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4篇
  免费   362篇
  国内免费   569篇
化学   896篇
晶体学   37篇
力学   148篇
综合类   42篇
数学   280篇
物理学   99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5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5篇
  1958年   4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采用在碱性条件下将样品中丁酰肼水解为不对称二甲基联氨,再用水杨醛与之发生衍生化反应的前处理方法,建立了浓缩苹果汁中丁酰肼残留量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方法。以丁酰肼浓度对峰面积作图得校正曲线,回归方程为y=100 211x-11 156(r=0.999 6),检出限(3S/N)为0.01 mg.kg-1,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60%~6.23%,回收率为92%~107%。  相似文献   
42.
仲碳伯胺萃淋树脂吸萃金的性能及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德平  何鹰 《分析化学》1996,24(3):304-307
研究了仲碳伯胺(N1923)萃淋树脂吸萃金的机理,溶液酸效应、吸附等温线、吸附速率、盐析剂效应及柱操作条件的影响等,将该树脂用于矿样中金含量的测定,结果与717^#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一致,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43.
钯的高选择性流动注射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d(Ⅱ)与DBC-偶氮氯膦在硫酸介质中经加热发生络合显色反应,将此显色反应与流动注射分析技术结合,研究了影响该流动注射显色体系的各种因素,建立了钯的流动注射分析方法.用该方法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二次阳极泥和氯化渣中的钯.  相似文献   
44.
研究吸附剂与吸附质的相互作用,对深入了解吸附质在固-液界面的吸附机理,以及优化分离提纯物质的工艺条件都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但目前在固-液吸附体系中,对吸附剂-吸附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只能用“强弱”表征相互作用的程度,定性分析吸附问题[1]。...  相似文献   
45.
A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the photochemical decomposition of the anti-inflammatory agent, indoprofen (INP) is descriped. An RPLC-based assay that could determine the extent of degradation of INP in a rapid, sensitive, and accurate manner was developed. The method was validated under photoirradiation. Quantitation was monitored with an Inertsil ODS-3V column using a mobile phase of acetonitril and 1% HOAc solution in deionized H2O. Statistics relevant to the system criteria, peak integrity and resolution among the parent drug and its degradation products were performed. From the intra- and inter-day tests, the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were found to range from 0.59% to 4.25% for the former and from 0.71% to 4.86% for the latter. The good selec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is RPLC-based procedure render it suitable for measurements of INP stability.  相似文献   
46.
王建华  何荣桓 《分析化学》1993,21(11):1289-1292
依据诱导反应原理,提出了同时测定多组份的动力学方法,并以停流流动注射分析研究了Fe(Ⅱ),Ti(Ⅲ)及V(Ⅳ)诱导的Cr(Ⅵ)-I^-反应体系,建立了铁,钛和钒同时测定的条件。对铁,钛和钒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2μg/ml,0-3.1μg/ml及0-1.8μg/ml,检测限分别为0.012,0.020和0.018μg/ml。  相似文献   
47.
付晓林  吴世晖 《有机化学》1997,17(5):442-445
本文报道了三异丙氧钐(5%)催化下,以乙酸乙酯为乙酰化试剂醇的选择性乙酰化反应。此法操作简便,产率良好。  相似文献   
48.
气固吸附等温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综述了近些年来在气固吸附理论研究领域对吸附等温线的研究进展。论述了从早期的BDDT的5种类型吸附等温线,到IUPAC的6种类型吸附等温线,再到基于Ono-kondo晶格模型的Gibbs吸附分类的5种类型吸附等温线.讨论了与各种类型吸附等温线类型相对应的吸附机理,并对滞留回环现象进行了解释和分析。  相似文献   
49.
通过低温络合反应制备了高分散高合金化的Pt-Ru固溶体, 并将其均匀地担载在有序介孔碳CMK-3上, 以形成二元复合金属催化剂. XRD谱图表明,fcc结构的Pt原子部分被hcp结构的Ru原子取代形成置换固溶体, 而且几乎没有未形成合金的Ru存在. TEM和XRD研究结果表明, Pt-Ru/CMK-3催化剂中Pt-Ru合金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7 nm, 且具有良好的均一度. 还研究了催化剂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性能, 并与E-TEK公司同类催化剂进行了对比, 研究结果表明, Pt-Ru/CMK-3催化剂具有较大的电化学活性面积, 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性能和抗CO中毒能力明显优于其它同类催化剂.  相似文献   
50.
介绍了非均匀相催化剂的MOVS制备方法,以该法制得的MoO3催化剂在甲醇选择氧化制甲醛、CO加氢制高级和喹啉加氢脱氮中均显示出常规催化剂更为优异的催化性能,并探讨了MOVS催化剂的内在特性与催化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