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283篇
化学   494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38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69篇
物理学   27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山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条件十分复杂.选取2012年7月5日发生在浙江南部山区的一次短飑线天气过程,分析加密自动站、多普勒雷达和FY2E的TBB资料,并借助数值模拟手段,研究山地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条件.利用自动站资料、叠加雷达和TBB资料,进行地面中尺度分析,对地面散度场特征进行了统计和分类,分析与山地强对流发生发展的关系,揭示山地强对流发生发展的前期特征.结果表明,来自东面海洋的东南气流易于在迎风坡前形成中尺度辐合区,这些低层辐合区是触发对流的有利条件.流场的辐合往往在回波单体出现前20min就已经存在.地面辐合线可造成低云的出现.中尺度山地触发了山地附近对流并沿着山地出现的辐合点和辐合线排列发展,最终形成中尺度的飑线,产生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142.
莫桑比克摩根石的谱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摩根石凭借它独特的色彩悄然兴起。采用常规仪器测试、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LA-ICP-M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红外光谱(IR)和拉曼光谱(Raman),对产自莫桑比克的摩根石基本性质、化学成分特征、谱学性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紫外-可见光谱获得样品主波长、饱和度、明度等相关颜色参数;成分测试显示样品摩根石中Li,Rb,Cs,Mn等含量较高,计算所得到的晶体化学式为Be3.2090Al2.0757Li0.425Si5.664O18(Na0.1420Cs0.1316);红外光谱显示,摩根石的结构振动区主要在指纹区400~1 200 cm-1,其中900~1 200 cm-1为Si—O—Si环的振动区,550~900 cm-1为Be—O振动区,而450~530 cm-1为Al—O振动区。由于摩根石中的Cs元素的含量较高,而Cs为原子序数较高的元素,其存在可能令Si—O—Si环振动谱峰向低频位移。拉曼光谱显示1 065 cm-1为Si—O非桥氧伸缩面内振动,1 000 cm-1左右为Be—O的非桥氧伸缩面外振动,685 cm-1为Si—O—Si的变形面内振动,400 cm-1为O—Be—O的面外弯曲振动,在390 cm-1处为Al—O的面外变形振动,在320 cm-1处为Al—O的面外弯曲振动。  相似文献   
143.
“海纹石”的矿物学及谱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纹石”是具有蓝色条带的针钠钙石,是一种稀有的宝石材料,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为查明其矿物学特征及成因,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并结合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镜(SEM)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现代测试方法,对“海纹石”不同颜色部分的矿物成分及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XRD,FTIR,Raman分析结果表明,“海纹石”的主要组成矿物为针钠钙石,并含有少量的方解石,与SEM分析结果较为一致。FTIR分析显示,“海纹石”白色部分在1 500 cm-1处出现一个明显的宽吸收带并伴有883和710 cm-1的吸收峰,表明含有少量方解石,而蓝色部分在该处没有此吸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显示蓝色部分在可见光区有640 nm宽吸收峰,表明可能含有微量元素Cu。“海纹石”白色和蓝色部分矿物组分的差异,表明两者可能形成于不同的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144.
熔盐电化学低碳冶金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巍  朱华  尹华意  汪的华 《电化学》2012,18(3):193-200
本文重点介绍“氯化物熔盐体系电解还原固态氧化物冶金过程的高效化”和“氯化物熔盐体系电裂解硫化物及熔融碳酸盐与熔融氧化物体系电分解氧化物无温室气体排放冶金”的研究进展,结合武汉大学的部分代表性工作阐述了相关技术的原理,以期揭示熔盐电解技术在节能减排和资源高效利用上的优势及其发展前景,为发展短流程、低碳高效的电化学冶金工业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5.
珊瑚化石的红外光谱及XRD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红外吸收光谱和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对不同颜色及质地且表面具放射状纹理的珊瑚化石的结构特征及组成物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类珊瑚化石主要由SiO2组成,内部仍保留了钙质型珊瑚横断面所特有的放射状显微结构,成因属SiO2交代作用。不同颜色和质地的珊瑚化石红外吸收光谱基本一致,均显示典型的石英质玉的红外吸收光谱特征。XRD分析表明不同颜色和质地的珊瑚化石主要组成物相一致,为SiO2,其他矿物极微量,且不含CaCO3。  相似文献   
146.
危地马拉是缅甸之外的另一个翡翠的商业性产地,危地马拉翡翠通常是多种矿物成分的集合体,其矿物组成具有特色,与缅甸翡翠的不同。以危地马拉紫色和灰绿色翡翠为研究对象,通过激光拉曼光谱测试分析,对其结构特征及共生矿物组成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危地马拉翡翠中的主要组成矿物为硬玉,并伴有多种共生矿物。危地马拉翡翠的共生矿物包括五类,其中深色共生矿物为角闪石,白云石,绿辉石和绿泥石,浅色共生矿物为磷灰石。其中角闪石,白云石,绿辉石和绿泥石也是缅甸翡翠中常见的共生矿物,而磷灰石在缅甸翡翠中几乎不可见。  相似文献   
147.
在60℃水浴条件下,过氧化氢(H_2O_2)还原氯金酸生成金纳米粒子反应进行缓慢,加入掺钙碳点(CD)做催化剂后,反应加快。体系中生成的金纳米粒子增多,显示出较强的共振瑞利散射效应(RRS)效应。在加入焦性锑酸钾(Coke antimony potassium,CAP)配体后,CD被配体包裹,抑制其催化作用。当溶液中Na~+存在时,形成Na~+-CAP复合物,使CD从CAP表面脱附,此时CD得到释放恢复其催化作用。且随着Na~+浓度增大,体系RRS信号线性增强,当Na~+浓度在1.72~21.5μmol·L~(-1)范围内,其ΔI_(375nm)值与Na~+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ΔI_(375nm)=105.06x-19.761,线性相关系数为0.969 8,检测限为0.096μmol·L~(-1)据此,建立了一种检测Na~+的CD催化RRS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8.
周建新  康文  李帅  尹宝贵  吴煜文  刘艺琴  吴锡  李藜  邓昌东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8,30(10):105101-1-105101-6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加速器主要由一台直线加速器、一台快循环加速器以及低能、高能输运线组成。针对CSNS加速器部分直流磁铁研制了一套旋转线圈测量系统。对系统的研制方案、功能、精度、完成的磁铁类型以及部分测量结果进行介绍。该系统解决了CSNS批量磁铁之间的不同中心高度、质量、有效长度、磁场强度的兼容性难题。经过测试运行,积分场测量重复性误差好于±0.02%,空间谐波重复性误差好于0.005%,磁中心测量重复性误差好于±0.03 mm,顺利完成了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150台多种类型磁铁的检测任务。  相似文献   
149.
针对温度仪器自动检定校准和原有程序扩展升级需求,基于LabVIEW设计和开发了温度自动检定校准系统。系统由工控计算机、温度标准器、恒温槽和多串口卡等组成,实现了温度仪器设备的自动控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显示、证书与记录自动生成等功能;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思路,设计了仪器装备类,对类属性和方法进行了定义,通过增加新的子类就能支持新仪器扩展,减少程序维护的难度,在可扩展性、代码重用性、健壮性等方面优势明显。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运行平稳,扩展性好。系统能够减轻检定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人为错误的发生,有效提高计量检定校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0.
通过活化改性聚L-谷氨酸(PLGA)制备酰肼化PLGA(PLGA-ADH)和3-氨基-1,2-丙二醇改性的PLGA(PLGA-OH),PLGA-OH经高碘酸钠氧化制得醛基化PLGA(PLGA-CHO),以PLGA-ADH和PLGA-CHO为前驱体,通过席夫碱交联反应构建了PLGA可注射水凝胶.研究了酰肼化和醛基化改性前后PLGA的结构变化,考察了固含量对水凝胶成胶时间、溶胀行为、机械性能、体外降解性能、药物释放行为及微观形貌等的影响,并进行了初步的细胞培养实验及裸鼠皮下注射成胶实验.结果表明,该PLGA可注射水凝胶在组织工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