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2篇 |
免费 | 120篇 |
国内免费 | 209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329篇 |
晶体学 | 5篇 |
力学 | 65篇 |
综合类 | 13篇 |
数学 | 64篇 |
物理学 | 3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42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33篇 |
2005年 | 36篇 |
2004年 | 44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1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中蜂囊状幼虫病毒结构蛋白预测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 本文采用RT-PCR方法和质谱分析对中蜂囊状幼虫病毒辽宁株(CSBV-LN)全基因组进行分子克隆、序列测定、分子生物学特性分析及其结构蛋白预测和鉴定。结果获得CSBV-LN全基因组序列长为8863个核苷酸,编码一个大的开放阅读框,其中包括178nt的5'非编码区的前导序列和142nt的3'非编码区,后面跟着一个poly(A)的尾巴。通过软件分析表明,CSBV-LN蛋白序列,类似于哺乳动物的小RNA病毒蛋白序列,预计存在VP1,VP2, VP3和VP4四个小的结构蛋白,系统分析进化分析表明CSBV,SBV和 DWV起源相同,推测CSBV有着类似DWV的结构蛋白序列5’-VP2 VP4 VP1 VP3-3。基于此,根据PAGE蛋白条带的大小,利用NetPicoRNA软件预测结构蛋白的裂解位点。在此基础上,对纯化后的CSBV进行SDS-PAGE,经SDS-PAGE分离到的4个蛋白进行质谱分析,结果鉴定出VP1、VP3和VP0三个蛋白。 相似文献
132.
本文分析了四重键化合物M_2(CH_3)_8~(n-)(M=Mo,Tc,W,Re)中金属键的性质,并对金属原子的(n-1)f轨道参加成键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n-1)f轨道参加成键使金属原子间π和δ电子的几率增加,并使总能量、π和δ成键轨道能量明显下降。因此,f轨道对金属四重键特别是π和δ键的影响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33.
合成了具有两亲性结构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试剂,在RAFT试剂的作用下,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丙烯酸六氟丁酯与苯乙烯的共聚物.研究了RAFT试剂浓度和聚合温度对聚合动力学、聚合反应可控性及乳胶粒粒径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1H NMR)、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凝胶渗透色谱仪(GP... 相似文献
134.
通过将2个4,4''-联吡啶基团用偶氮基团连接,我们合成了新的配体顺式-和反式-1,2-二((4,4''-联吡啶)-3-氮烯)(cis-L和trans-L),并利用trans-L与银离子和钴离子构筑了配位聚合物{[Ag2(trans-L)(ClO4)2]·4CH3CN}n(1)和{[Co(trans-L)2(H2O)2](ClO4)2}n(2)。其中1为一维梯形链,链与链之间通过π-π以及Ag…Ag相互作用堆积;2为三维无限dendrimer结构,其Co中心具有合适的氧化还原电位,在以荧光素为光敏剂的条件下,可作为光催化剂实现光解水放氢。 相似文献
135.
薄膜旋转圆盘电极方法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气体物质在纳米电催化剂上的反应活性的方法,但是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经常忽视了气体反应物在催化剂层中到活性位点的传质可能对估算的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本文以氧电极反应为例,使用薄膜旋转圆盘电极研究了不同担载量Pt/C电极的氧还原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根据Koutecky-Levich方程求算相同电位下的"表观动力学电流密度"(对Pt活性面积归一化的mA/cm2Pt)或比质量电流(mA/μg Pt)随Pt担载量的减小而增大,说明在估算动力学电流时不能忽略O2在催化剂层中的扩散传质,而气体在催化剂层中的传质与催化剂层的结构、厚度、纳米催化剂的分散度等密切相关.建议在使用薄膜旋转圆盘电极方法来研究纳米催化剂气体电极反应活性时,首先系统考察担载量、分散度与催化剂层厚的影响,然后根据不同担载量催化剂归一化后的动力学电流密度(或比质量电流)-电势曲线是否重合来验证得到的是否是真实的动力学电流,从而得到更为准确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36.
本文合成了7,8,17,18-四溴-5,10,15,20-四苯基-21,23(H)-卟啉(H_2TPPBr_4)及其金属配合物MTPPBr_4[M=Cu(Ⅱ),Ni(Ⅱ),Co(Ⅱ)和Zn(Ⅱ)],测定了它们的可见紫外光谱和循环伏安,用四轨道模型(Four Orbital Model)计算了MTPPBr_4的相对前线轨道,并解释了配合物的可见紫外光谱及电化学性质.测定了NiTPPBr_4的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a=2.6077(7),b=1.0414(4),c=1.9312(3)nm,β=137.1(7)°,Z=4,最后偏离因子R=0.067,晶体结构直接证明了卟啉亲电溴化反应具有区域选择性,四个溴分布在相对两个吡咯环上. 相似文献
137.
四溴四苯基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四溴四苯基卟啉Ni(II)的晶体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合成了7, 8, 17, 18-四溴-5, 10, 15, 20-四苯基-21, 23(H)-卟啉(H~2TPPBr~4)及其金属配合物MTPPBr~4[M=Cu(II), Ni(II), Co(II)和Zn(II)]。测定了它们的可见紫外光谱和循环伏安, 用四轨道模型(Four Orbital Model)计算了MTPPBr~4的相对前线轨道, 并解释了配合物的可见紫外光谱及电化学性质。测定了NiTPPBr~4的晶体结构, 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C2/c, a=2.6077(7),b=1.0414(4), c=1.9312(3)nm, β=137.1(7)°, Z=4, 最后偏离因子R=0.067, 晶体结构直接证明了卟啉亲电溴化反应具有区域选择性, 四个溴分布在相对两个吡咯环上。 相似文献
138.
三维介孔氨基三亚甲基膦酸锆的合成及其担载铁催化剂的甲醛催化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氧氯化锆和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介孔材料氨基三亚甲基膦酸锆(NTAZP)。使用XRD、FTIR、TG-DTA和SEM等手段对所合成的介孔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形貌分析。然后以NTAZP为载体,用Fe(NO3)3水溶液处理,得到担载Fe3+的氨基三亚甲基膦酸锆。研究结果表明,Fe3+被吸附到载体孔道中后,NTAZP结构未被破坏,Fe3+离子与NTAZP孔壁骨架上的N发生了配位作用。铁担载NTAZP(NTAZP-Fe3+)对甲醛氧化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催化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稳定性良好。以载体NTAZP担载铁还避免了Fe3+进入水体,催化剂得以回收利用,避免造成二次污染。NTAZP-Fe3+是一种高效绿色的新型小分子醛类化合物氧化催化剂。 相似文献
139.
为更加快速灵敏简单的检测水产品中的孔雀石绿残留,通过原位聚合法,以10%的乙腈甲苯溶液为溶剂,MAA为功能单体、EGDMA为交联剂(模板分子与之比例为1:4:20),制备分子了印迹聚合物。通过包被MIP到96孔板上研发了以化学发光法检测的MG-MIP-96孔检测板,其标准曲线为y=-29197.49x + 1945998.45,R2 = 0.9416,线性范围时30-66.64ng/ml。检测限为3.355ng/ml,批内变异系数范围为7.38%-18.07%,批内回收率范围为103.41%-144.45%。批间变异系数范围为12.45%-17.52%,批间回收率范围为100.07%-143.20%。以孔雀石绿结构类似物副品红(PA)和结晶紫(CV)进行特异性检测的交叉率分别为27.97%、30.97%。说明此新型检测方法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0.
以胆固醇和谷氨酸苄酯为主要出发原料,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自由基聚合、氨基酸环内酸酐(NCA)开环聚合(ROP)以及"点击化学"(click chemistry)组合方法,设计、合成了系列具有刚性液晶元侧基的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胆固醇碳酸酯-嵌段-聚谷氨酸苄酯(PHEMAChol-b-PBLG),并通过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静态光散射(SLS)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运用热重分析仪(TGA)、热台偏光显微镜(POM)和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系列共聚物的热稳定性、液晶相结构及相转变行为,并通过固体红外、13C固体核磁共振(13C CP/MAS)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了PBLG均聚物及系列嵌段共聚物中聚氨基酸多肽链段的二级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系列嵌段共聚物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表现为近似向列相的液晶织构,PBLG链段趋于呈刚直棒状的α-螺旋构型,且其多肽链段越长,二级结构越规整.进一步采用圆二色谱(CD)和透射电镜(TEM)对系列嵌段共聚物在四氢呋喃溶液中的二级结构及自组装行为进行了研究,制备得到纺锤形自组装聚集体和大复合胶束,并通过变性酸三氟乙酸的引入实现对嵌段共聚物中PBLG的二级结构及相应自组装聚集体形貌的有效调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