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63篇
  免费   2023篇
  国内免费   1775篇
化学   9350篇
晶体学   164篇
力学   764篇
综合类   129篇
数学   1617篇
物理学   4637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396篇
  2021年   451篇
  2020年   442篇
  2019年   453篇
  2018年   408篇
  2017年   391篇
  2016年   559篇
  2015年   591篇
  2014年   744篇
  2013年   936篇
  2012年   1079篇
  2011年   1229篇
  2010年   875篇
  2009年   896篇
  2008年   1011篇
  2007年   872篇
  2006年   795篇
  2005年   606篇
  2004年   456篇
  2003年   372篇
  2002年   412篇
  2001年   346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268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208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4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研究了不同类型氨基酸及其配合物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脂质体浇铸膜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有氨基酸存在下,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的红外谱图没有明显的变化;氨基酸稀土配合物与磷脂极性头基团有静电相互作用,作用的程度随稀土离子、氨基酸及稀土同氨基酸配比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2.
蛇足石杉及其近缘种表征关系的FTIR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蛇足石杉是一种重要药用植物,其种内变异程度高,近缘种多,植株体型小,可供鉴别性状少。运用OMNI采样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直接测定法,获得了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及其5个近缘种:四川石杉(Huperzia Sutchueniana)、闽浙马尾杉(Phlegmariurus Mingchegensis)、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深绿卷柏(Selaginella Doederleinii)和异穗卷柏(Selaginella Heterostachys)16个叶片样品的红外光谱,以666~3 145 cm-1范围内吸收峰吸光度为指标,以红外光谱图为对象,应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比较了16个样品在红外光谱上的差异程度。发现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主成分分析排序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征16个样品的分类关系。应用FTIR直接测定法能够鉴别蛇足石杉及其近缘物种。  相似文献   
73.
ZnO/A1lN/Si(111)薄膜的外延生长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用常压金属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在Si(111)衬底上制备了马赛克结构ZnO单晶薄膜.引入低温AlN缓冲层以阻止衬底氧化、缓解热失配和晶格失配.薄膜双晶X射线衍射2θ/ω联动扫描只出现了Si(111)、ZnO(000l)及AlN(000l)的衍射峰.ZnO/AlN/Si(111)薄膜C方向晶格常量为0.5195 nm,表明在面方向处于张应力状态;其对称(0002)面和斜对称(1012)面的双晶X射线衍ω摇摆曲线半峰全宽分别为460"和1105";干涉显微镜观察其表面有微裂纹,裂纹密度为20 cm-1;3 μm×3μm范围的原子力显微镜均方根粗糙度为1.5 nm激光实时监测曲线表明薄膜为准二维生长,生长速率4.3μm/h.低温10 K光致发光光谱观察到了薄膜的自由激子、束缚激子发射及它们的声子伴线.所有结果表明,采用金属化学气相沉积法并引入AlN为缓冲层能有效提高Si(111)衬底上ZnO薄膜的质量.  相似文献   
74.
牛志强  方炎 《物理学报》2007,56(3):1796-1801
利用柠檬酸法制备出了Mo-Fe-MgO,Mo-Co-MgO和W-Co-MgO催化剂,在小型流化床中,以Ar气为载气,在1123 K下催化裂解CH4来制备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拉曼光谱方法研究了催化剂组分对SWCNTs制备的影响,并对SWCNTs的生长机理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柠檬酸法是一种制备负载型SWCNTs催化剂的有效方法,三种催化剂都能够得到质量较好的SWCNTs,在1123 K左右,SWCNTs在三种催化剂上的生长过程可能类似于“微液相模型”.催化剂的组分对SWCNTs的管径分布影响较小,不同催化剂所得到的SWCNTs在内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催化剂中加入第二组分Mo和W能有效提高产物的碳产率. 关键词: 单壁碳纳米管 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 生长机理 拉曼光谱  相似文献   
75.
 简要介绍了传统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局限性和多层共轭自适应光学基本原理。模拟了单双层共轭校正系统的共轭高度,并结合平程与垂程(HV模型)两种传输状态对系统等晕角增益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对单层共轭系统,在20 km的传输距离内,在平程中整个区域都属于等晕角放大区,共轭高度的最佳位置在传输距离的中间(约10 km处),等晕角取极大值,增益效果较好;但垂程中增益效果变差,且等晕角放大区也仅在3.6 km之内。对双层共轭系统来说,第1层共轭高度的变形镜主要对近距离畸变波前进行校正,并对整个传输距离的等晕角影响很大,是双层共轭系统的关键因素;第2层共轭高度对远距离等晕角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6.
In the strict sense, it is not very clear why with magnetic field increasing, the normal-superconductive (NS) transition becomes broad for Bi2Sr2CaCu2O8+δ(Bi2212) while the NS transitions are almost parallel for La1.93Sr0.07CuO4+δ(La214). In this paper, R-T relations are measured by the six-probe method. We propose a moving mechanism of the pancake vortex and vortex line for Bi2212. The theoretical curves fit the experiment data well.  相似文献   
77.
脂质体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能,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药物载体,在医药和化妆品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超临界逆向蒸发法是用超临界流体代替有机溶剂制备脂质体的方法,具有对水溶性药物脂质体制备过程简单、包覆率高等特点。以葡萄糖为模型药物,利用该方法制备出了葡萄糖脂质体,并详细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对脂质体粒径和包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超临界逆向蒸发法可成功地制备出最小粒径为290nm、包覆率最高可达41.3%的葡萄糖脂质体。压力、温度和平衡时间对粒径和包覆率都有较大的影响。压力在10~30MPa时,随压力的增加,脂质体粒径显著减小至某一值后,基本趋于稳定,而包覆率逐渐增加,达到25.7%~27.5%,随后包覆率逐渐减小;温度在35~65℃时,随温度的增加粒径显著减小至最小值,然后逐渐增大,而包覆率一直增大,最高可达41.3%;平衡时间在15~45min时,随平衡时间的增加,粒径相对稳定,而包覆率显著增加,超过45min之后,粒径显著增加,包覆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8.
讨论了TESLA型高阶模耦合器的改进, 对所设计的改进型TESLA式高阶模耦合器进行实验, 对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 结果表明改进的高阶模耦合器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79.
采用非临界相位匹配切割,尺寸4 mm4 mm20 mm的磷酸钛氧铷(RTP)晶体作为非线性光学晶体,进行了半导体激光端面抽运Nd:YAG/RTP的内腔式光参量振荡获得人眼安全激光的实验研究。对比了不同声光调Q重复频率下的信号光输出特性。在10.5 W的抽运功率和15 kHz的重复频率下,获得了最高900 mW的1.62 m人眼安全激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达8.6%。1.62 m信号光和对应的1.06 m基频光的脉冲宽度分别为4.6和8.2 ns。信号光中心波长在1618 nm,谱线宽度小于0.5 nm。  相似文献   
80.
将Leibler, Whitmore和Mayes等近期关于非晶嵌段共聚物“稀固体溶液”的理论应用于嵌段聚共聚物结晶型“稀固体溶液”结晶行为的研究。发现球状共聚物胶束既可起成核剂作用, 也可起抑制成核作用。报导了当共聚物胶束由球形变为非球形时, 共聚物胶束的上述作用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并根据Leibler和Mayes分别提出的球形和非球形胶束理论解释了这一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