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1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257篇
化学   1106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50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166篇
物理学   3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摩擦发光的起因及其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磨擦发光物质在材料科学领域倍受人们关注。磨擦发光起因于固体力学能量应用的光发射,与固体的光谱结构、力学和电学性质相联系。这里我们介绍发光激发态的起因,以光谱为依据对磨擦光进行分类并分析其磨擦发光的机理。  相似文献   
992.
对太行山北段中生代岩浆岩中的锆石稀土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样品中锆石的∑REE分别为747.08×10-6,704.84×10-6,δEu的均值分别为0.47,0.49,(Lu/Gd)N均值分别为23.55,24.12,锆石的稀土特征有着很强的一致性,反映岩体的中心相和边缘相有明显的亲缘性;而闪长岩和石英闪长玢岩样品中锆石的∑KEE分别为989.69×10-6,560.00×10-6,δEu的均值分别为0.56,0.75,(Lu/Gd)N均值分别为20.59,17.49.锆石的稀土特征有着明显得差异性,反映二者可能起源于不相同的岩浆源区,故岩体和脉岩的形成机制可能存在着差别.研究表明,(Lu/Gd)N和δEu是相对稳定的、是有指示意义的两个重要参数,∑LREE的值变化范围较大,尤其是La的丰度变化范围较大,所以EHREE/ZLREE和(Sm/La)N的指示意义并不明显.结合锆石测年结果和CL特征,可以认为该区与胶东等超大型金矿的形成具有一致的背景,即华北克拉通大规模岩石圈减薄及壳幔相互作用;相对起源最深的石英闪长玢岩岩浆携带深部含金流体(透岩浆流体)迁移上升,与低fO2的花岗质岩浆期后流体和地下水混合,在围岩片麻岩的裂隙中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993.
小分子添加剂在气体分离膜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宗华  张子勇 《高分子通报》2001,(4):63-68,F003
综述了小分子添加剂在气体分离膜研究中的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钴金属络合物和小分子液晶对提高膜渗透选择性能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994.
壳聚糖-铜复合物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电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壳聚糖与铜盐通过配位结合制得壳聚糖-铜复合物(CTS-Cu),并用其修饰玻碳电极,使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安培法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对H2O2的电催化性能,对其催化机理进行了探讨.优化的实验条件为:以0.1 mol/L.磷酸缓冲溶液(PBS,pH 7.0)为反应介质,CTS-Cu修饰液中的铜离子浓度为6 mmol/L,工作电...  相似文献   
995.
A novel fluorescence turn-on microRNA (miRNA)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duplex-specific nuclease (DSN) and a perylene probe is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A positively charged perylene derivative (compound 1) was used as the fluorescent probe. Compound 1 exhibits strong monomer fluorescence in an aqueous buffer solution. It is well known that single-stranded DNA is a polyanion in nature. Thus, it can induce the aggregation of compound 1 through strong electrostatic, hydrophobic and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 As a result, the fluorescence of compound 1 was efficiently quenched. When the target miRNA was added, the formation of DNA-RNA hybridized duplex initiated the cleavage of the DNA strand by DSN cycle reaction, which resulted in disaggregation of compound 1. A fluorescence turn-on signal was detected, and a novel miRNA sensing method was therefore established. The presented method is label-free, simple, cost effective,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相似文献   
996.
介绍液相色谱仪符合FDA仪器性能认证的方法。以紫外检测器液相色谱仪为例,主要对波长示值误差和重复性、检测器线性、自动进样器的准确性和线性等检定规程中没有或者确认方法不同的项目进行确认,确认仪器影响分析结果的性能指标是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保证液相色谱仪正常分析药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997.
宗志园  常本康 《光学学报》1999,19(9):1177-1182
以“三步发射模型”为基础, 采用积分的方法推导出反射式和透射式负电子亲和势( N E A)光电阴极的量子产额表达式, 其中反射式阴极的表达式和传统的求解扩散方程得出的表达式完全相同, 而根据透射式阴极的表达式绘出的量子产额理论曲线, 和求解扩散方程绘出的曲线基本重合, 与实验曲线也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998.
在以电化学方法确认L半胱氨酸对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opper,zincsuperoxidedismutase,SOD)在金丝电极上的电子迁移过程起促进作用的基础上,本文论述了将拉曼光谱电化学方法应用于猪红细胞SOD在经L半胱氨酸修饰的金丝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的现场拉曼光谱研究。研究结果从分子水平上提供了有关L半胱氨酸修饰在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过程中,以及SOD在L半胱氨酸修饰的金电极上发生电子迁移过程中,存在于SOD、L半胱氨酸与金电极之间的相互成键作用情况随电化学过程进行而发生变化的微观结构信息,并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99.
赵建章  赵冰 《光散射学报》1999,11(2):173-176
用稳态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研究了N,N’ 双水杨醛缩 1,2 环己二胺(N,N’ bis(sali cylidene) 1,2 cyclohexanediamine,BSC)在固态和四氯化碳、氯仿溶液中的光致变色行为。发现经过光照,BSC的荧光光谱发生了明显、快速的改变,并且光致变色过程可重复进行。  相似文献   
1000.
Zhao  D.  Ma  Z.  Zong  Q. 《Crystallography Reports》2019,64(7):1019-1022
Crystallography Reports - A new polynuclear silver complex Ag6(W2O5)(Cid)2 based on citric acid is obtain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studi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compound Th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