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03篇
化学   164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36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39篇
物理学   20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李丹  刘勇  王怀兴  肖龙胜  凌福日  姚建铨 《物理学报》2016,65(1):15201-015201
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和物质本构方程对石墨烯表面等离子体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探索了石墨烯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在太赫兹波段的增益特性曲线,并且讨论了石墨烯表面等离子体增益与石墨烯中载流子浓度、石墨烯所处温度以及载流子动量弛豫时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太赫兹波段增益峰值随着石墨烯载流子浓度的增加而发生蓝移,并且在所讨论的温度范围内,由于增益峰所对应的频率都大于1 THz,因此温度的变化对增益峰值以及相应频率的影响不大,即在不同的温度下,相同载流子浓度所对应的增益曲线上峰值的位置和强度几乎相同;增益与石墨烯载流子动量弛豫时间相关,随着载流子动量弛豫时间的增加,使得激发态激励的电子增加,从而导致石墨烯表面等离子体增益变得更大,但这种动量弛豫时间的增加却因弛豫时间对受激辐射频率影响较小而并未对增益峰值位置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2.
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上对Cu-1%Zr和Cu-1%Zr-0.15%Ce两种合金在变形温度分别为550,650,750,850和900℃,应变速率分别为0.001,0.010,0.100,1.000和10.000 s~(-1)条件下进行等温热压缩实验,分析了Ce对Cu-1%Zr合金热变形激活能的影响。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合金在时效过程中的析出相和位错组态。结果表明:Cu-1%Zr和Cu-1%Zr-0.15%Ce两种合金具有相似的热压缩变形特征。高Zr和微量Ce的添加使Cu-Zr合金的热变形激活能显著提高。与Cu-1%Zr合金相比,添加0.15%Ce使合金的热变形激活能提高了约34%。添加Ce,使导电率下降了约5%IACS,显微硬度略有提高。通过导电率的变化,计算出时效过程中析出相体积分数,求得550℃时合金的析出动力学方程和导电率方程。  相似文献   
143.
商在明  丁志华  王玲  刘勇 《物理学报》2011,60(12):124204-124204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轴向分辨率和横向分辨率是互为独立的,其轴向分辨率由系统光源带宽和探测光束的聚焦条件共同决定,而横向分辨率由系统样品臂的聚焦条件决定. 提高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轴向分辨率的方法主要基于宽带光源技术以及变迹术与相干门相结合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对于横向分辨率并没有提高. 提出了一种通过光程编码与相干合成的方法,可以同时提高其轴向分辨率和横向分辨率. 通过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的样品臂中加入光程编码分束器形成多种对应不同光程延迟的有效响应函数,基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术固有的光程分辨能力可以得到同一样品对应于不同有效响应函数的多幅图像. 通过数字控制不同有效响应函数的相对贡献对其进行相干合成,可以同时实现轴向和横向的超分辨效果. 与以前的方法相比,光程编码与相干合成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不仅可以避免系统复杂和价格昂贵等不足,而且可以同时较大幅度地提高系统的轴向分辨率和横向分辨率.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轴向超分辨 横向超分辨 光程编码  相似文献   
144.
合成并表征了5-{2-[4-(2-氨基苯并咪唑)丁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及其铁(Ⅲ)、锰(Ⅲ)、钴(Ⅱ)和锌(Ⅱ)配合物,研究了它们的UV-Vis,IR,FAB,MS及^1H NMR谱,结果表明表明该类配合物中尾端基团配位于金属中心,且这类配合物在过氧化氢存在下,可催化烯烃的氧化。  相似文献   
145.
 高功率二极管阵列泵浦固体激光系统的核心在于泵浦耦合技术,泵浦耦合直接决定了系统的成本、增益能力、增益均匀性、泵浦引发动态波前畸变和泵浦引发动态光束漂移等关键问题。通过对用于高功率二极管列阵泵浦固体激光系统泵浦耦合优化设计的3维光线追迹方法的研究,从二极管发光远场属性出发,建立其理论计算模型,对高功率激光二极管阵列端面泵浦大口径放大器的一种新型耦合方式——二极管列阵拟球面排列、空心镀银导管耦合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开展了泵浦耦合效率、泵浦场均匀性、泵浦场传输性等实验研究,实现了72%耦合效率、5 mm内80%传输效率的均匀平顶泵浦耦合场输出,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6.
为实现毫米波信号的光学倍频法产生,利用相位调制器和光纤梳状滤波器,构建了光学倍频系统.其中光纤梳状滤波器由起偏器、双折射光纤和检偏器组成.理论分析表明,在该倍频系统中,通过对梳状滤波器双折射延迟量的选择,可有效地抑制非期望的奇次(偶次)谐波成分;通过对调相指数的优化,可进一步提高期望谐波分量的比例.仿真结果说明,利用该...  相似文献   
147.
两位置球面面形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位置球面面形绝对检测方法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简化为两位置球面面形检测方法.本文在研究三位置绝对检测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菲索干涉系统新的两位置球面面形检测方法.该方法的简化条件分为参考面面形误差偶对称或被检面面形误差偶对称两种不同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两位置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实现PVr值λ/30的高准确度检测,且检测结...  相似文献   
148.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柚皮中柚皮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用毛细管电泳技术测定柚皮中柚皮苷含量的新方法。所用毛细管规格为50μm×60cm(有效长度为45cm),检测波长为283nm,分离电压为8kV,缓冲液为pH 7.4的50mm ol/L硼酸缓冲溶液。结果表明,柚皮苷在0.01—0.22m 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23),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为2.7%。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柚皮苷活性成分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9.
方杰  计敏  孙淼  李飞  朱震  刘勇  王安 《光谱实验室》2011,28(4):1583-1587
针对亚硝胺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研制了一套化学发光检测装置,该装置作为气相色谱检测器可检测从色谱出来的NO气体浓度,从而反映出亚硝胺物质浓度。讨论了系统各关键部分的设计以及反应腔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采用本系统实际测量了浓度为4.2m g/kg的NO标准气体,测得系统线性度〉0.98,检出限〈1pg/s。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快速准确检测微量NO信号,可作为亚硝胺气相色谱检测法的检测器。  相似文献   
150.
Yong Liu 《中国物理 B》2022,31(8):83101-083101
Calculations on the spectroscopic constants and transition properties of the first three states (${\rm a}^{1}\Delta $, ${\rm b}^{1}\Sigma^{+}$, and X$^{3}\Sigma^-$) of the SbH molecule were performed under the relativistic framework using the exact two-component Hamiltonian (X2C). The potential energy curves in the Franck-Condon region were compu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values. Furthermore, the transition dipole moments for the weak spin-forbidden transitions (${\rm b}0^{+}$-X$_{1}0^{+}$, ${\rm b}0^{+}$-X$_{2}$1, X$_{1}0^{+}$-X$_{2}$1, and X$_{2}$1-${\rm a}$2) were reported. The spontaneous radiative lifetime of the ${\rm b}^{1}\Sigma^{+}$ ($\upsilon '=0$) state was calculated as 163.5 $\pm$ 7.5 μs, which is in reasonable agreement with the latest experimental value of 173 $\pm$ 3 μs. The spontaneous radiative lifetimes of the X$_{2}$1 ($\upsilon '=0$) state and the ${\rm a}$2 ($\upsilon '=0$) state were calculated to be 48.6 s and $\sim 8 $ ms, respectively. Our study is expected to be a benchmark transition property computation for comparison with other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dataset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the transition dipole moments, are openly available at https://dx.doi.org/10.11922/sciencedb.j00113.000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