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化学   44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14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5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在含有邻苯二胺和三乙醇胺(TEA)的酸性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CV)在铂电极上制备聚邻苯二胺(PoPD)薄膜.通过对该薄膜进行深入的电化学分析,并将结果与无三乙醇胺参与的聚邻苯二胺的性能进行比较,发现在三乙醇胺参与下得到的聚邻苯二胺薄膜在铂电极表现出更好的粘附性,同时在氢离子选择性电极方面表现出优良的性能.在pH 2~13范围内具有良好的Nernst响应,直线斜率为59.62 mV/pH,相关系数达0.99以上,碱性条件下响应时间可缩短至30 s左右.该电极对大多数普通干扰物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测试.  相似文献   
22.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地研究了过渡金属(TM)Mn和Co线性单原子链填充Cu纳米管所形成复合结构的稳定性和磁性.相对于孤立单原子链,复合结构的结合能大大增加,表明Cu纳米管的包裹使得Mn和Co单原子链的稳定性显著增强.随着管内TM原子间距的增加,Mn@CuNT复合结构表现出由反铁磁向铁磁的磁相变,而Co@CuNT复合结构则表现出由铁磁向反铁磁的磁相变.相对于自由单原子链,复合结构的磁晶各向异性能显著增强,且Cu纳米管的包裹使得Mn原子链的易磁化方向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23.
张建民  张研  徐可为 《中国物理》2005,14(9):1862-1865
Most thin films have different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s from their substrates, thus thermal stresses will be introduced into the films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changed during annealing and service. Calculations of these stresses for grains in various crystallographic orientations have been made for seven BCC transition metals Cr, Fe, Mo, Nb, Ta, V and W. Neglecting W, which is isotropic and the stresses are equiaxial and without grain orientation (hkl) dependence, the BCC metals may be grouped into two classes. In the first class (Cr, Mo, Nb and V), the (100)-oriented grains have the largest stresses, while the stresses σ1 and σ2 in other (hkl)-oriented grains decrease linear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ngle between (hkl) and (100), and with σ1 〈 σ2 except in (100)- and (lll)-oriented grains. In the second class (Fe and Ta), on the contrary, the (100)-oriented grains have the lowest stresses, and the stresses σ1 and σ2 in other (hkl)-oriented grains increase linear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ngle between (hkl) and (100), and with σ1 〉 σ2 except in (100)- and (111)-oriented grains.  相似文献   
2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LDA+U水平下详细研究了电场和应力作用下氮钝化扶手型氧化锌纳米带(NA8-ZnONRs)的电子结构和磁特性。对体系的电子结构和磁性进行详细的计算,结果表明:本征扶手型氧化锌纳米带(A8-ZnONRs)是无磁性P型半导体。氮钝化后NA8-ZnONRs具有铁磁金属性,其磁性主要来源于N2p轨道(2.56μB)和O2p轨道(0.69μB)电子的自旋极化,总磁矩为3.21μB。NA8-ZnONRs体系对X方向电场有较强的响应,通过调节X方向电场的幅度,可以有效调节体系的磁矩。在X方向电场作用下体系仍具有铁磁金属性,磁性也主要来源于N2p和O2p轨道电子的自旋极化。施加X方向应力作用后,体系仍表现为铁磁金属性。与NA8-ZnONRs纳米带磁矩相比,体系的总磁矩均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表明体系对应力作用具有较明显的相应。但随着应力幅度的调节,总磁矩的变化较平坦。表明施加应力可以有效调节体系的磁矩,但在较小应力范围内,体系对应力变化的相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25.
采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量了受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继续培养48h时的人上皮样喉癌细胞株Hep-2的培养基RPMI1640的紫外吸收光谱,分析了该培养基中蛋白质的紫外吸收特性.结果发现:各组培养基的吸收光谱存在明显的差别,新鲜培养基RPMI1640(10%胎牛血清)233nm处的吸收峰在细胞生长过程中位移至235nm,275nm处的吸收峰位移至278nm.反映出各组培养基中芳香族氨基酸中各种氨基酸如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的含量的变化,说明癌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对这几种氨基酸的改变不是按等量比的.实验还发现细胞培养基的吸收光谱强度与各剂量组细胞数基本成正相关,进而与细胞所受X射线照射的剂量有内在的联系.这些结果将为利用光谱技术研究人喉癌最佳X射线放射剂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6.
银和铜膜中异常晶粒生长和织构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建民  徐可为 《物理学报》2003,52(1):145-149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方法对经300℃,2h退火的Ag和Cu自由膜和Si基体上的Ag和Cu附着膜的异常晶粒生长和织构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XRD分析表明:Ag和Cu沉积膜均有(111)和(100)择优取向.但经退火处理后,Ag和Cu自由膜的(111)织构稍有加强.相反,Si基体上的Ag和Cu附着膜的(100)和(110)织构明显加强,同时用TEM在Cu附着膜中观察到了两个(110)和四个(211)取向的异常大晶粒.根据表面能和应变能的各向异性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7.
润滑油中痕量铜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溯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润滑油、Tween80、1%硝酸溶液三种组分按1.5:3:21的体积比可形成稳定的微乳液.采用标推加入法,微乳液直接进样,石墨炉原于吸收光措法测定润滑油中铜.进样量为20μL,对最佳原子化条件进行了试验.方法的精密度为5.1%,检出限为0.055mg.L^-1,回收率为96.77%-105.0%。  相似文献   
28.
本文是在充分考虑了流动特性,质量平衡,能量平衡和动量平衡以后,建立了一个基于大型射流流化床气化炉的模型。通过对实验结果比较,证明该模型可用于大型气化炉的模拟工作。  相似文献   
29.
电沉积磷酸钙生物活性陶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医用合金Ti6A14V基底上研究了电流密度、阴极电位和电解液温度等实验条件对磷酸钙生物陶瓷电沉积层的组成、结构和表面形貌等特性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感耦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等技术对磷酸钙陶瓷沉积层进行了表征.依据各种用酸钙盐的热力学性质,采用低温城液后处理的方法将前驱体转化为均匀单一的多孔状纯羟基历灰石沉积层.  相似文献   
30.
电化学法制备生物活性陶瓷材料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电化学方法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制备生物活性陶瓷涂覆层,从而避免了高温喷涂引起的相变和脆裂,并可在形状复杂的基底上得到均匀的沉积层.因此,近年来在金属表面电沉积生物活性陶瓷涂覆层的研究方面已引起高度重视[’-‘j,然而,目前大多数文献报道所采用的恒电位方法,在沉积过程中电极表面的喊度会发生较大的变化,难以得到组分均匀的沉积层.本文报道用恒电流模式在Ti-6A14V合金表面沉积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涂层.1实验部分Ti-6A14V合金为电沉积基底(直径为0.65cm),辅助电极为Pt电极,参比电极采用饱和甘汞电极(S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