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22篇
  免费   2336篇
  国内免费   2480篇
化学   11216篇
晶体学   171篇
力学   949篇
综合类   214篇
数学   1811篇
物理学   4777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234篇
  2022年   333篇
  2021年   411篇
  2020年   492篇
  2019年   567篇
  2018年   409篇
  2017年   431篇
  2016年   683篇
  2015年   637篇
  2014年   746篇
  2013年   1017篇
  2012年   1190篇
  2011年   1123篇
  2010年   996篇
  2009年   825篇
  2008年   982篇
  2007年   840篇
  2006年   807篇
  2005年   782篇
  2004年   675篇
  2003年   680篇
  2002年   861篇
  2001年   784篇
  2000年   513篇
  1999年   422篇
  1998年   288篇
  1997年   221篇
  1996年   230篇
  1995年   170篇
  1994年   153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3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To enable insulin as multi-drug carrier, w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dendritic linker molecule bearing three 5-Fluorouracil residues at the branch ends. The new conjugate showed excellent water solubility. The stabilitie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jugate was a potential prodrug to release free 5-Fu.  相似文献   
922.
罗布麻活性成分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的光谱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荧光和紫外光谱研究了人血清白蛋白与罗布麻活性成分槲皮素(QUE)、芸香苷(RUT)和儿茶素(CAT)的结合机理. 在QUE与蛋白质浓度比小于3.5时, 其荧光猝灭机理主要是静态猝灭, 在药物浓度较高时动态猝灭所占的比例增加; RUT在整个实验浓度范围内对蛋白质的荧光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 CAT与蛋白质之间不能形成复合物, 其荧光猝灭主要由动态猝灭产生. QUE和RUT分别与蛋白质形成1∶1的复合物, 结合常数分别为(1.51±0.13)×105和(0.81±0.08)×105 L•mol-1. 由于激发态质子转移, 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引起QUE和RUT内源荧光发射峰强度的明显增加, 进一步证实了它们与蛋白质的结合. 与蛋白质的结合也引起了QUE紫外吸收带的明显红移, 说明药物分子中的酚羟基发生了解离, 以离子形式与蛋白质发生作用. RUT的紫外吸收谱带没有明显移动, 说明它主要以中性状态与蛋白质结合. 应用与蛋白质作用后药物分子紫外吸收光谱的二阶导数谱, 对药物与蛋白质的结合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23.
β-环糊精与水杨酸包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志  刁春华  宋海斌  景作亮  郁铭  陈鑫  郭敏杰 《化学学报》2007,65(15):1449-1453
合成了β-环糊精与水杨酸的包合物b-cyclodextrin-salicylic acid (β-CD-sal) [(C42H70O35)2•(C7H6O3)2•(H2O)24], 用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 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 包合物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C2, a=1.9269(5) nm, b=2.4395(7) nm, c=1.6095(4) nm, β=107.816(5)°, V=7.203(3) nm3, Z=4, Dc=1.373 g•cm-3, F(000)=3176, R[I>2σ(I)]=0.0971. 在形成的2∶2包合物中, β-环糊精通过羟基间的氢键形成头对头的二聚体, 两个水杨酸分子以不同的形式与环糊精形成包合物, 其中一个水杨酸分子寄居于环糊精的空腔中, 而另一个水杨酸则位于由两个环糊精形成二聚体的空隙中.  相似文献   
924.
α-酮酸酯的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α-酮酸及其酯是一类双官能团化合物, 性质活泼而特殊, 是重要的有机合成、药物合成及生物合成中间体。文中扼要论述了近二十年来α-酮酸酯的合成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25.
肺部疾患与微量元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述了肺部疾病与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26.
Solid state Michael addition reaction of indole with α, β-unsaturated carbonyl compounds was carried out, by which a series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three different heterocyclic groups binding to one carbon atom were ob-tained. In the presence of Lewis acid, indole could undergo the solid state condensation reaction with aromatic ketones and aldehydes or quinones. The solid state reaction showed higher selectivity and yield than solution reaction. The structures of products were identified by IR,1H NMR, MS. elemental analysis and X-ray crystal analysis. The reac-tion mechanism was also proposed.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927.
本文研究了乙酰基香豆素及其衍生物与吲哚的混晶在微环境影响下的固相光反应,并用固体紫外光谱、固体荧光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考察了混晶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3-乙酰基香豆素及其7-乙酰氧基、7-苯甲酰氧基、5,6-苯并和6-溴衍生物与吲哚的固相光反应分别得到1:2缩合产物1~5,而6-硝基衍生物与吲哚的固相光反应却得到开环脱羰加成产物6。通过IR、MS、^1H NMR和元素分析结果确定了这六个新产物的结构。固体光谱的测试结果表明,取代乙酰基香豆素与吲哚间混晶的形成,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使分子所处的微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928.
以3-芳基-5-巯基-1,2,4-三唑为原料合成了20个3-芳基-1,2,4-三唑-5-巯基乙酸乙酯(2a~e)、3-芳基-1,2,4-三唑-5-巯基乙酸(3a~e)、3-芳基-5,6-二氢噻唑并[2,3-c]均三唑(5a~e)和3-芳基-6,7-二氢均三唑并[3,4-b][1,3]噻嗪(6a~e)。研究了3a~e在微波辐射下的环化反应,合成了5个3-芳基-5-氧代-6H-噻唑[2,3-c]均三唑(4a~e)。产物经元素分析、红外、核磁共振以及质谱方法确定了结构。初步研究了代表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929.
三硝基苯-对位取代苯酚负离子荷移复合物从头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G94W量子化学程序,在HF/3-21G基组水平上对三硝基苯-对位取代苯酚(取代基:CH~3O-,CH~3-,Cl-)负离子的电荷转移复合物进行从头计算。把电荷转移复合物看成一个超分子,研究该系列复合物的稳定性、电荷转移及几何构型等规律。计算结果表明,苯酚负离子供电中心O沿一倾角指向三硝基苯中的任意相邻两个硝基之间的C位置上,复合物的稳定性按对位取代苯酚取代基CH~3O-,CH~3-,Cl-的次序减小,与实验规律相一致。计算结果还表明,形成该系列复合物具有明显的电荷转移,其稳定性与电荷转移量有关等。  相似文献   
930.
超氧化物歧化酶模型化合物的合成, 表征和活性测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合成了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N3)及其四种全新的过渡金属的双核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了四种模拟化合物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歧化反应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