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203篇
化学   322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61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64篇
物理学   30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综述了仑伐替尼及其相关主要中间体的合成方法。首先对仑伐替尼逆合成分析,并着重讨论了喹啉环(原料1)以及终产物仑伐替尼的合成。原料1有四种合成方法,对这四种合成方法进行了详细对比与分析,指出第二种合成方法为最佳合成方法。总结了仑伐替尼最常用的两条合成路线并分析优缺点,第一条路线是汇聚式路线,反应时间短、能耗少、成本低、收率高,相比第二条路线更加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合成了7, 8, 17, 18-四溴-5, 10, 15, 20-四苯基-21, 23(H)-卟啉(H~2TPPBr~4)及其金属配合物MTPPBr~4[M=Cu(II), Ni(II), Co(II)和Zn(II)]。测定了它们的可见紫外光谱和循环伏安, 用四轨道模型(Four Orbital Model)计算了MTPPBr~4的相对前线轨道, 并解释了配合物的可见紫外光谱及电化学性质。测定了NiTPPBr~4的晶体结构, 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C2/c, a=2.6077(7),b=1.0414(4), c=1.9312(3)nm, β=137.1(7)°, Z=4, 最后偏离因子R=0.067, 晶体结构直接证明了卟啉亲电溴化反应具有区域选择性, 四个溴分布在相对两个吡咯环上。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四重键化合物M_2(CH_3)_8~(n-)(M=Mo,Tc,W,Re)中金属键的性质,并对金属原子的(n-1)f轨道参加成键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n-1)f轨道参加成键使金属原子间π和δ电子的几率增加,并使总能量、π和δ成键轨道能量明显下降。因此,f轨道对金属四重键特别是π和δ键的影响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无梯度反应器,考察了纳米金催化剂以及其它商品化的催化CO氧化催化剂,在不同CO浓度下催化CO氧化反应的转化率和反应速率,证明在CO初始浓度从ppm到pct数量级范围内,纳米金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催化CO室温转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罗小玲  唐典勇  李明 《物理化学学报》2004,20(12):1404-1410
在B3LYP/6-31G(d, p)(Rh和P采用LANL2DZ + Polar)水平下,利用自洽反应场(SCRF)的Onsager模型,系统研究了C6H12、C6H6、THF、CH2Cl2、CH3OH和H2O(相对介电常数ε分别为2.02、2.25、7.58、8.93、32.63和78.39)六种溶剂对乙烯氢甲酰化反应中各驻点的结构和反应机理的影响.分别在上述溶剂中优化了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结构,并计算了自由能和活化自由能.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溶剂对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的结构和能量均有一定的影响,而且随着相对介电常数ε的增加,反应的活化自由能下降.水是以上六种溶剂中最佳的溶剂,这与大量的实验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利用1,4-二溴丁二酮(1)分别与3-烷基/芳基-4-氨基-5-巯基-1, 2,4-三唑(2a-2n)反应,合成了14种新的双-(3-烷基/芳基)-7H-1,2, 4-三唑并[3,4-b]-1,3,3-噻二嗪类化合物(3a-3n),并利用EA、IR,~1H NMR和MS确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17.
李明  何荣幸 《物理化学学报》2002,18(10):890-895
对手性噁唑硼烷催化芳醛不对称炔基化还原反应的机理进行了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研究.研究表明,该反应是放热的,炔基转移是反应的控制步骤,炔基转移的过渡态具有扭曲的椅式结构,还原的主要产物是R-手性醇.  相似文献   
18.
EPM法推测反应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  文丽荣 《大学化学》1995,10(2):14-17
EPM法推测反应机理李明,文丽荣(新疆师范大学化学系830053)在某些现行的有机教科书中,要求学生记忆的有机反应很多,但并没有强调这些反应为什么会发生?又是怎样发生的?尤其是遇到教科书以外的关于推测反应机理的问题时,更是束手无策,而这又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Hg(SCN)_4]~(2-)与结晶紫、孔雀石绿、亮绿或碘绿等碱性三芳基甲烷染料的离子缔合配合物的二级散射(DS)和“反二级散射”(ADS)光谱,以及这类散射光谱的特征、影响因素和反应的适宜条件.确定了散射光强度与溶液中汞(Ⅱ)浓度的关系.提出了用二级散射光谱测定痕量汞的新的高灵敏分析方法,并对反应机理和两种二级散射发生变化的原因作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李明  郭维斯  文丽荣  张秀丽 《有机化学》2005,25(9):1062-1065
利用新型无毒离子液体(BMImSac)作催化剂, 芳香醛、1, 3-二羰基化合物和尿素或硫脲三组分“一锅煮”合成了3,4-二氢嘧啶-2(1H)-酮. 与传统方法相比, 该法是一种操作简单、产率高、用时少的环境友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