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化学   15篇
晶体学   43篇
物理学   17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彩色水晶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维卓  华素坤 《物理》1991,20(11):694-696,681
本文研究了人工彩色水晶籽晶取向与水晶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了Si-O 四面体沿晶轴Z方向的共轭螺旋孔道和沿X轴Si-O四面体褶叠螺旋环孔道对掺杂有重要作用.首次发现Al3+与Co2+在水晶中共存时Al3+色心吸收谱具有新的效应.Al3+色心很容易饱和,可使辐照剂量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52.
极性晶体结晶习性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仲维卓  唐鼎元 《结构化学》1997,16(2):106-112
将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基元模型应用于对极性晶体结晶习性的研究。从结晶化学角度探讨了晶体中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的结晶方位与晶体各族晶面显露规律,提出负离子配位多面体在晶体各族晶面上联结的稳定性决定了晶面的生长速率。在不同的生长温度和溶液碱浓度下,负离子配住多面体相互联结构成不同维度的生长基元,而不同维度的生长基元往晶体各族晶面上叠合的速率比例是在变化的,这是导致晶体结晶形态多变性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如果把PBC模型中的化学键链设定为配位多面体相联结的键链,使得极性晶体结晶习性中难以解释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从而使PBC理论模型的应用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拓宽。  相似文献   
53.
铅基复合钙钛矿型弛豫铁电单晶体PMNT,PZNT的生长基元为多种[BO~6]配位八面体。这些同型生长基元受本身稳定性的制约而在熔体中存在的几率不同。相对于[MgO~6]^1^0^-,[ZnO~6]^1^0^-八面体基元来说,[NbO~6]^7^-,[TiO~6]^8^-是更为有利的八面体基元。在基元组装过程中,各种[BO~6]八面体基元在稳定性、尺寸大小与电价上的分异致使生长界面对基元有一定的选择性,从而造成了晶体生长时成分与结构的短程起伏,并为有序畴及其它化学缺陷团簇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当加入掺质PbTiO~3时,由于[TiO~6]^8^-与[NbO~6]^7^-两种基元在组装时的类聚性及[TiO~6]^8^-对晶体稳定性的贡献,晶体的微区成分与结构得以调制,焦发石相得以抑制,这构成了用Bridgman法能直接从熔体中生长出纯钙钛矿相PMNT单晶的基础。而[MgO~6]^1^0^-与[ZnO~6]^1^0^-八面体基元的差致使PMNT,PZNT两单晶的生长难度有别,这在选择合适的生长方法时需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54.
本文研究了BGO熔体在急冷的条件下自发结晶的显露形貌.在急冷的条件下,组成BGO的各个面族自由发育.{321}面族、{211}面族和{111}面族都是按[GeO4]4-四面体以顶角相连的化学键链生长发育的,生长速度快,优先显露,在熔体急冷时保留下来.表面形貌显露不完整的{100}面族是[GeO4]4-四面体以棱相连所对应的面族,生长速度较慢,尚未显露完全熔体就已冷却.从生长速度考虑,在实际生长晶体时以[321]、[211]、[111]方向生长可以获得较快的速度.  相似文献   
55.
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基元和晶体形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运用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基元理论模型讨论了负离子配位多面体在异质同构和同质异构晶体中的结晶方位和其形态之间的关系,发现晶体的生长习性与负离子配位多面体在不同面族上相互联结的稳定性密切相关.负离子配位多面体以顶角相联最稳定,以边相连次之,以面相连最不稳定.同时,本文用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基元理论模型对极性晶体ZnO和ZnS的生长习性也做了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56.
晶体表面结构和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基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晶体表面结构和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结晶方位的关系.指出了晶体表面结构,显示了负离子配位多面体在晶体生长过程中的结晶轨迹.因此,运用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基元理论模型,晶体的生长机制可以通过对晶体表面结构的分析得以解释.  相似文献   
57.
热液条件下SiO2和SnO2生长形态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58.
晶体的台阶生长及稳定性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相似文献   
59.
晶体生长基元与晶体结晶习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仲维卓  唐鼎元 《结构化学》1995,14(5):463-468
本文从结晶化学角度出发,结合晶体生长实际研究了AO2、A2O3和ABO3型晶体中AO6八面体的结晶方位和晶体方位和晶体结晶形貌之间的关系,通过BBO、LBO高温溶液结构的测定和对水热条件下SiO2和BTO溶液结构的分析,运用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生长基元的理论模型解释了晶体的生长形态。  相似文献   
60.
在热液条件下晶体的生长基元与晶体形成机理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本文通过电泳实验研究了热液条件下,水晶(SiO_2)、钛酸钡(BaTiO_3)晶体生长基元与晶体形成机理。提出晶体生长基元具有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结构,与晶体中负离子配位结构相当。根据负离子多面体往晶体各族晶面上叠合的难易程度,解释了晶体结晶形貌与物理、化学条件之间的关系。随着生长条件的变化生长基元的维度也有所不同,不同维度的生长基元往各族晶面上的叠合速率发生相应改变,从而解释了晶体形貌的多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