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257篇
化学   382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52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179篇
物理学   47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检测与分析实验动物血液RBC(RBC·O2,RBC·CO2),Hb(HbO2,HbCO2)和人体皮肤表面流动血液氧化·还原状态的成像与未成像可见光谱领域OD值特征,并为该技术对白癜风病表皮黑色素颗粒检测中的应用尊定基础。方法:利用不同光谱技术和invitro和invivo检测手段,统计分析血液不同状态下波长与位置的OD值信息。结果:invitro检测:动物血液Hb·O2和RBC·O2两者在可见领域均有367,414(Soret带)nm与541,576(Q带)nm的吸收峰位;血液Hb·CO2和RBC·CO2均有432(Soret带)与和553(Q带)nm的波长吸收峰位;血液RBC状态和Hb溶血状态波长吸收峰位无改变,只是在氧化与还原状态下有完全独立的吸收峰位,血液RBC状态和Hb溶血状态波长吸光度OD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浓度为1·5×107cell·mL-1的RBC·O2和Hb·O2在576nm的吸收峰位吸光度(y)与红细胞浓度(x)做成两条回归曲线:既,Hb·O2(b1)^y=0·05 0·983x;RBC·O2(b2)y^=0·127 1·934x,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invivo检测:在人手背皮肤表面ImSpector图像中RBC·O2状态在540,576nm,RBC·CO2状态在555和755nm处有吸收峰。选择(a:指甲,b:指,c:手背)三个点位分别进行波长检测,每点(n=10)545nm吸收峰的平均OD值,依次为0·83±0·001,0·73±0·001和0·62±0·001,其三处测定点的OD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invitro检测的RBC与Hb两者波长吸收峰位不变,但吸光度OD值不同,认为RBC状态测定结果更接近于活体组织血管内原始状态。invivo检测对人体无任何侵袭与损伤,灵敏度高,测试时间短,并且同时获得被测样品的波长与位置信息画面等优势,有望表皮中黑素等有色颗粒的直接检测。  相似文献   
142.
报道了n型掺杂ZnSe/BeTe/ZnSe Ⅱ型量子阱(type-Ⅱ QW)在极低温 (5—10 K)条件下的各种光学性质. 磁场中(Farada配置)ZnSe层的反射光谱展示了一个典型的负的带电激子(X-)的跃迁特征. 对于空间间接光致发光(spacially indirect PL)光谱,它的主发光峰显示了一个反玻尔兹曼分布的非对称性,并且在磁场中(Voigt配置)它的峰值能量随磁场的增加而降低. 这些实验结果显示了该掺杂样品的空间间接PL是来自Ⅱ型QW结构所特有的带电激子的跃迁. 关键词: 光致发光 二维电子气 带电激子 Ⅱ型量子阱  相似文献   
143.
研究了具有非线性极化的负折射介质中孤子脉冲的传输特性,着重分析了在常规非线性传输模型中不曾出现的由负折射介质色散磁导率导致的可控自陡峭效应对孤子传输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自陡峭效应一样,负自陡峭效应同样造成孤子脉冲的非对称、中心偏移和高阶孤子衰减,但脉冲偏移的方向与正自陡峭效应情形相反.此外,利用可控自陡峭效应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抵消三阶色散效应导致的孤子脉冲偏移,从而实现孤子脉冲中心的无偏移传输.  相似文献   
144.
10月29日~11月1日,第二届全国表面增强光谱专题研讨会在苏州大学召开。全国表面增强光谱界专家学者齐聚古城苏州,畅谈表面增强光谱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此次会议受中国光散射专业委员会委托,由苏州大学和厦门大学承办,并由苏州大学顾仁敖教授和厦门大学田中群教授任会议主席,苏州大学姚建林教授和厦门大学任斌教授任会议秘书长。苏州大学顾仁敖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并致欢迎辞。苏州大学副校长路建美教授、厦门大学田中群院士、中国光散射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玉龙教授、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部执行主任郎建平教授在会上分别讲话,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45.
微波消解ICP-OES法测定土壤样品中22种元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微波消解辅助混酸(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讨论了加入草酸、柠檬酸、酒石酸、EDTA二钠盐等络合剂对土壤样品进行前处理的影响,根据加标回收实验和国家标准物质(GSS-1)验证实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同时分析土壤样品中的22种元素。结果表明:加入4 mL 10%的酒石酸络合剂的效果最好,22种元素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06%~4.0%范围内;检出限为0.024~0.846μg/mL;回收率良好。该方法可用于土壤样品前处理技术及土壤中元素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6.
研究了溶胶 -凝胶法制备氧化物巨磁电阻材料的工艺 ,制备了La0 .7Sr0 .3 CrxMn1-xO3 (x =0 ,0 .10 ,0 .15 )和La0 .7Sr0 .3 FexMn1-xO3 (x =0 .0 5 ,0 .10 ,0 .16 )两系列的单相钙钛矿锰氧化物多晶样品 ,并研究了Cr ,Fe替代La0 .7Sr0 .3 MnO3 中部分Mn后对其结构、磁性和巨磁电阻性质的影响 .观察到La0 .7Sr0 .3 Cr0 .15Mn0 .85O3 和La0 .7Sr0 .3 Fe0 .0 5Mn0 .95O3 两个样品的电阻 温度曲线都出现了双峰 .定性讨论了可能产生双峰的机制 .随Cr(或Fe)替代量的增加 ,材料的居里温度很快下降 ,铁磁性减弱 ,导电性降低 ,巨磁电阻效应增强 .但与Fe掺杂相比 ,相同数量的Cr掺杂对材料的影响要小 .  相似文献   
147.
郭勍  徐桂芸  常理文 《色谱》1992,10(3):169-170
神经节甘脂(Gangliosides,简称GLS)是含有唾液酸的一类鞘氨醇糖脂。在开展GLS的研究中,首先遇到的一个课题是如何用简便有效的方法获得纯的单一的GLS。柱色谱用于制备分离和纯化GLS是非常有效的方法。Momoi等人首先应用DEAE-阴离子交换树脂和硅胶双柱色谱,并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用于分离纯化GLS混合物,得到了G_(Ml)、G_(Dla)、G_(Dlb)和G_(Tlb)等纯品,该方法已被广泛采用。Hirabayashi等  相似文献   
148.
锂与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介绍锂的发现和制取,锂及锂的化合物的用途。  相似文献   
149.
洪新纪  文振翼 《化学学报》1995,53(8):745-750
本文报道了PH2^+的一组新的ab initio计算结果。给出了PH2^+的基态(X^1A1)及几个低激发态的电子结构和几何构型。这些态的稳定构型都是在MRSD CI水平上优化得到的。在此基础上, 确定了基态到这些低激发态的跃迁能和部分跃迁的振子强度和辐射寿命。  相似文献   
150.
常理文    余兆楼  徐桂芸 《色谱》1994,12(3):189-191
叙述了血清中微量神经节苷脂的色谱分析法,研究了正常人和食道癌患者血清中神经节苷脂的种类及其糖组分。采用薄层色谱和毛细管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技术证实了正常人和食道癌患者的血清中神经节耷脂主要为GM_3和GD_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