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化学   43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4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郝杰  巩马理  杜鹏飞  卢宝杰  张帆  张海涛  付星 《中国物理 B》2016,25(7):74207-074207
A novel concept of collision avoidance single-photon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 for vehicles has been demonstrated, in which chaotic 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 is applied on the transmitted laser pulses for robust anti-crosstalk purposes. Besides, single-photon detectors(SPD) and time correlated single photon counting techniques are adapted, to sense the ultra-low power used for the consideration of compact structure and eye safety. Parameters including pulse rate, discrimination threshold, and number of accumulated pulses have been thoroughly analyzed based on the detection requirements, resulting in specified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curves. Both simulation and indoor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verify the excellent anti-crosstalk capability of the presented collision avoidance LIDAR despite ultra-low transmitting power.  相似文献   
42.
In this study, original experimental data for fiber fuse in k W-level continuous-wave(CW) high power double-clad fiber(DCF) laser are reported. The propagating velocity of the fuse is 9.68 m/s in a 3.1-k W Yb-doped DCF laser. Three other cases in Yb-doped DCF are also observed. We think that the ignition of fiber fuse is caused by thermal mechanism,and the formation of bullet-shaped tracks is attributed to the optical discharge and temperature gradient. The inducements of initial fuse and formation of bullet-shaped voids are analyzed. This investigation of fiber fuse helps better understand the fiber fuse behavior, in order to avoid the catastrophic destruction caused by fiber fuse in high power fiber laser.  相似文献   
43.
卤代邻羟苄基谷氨酸(酯)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用氯代水杨醛、溴代水杨醛与L-谷氨酸及其酯反应,首先制得水杨醛缩谷氨酸类席夫碱(2),再经硼氢化钠还原制得邻羟苄基取代谷氨酸及其酯(3),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 NMR、MS与元素分析表征确认. 测试表明,在质量浓度为0.05%时,卤代邻羟苄基谷氨酸对大肠杆菌具有高的抑菌活性,抑菌率高达97%,对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较差,但其甲酯化产物卤代邻羟苄基谷氨酸甲酯对白色念珠菌具有高的抑菌活性,抑菌率高达100%,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较差,说明该类衍生物对菌株的抑杀作用具有明显的专一性和特异性,氯代邻羟苄基谷氨酸甲酯、溴代邻羟苄基谷氨酸甲酯是白色念珠菌的优良抗菌化合物。  相似文献   
44.
基于计算全息图(Computer-Generated?Hologram,CGH)的非球面检测技术通过控制衍射光相位来生成所需要的参考波前,从而实现非球面的零位检测,近年来,该技术已经发展成为非球面的主流检测技术.对于CGH编码,采用传统编码方法实现高精度编码,其数据量往往高达几十甚至上百GB.因此,为同时确保编码精度高...  相似文献   
45.
高密度光盘存储中的梯形光栅设计和误差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了符合实际加工情形,推导了梯形相位光栅衍射效率,与矩形光栅作了比较,设计其用作高密度光盘存储光学头分光束器件时的各参数,并分析推导了系统和随机加工误差对光栅性能的影响及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46.
从发酵液中分离ε-聚赖氨酸的树脂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适合分离纯化发酵液中ε-聚赖氨酸的树脂并确立纯化工艺参数。以树脂对ε-聚赖氨酸的吸附量、解吸附率为评价指标,选用HZD-5、D113、D152、D155、HD-2、DK110 6种树脂进行筛选。结果表明,HD-2型树脂吸附与洗脱效果最佳,上柱发酵液pH为8并且流速为4mL/m in,洗脱液为0.075mol/L的盐酸、流速2.5mL/m in。经活性炭脱色、旋转蒸发仪浓缩后得ε-聚赖氨酸粗品,纯度可达81.2%,回收率98.3%。  相似文献   
47.
张海涛 《中国光学》2010,3(6):616-622
为了模拟用于球面面形高精度检测的相移点衍射干涉仪的测试过程,介绍了点衍射干涉仪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了相移点衍射干涉仪的测量误差。利用光学设计软件和自行编制的软件建立了点衍射干涉仪的检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分别推导了参考光束和测试光束在干涉场的复振幅分布,模拟了测量过程。根据光的相干理论,通过改变被测镜的位置,实现移相,得到移相干涉图。最后对一设定的被检镜进行实验模拟,生成了两组对称倾斜的13步移相干涉图,对干涉图处理后计算得到了被检镜的检测面形。结果表明,在不引入硬件误差时,由相位提取和波面反演造成的检测面形与设定面形偏差为RMS值0.0783nm,PV值0.5656nm。  相似文献   
48.
4f滤波系统抑制混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电成像系统欠抽样时 ,将产生混淆。使用 4f 系统预先滤除超出 Nyquist带宽的高频成分 ,不仅能够有效抑制混淆 ,而且还能够体现出预滤波方法抑制混淆的极限形式。分别设计了在单色光和白光照明时的滤波器 ,给出了几个方向上的 4f 预滤波成像结果  相似文献   
49.
采用液相离子交换(LPIE)法制备了CeY分子筛,并研究烯烃和芳烃对其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 利用固定床穿透曲线技术研究吸附剂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烯烃和芳烃的存在均导致吸附剂吸附硫容量减少,然而,烯烃的影响明显强于芳烃. 采用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技术研究噻吩、环己烯和苯的吸附行为,结果发现:烯烃和芳烃降低吸附剂脱硫性能的实质分别为吸附剂表面酸性导致的酸催化反应和π-络合吸附的芳烃分子与硫化物分子的竞争吸附. 另外,烯烃的影响取决于吸附剂的表面酸性,尤其是强B酸(Brönsted 酸)中心.这是由于B酸中心会导致烯烃和噻吩发生质子化反应,且质子化物种易于进一步发生低聚反应. 生成的低聚物覆盖吸附活性中心导致吸附剂对其它噻吩分子的吸附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50.
基于浙中地区遥感、土壤、气象、数字高程模型(DEM)等多源数据, 采用InVEST模型定量评估研究区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5期的产水量、碳储量、土壤保持3种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特征, 使用相关性分析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度模型(ESTD), 探析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 结果表明: (1)40年间, 浙中地区耕地、草地、未利用土地面积趋于下降, 林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面积趋于增加. (2)浙中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多年间波动趋势各异, 产水量空间上的高值区集中在中部, 碳储量与土壤保持空间上的高值区主要在周边. (3)林地、草地的碳储能力和土壤保持能力较强, 未利用土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的产水能力较强. (4)在空间区域上, 浙中地区产水量与其他2项生态系统服务主要呈现负相关关 系, 土壤保持与碳储量主要呈现正相关关系. (5)在时间跨度上, 产水量与碳储量、土壤保持与碳储量在40年间的变化主要呈现权衡关系, 土壤保持与产水量在40年间的变化主要呈现协同关 系. 充分考虑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关系, 更有可能达成人与自然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