帽三棱柱构型。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以环戊二烯基为稳定化配体的稀土有机配合物中金属-碳σ键的形成、结构和性质是近年来人们感兴趣的课题。环戊二烯基重稀土-碳σ键配合物已有一些报道。然而,轻稀土-碳σ键配合物报道很少。我们曾报道以1,1′-三亚甲基双环戊二烯基作配体,成功地  相似文献   
19.
化学合成法制备ZnS∶Cu纳米荧光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一种制备ZnS∶Cu纳米荧光粉的化学合成方法.本方法中,通过调节巯基乙酸与甲基丙烯酸的摩尔比,可得到不同粒径的纳米荧光粉.用TEM,XRD和PL谱对所制得的纳米荧光粉进行了表征.这种化学合成方法可容易地推广制备其它金属掺杂的ZnS纳米荧光粉.  相似文献   
20.
利用场强放大样品进样-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测定中药口服制剂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含量。采用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50.2 cm×75μm,有效长度40 cm),以pH 9.5的50 mmol/L硼砂为运行缓冲液,柱温25℃,分离电压20 kV,PAD检测,检测波长228 nm。阳极进样,进样前压力进水3.45 kPa×5 s,电动进样-10 kV×3 s。在最佳富集条件下,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富集倍数(以峰面积计)可达259.7和231.9倍;在0.5~20.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高于0.995,检出限分别为0.67、0.53μg/L。将此方法用于两种液体中药制剂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测定,苯甲酸的回收率为98%~103%,山梨酸的回收率为100%~101%。该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灵敏度高、无需复杂仪器,为液体中药制剂中防腐剂的含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