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87篇
化学   161篇
晶体学   22篇
力学   30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43篇
物理学   19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基于单级手性萃取数学模型和质量守恒定律,建立了多级离心手性萃取数学模型,设计了多级离心萃取数学模型程序,并对多级离心萃取分离苯基琥珀酸(PSA)对映体进行了模拟.模拟了相比、萃取剂浓度、对映体浓度、进料位置和萃取级数等工艺参数对萃取效果(产物纯度和产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考察的工艺参数共同影响萃取相和萃余相的产物纯度及产率;采用中间位置进料和较大的W/F相比有利于对称分离.实验发现:采用中间位置进料,10级离心萃取后萃取相中苯基琥珀酸的光学纯度ee(对映体过量)达到56%以上.模拟结果还表明,采用26级离心萃取器,中间进料,逆流分级萃取,萃取相及萃余相中的光学纯度ee都能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12.
以IAA为模板分子,4-乙烯基吡啶(4-Vpy)为功能单体,乙腈为致孔剂,采用本体聚合方法,制备了IAA的印迹聚合物P(4-Vpy),用色谱法评价了其分子识别性能,并且与同样条件下以丙烯酰胺(AA)为功能单体合成的IAA印迹聚合物P(AA)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乙腈为流动相时,P(4-Vpy)比P(AA)对IAA具有更高的印迹效率,对IAA表现出了更好的分子识别能力。流动相对P(4-Vpy)分子识别能力的影响实验证明,静电作用在其分子识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两种不同用量的乙腈为致孔剂制备所得IAA印迹聚合物P(4-Vpy)和P`(4-Vpy)的色谱测定结果表明,致孔剂的加入量对其印迹效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FeOOH纳米棒为前驱体,通过层层自组装法及随后的热处理过程制备出α-Fe2O3-Ag复合纳米棒.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样品的形貌、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g纳米颗粒均匀地分布在α-Fe2O3纳米棒的表面.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α-Fe2O3-Ag复合纳米棒表现出了较好的循环性能和较高的比容量.180个循环后,其比容量高达549.8 mA.h/g.  相似文献   
14.
通过低温溶剂热的方法成功制备出了LiCr0.2Ni0.4Mn1.4O4尖晶石正极材料。通过此法,溶液的饱和蒸汽压急剧降低且在室温(25℃)下即可沸腾。所有的金属离子可在随后的热聚合过程中均匀分散且煅烧后所得材料无杂质相生成。采用了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等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此法所得材料含有Mn3+,为Fd3m晶型,且其形貌规则、粒度分布均一。1C和10C下放电容量为140.5和121.0 mAh·g-1,10C下1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高达96.9%。其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可归因于均相的前驱体制备过程,高结晶度且无杂相生成,以及较高的锂离子扩散系数诸因素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制作多氯萘(PCNs)在商品多层硅胶柱上的流出曲线、优化气相色谱质谱参数和利用三重四级杆质谱的多重反应监测模式,应用氘代一氯萘#2作为一氯和二氯代萘的定量内标,建立了基于DB-5MS和Rt-βDEXcst两根色谱柱的同位素稀释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多氯萘的分析方法,实现了两种高毒性六氯代萘#66和#67的基线分离。18种多氯萘同类物校正曲线在1.0~240μg/L浓度范围的相对响应因子为0.70~5.4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8.5%。方法检出限在0.014~0.858μg/L之间,定量限在0.048~2.862μg/L之间。30 m的Rt-βDEXcst色谱柱方法效果优于60 m的DB-5MS色谱柱,但前者耗时较长。实际样品分析表明,7种PCNs回收率标记物,除一氯代萘约为6%外,其余均大于28%。测试土壤和沉积物样品中以低氯代萘为主。  相似文献   
16.
2009年高考数学湖北卷文、理第10题如下:   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比如:   他们研究过图1中的1,3,6,10,…,由于这些数能够表示成三角形,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地,称图2中的1,4,9,16,…这样的数为正方形数.……  相似文献   
17.
蒋耀林  张辉 《计算数学》2008,30(2):113-128
本文我们研究线性周期抛物方程的有限元多格子动力学迭代.多格子动力学迭代又称多重网格波形松弛,它是在函数空间中的一种迭代过程.对于由加速技术得到的多格子动力学迭代算子,我们通过计算周期函数的Fourier系数给出了新的谱表达式.从这些有用的表达式出发,我们推导了时间连续和离散格式的迭代收敛条件.数值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的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18.
余庆  张辉  马丹妮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33(7):075001-1-075001-7
以能量平衡方程为基础,采用不同的电导率唯象模型描述了液相放电等离子体圆柱形通道特性,得到了通道内半径、温度、电阻、电流和耗散能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还给出了距离放电间隙中心一定距离处的冲击波压力变化,并与前人利用等离子体通道球状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把等离子体通道看成球状和看成圆柱状在描述通道压力和通道半径时差异显著,而在描述其他物理特性时差别不大;三种电导率模型在描述等离子体通道物理特性时,变化趋势大体相同,而在描述激波特性时,电导率模型σ2更符合实际;通过对比电学参数与压力参数的变化,就可以在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以及具体的研究问题进行模型的适用性选择。  相似文献   
19.
Excitable media,such as cells,can be polarized and magnetized in the presence of an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field.In fact,distinct geometric deformation can be induced by the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field,and also the capacitance of the membrane of cell can be changed to pump the field energy.Furthermore,the distribution of ion concentr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ell can also be greatly adjusted.Based on the theory of bio-electromagnetism,the distribution of field energy and intracellular and extracellular ion concentrations in a single shell cell can be estimated in the case with or without external electric field.Also,the dependence of shape of cell on the applied electronic field is calculated.From the viewpoint of physics,the involvement of external electric field will change the gradient distribution of field energy blocked by the membrane.And the intracellular and extracellular ion concentration show a certain difference in generating timevarying membrane potential in the presence of electric field.When a constant electric field is applied to the cell,distinct geometric deformation is induced,and the cell triggers a transition from prolate to spherical and then to oblate ellipsoid shape.It is found that the critical frequency in the applied electric field for triggering the distinct transition from prolate to oblate ellipsoid shape obtains smaller value when larger dielectric constant of the cell membrane and intracellular medium,and smaller conductivity for the intracellular medium are used.Furthermore,the effect of cell deformation is estimated by analyzing the capacitance per unit area,the density of field energy,and the change of ion concentration on one side of cell membrane.The intensity of external applied electric field is further increased to detect the change of ion concentration.And the biophysical effect in the cell is discussed.So the deformation effect of cells in electric field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regulating and preventing harm to normal neural activities occurs in a nervous system.  相似文献   
20.
泡沫液膜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及泡沫析液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泡沫液膜,通过分析表面活性剂头基与水分子的径向分布函数,分析泡沫液膜中水分子的状态,对结合水、捕获水进行定量;采用电导法测定不同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泡沫的析液曲线,结合分子模拟结果,分析泡沫析液的微观机制,建立泡沫析液量随时间变化的物理模型,给出了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