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68篇
  免费   16359篇
  国内免费   9189篇
化学   61592篇
晶体学   915篇
力学   5745篇
综合类   512篇
数学   10089篇
物理学   37263篇
  2024年   344篇
  2023年   2043篇
  2022年   3293篇
  2021年   3559篇
  2020年   3927篇
  2019年   3509篇
  2018年   3216篇
  2017年   2866篇
  2016年   4582篇
  2015年   4362篇
  2014年   5320篇
  2013年   6764篇
  2012年   8209篇
  2011年   8397篇
  2010年   5546篇
  2009年   5379篇
  2008年   5780篇
  2007年   5064篇
  2006年   4761篇
  2005年   3818篇
  2004年   2940篇
  2003年   2294篇
  2002年   2107篇
  2001年   1815篇
  2000年   1605篇
  1999年   1840篇
  1998年   1591篇
  1997年   1576篇
  1996年   1563篇
  1995年   1322篇
  1994年   1150篇
  1993年   997篇
  1992年   859篇
  1991年   783篇
  1990年   643篇
  1989年   501篇
  1988年   370篇
  1987年   309篇
  1986年   323篇
  1985年   261篇
  1984年   152篇
  1983年   117篇
  1982年   100篇
  1981年   57篇
  1980年   42篇
  1979年   15篇
  1973年   5篇
  1957年   31篇
  1922年   1篇
  18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苟清泉在前文中[1],从理论上阐明金属原子团簇的公有化电子能谱具有分裂能级的特点,因而具有吸光的特性,并计算了Cu与Al的金属原子团簇的吸收光谱。现进一步用此理论计算碱金属团簇的电子能谱与吸收光谱。  相似文献   
992.
王永生  熊光楠 《光学学报》1995,15(8):123-1126
通过改变紫外线的辐射照能量范围,研究了Eu^2+:BaFCl的光激励发光性质。发现紫外线能量大于Eu^2+的最低激发态能量及紫外线的能量小于Eu^2+最低激发态的能量两种情况下,光激励发光具有明显的差异,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给出了紫外线的辐照能量发生转时所对应的能级位置。  相似文献   
993.
994.
本文介绍空腔靶设计的物理思想、及能量吸收特性、X光转换特性和堵腔特性的实验研究方法,给出了实验观察到的一系列物理现象,通过对现象的分析而得出空腔靶的能量吸收和X光转换明显优于平面靶;利用相对孔径较大的聚焦透镜打空腔靶有利于改善靶的能量吸收和转换特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5.
本文介绍一台采用双潘宁型多电荷重离子源的200kV重离子加速器,简述它在GaP光探测器的研制、聚合物材料和金属材料的离子注入改性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996.
平面上方二维介质目标对高斯波束的电磁散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运华  张彦敏  郭立新 《物理学报》2008,57(9):5529-5536
基于矩量法、互易性定理及镜像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方法用于研究水平分界面上方二维介质目标对垂直入射高斯波束的差值散射场.应用镜像理论,介质水平分界面可被原始目标相对于该分界面的镜像目标所替代,从而给出散射问题的等效模型.在等效模型中,应用矩量法求解了原始目标及镜像目标对高斯波束的散射场,同时结合互易性定理得到了原目标与其镜像目标之间的耦合散射场.数值计算结果与相关文献方法及MoM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该混合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互易性定理 电磁散射 高斯波束 二维目标  相似文献   
997.
“慕课”起步,微课程先行!鉴于目前微课程设计缺乏规范模式,本文旨在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在微课程设计缺乏充分的理论基础支持的前提下,本文首先利用文献综述法归纳得出微课程的基本特征,据此确定微课程设计原则;其次以此原则为指导,借鉴远程开放教育的设计模式,类比探索出微课程设计的基本模式;最后将这种微课程设计模式应用于物理类课程,并结合物理类课程特点进行实证分析,成功实现了物理类微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活动进一步检验了本文构建的微课程设计模式切实可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8.
颗粒滚动摩擦系数对堆积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燕龙  贾富国  唐玉荣  刘扬  张强 《物理学报》2014,63(17):174501-174501
为探讨颗粒摩擦系数对堆积特性的影响,利用离散单元法,模拟静摩擦系数固定时,变化滚动摩擦系数对椭球形颗粒堆积角及堆积体的影响.利用自制斜面仪测定了颗粒静摩擦系数,并对滚动摩擦系数与堆积角建立线性方程.结果表明,滚动摩擦系数对颗粒堆积特性有显著影响,颗粒堆积角随滚动摩擦系数增大而增大,边界圆与连续圆间的间隙随滚动摩擦系数增大而减小.依据颗粒堆积过程中旋转动能的变化可以阐述上述结果,建立的滚动摩擦系数与堆积角的线性方程可为具体颗粒物料滚动摩擦系数的获取提供数值测量思路.模拟堆积的过程可为散体物料一些不易测量的参数进行虚拟实验标定.  相似文献   
999.
Wireless quantum communication networks transfer quantum state by teleportation. Existing research focuses on maximal entangled pairs. In this paper, we analyse the distributed wireless quantum communication networks with partially entangled pairs. A quantum routing scheme with multi-hop teleportation is proposed. With the proposed scheme, is not necessary for the quantum path to be consistent with the classical path. The quantum path and its associated classical path are established in a distributed way. Direct multi-hop teleportation is conducted on the selected path to transfer a quantum state from the source to the destination. Based on the feature of multi-hop teleportation using partially entangled pairs, if the node number of the quantum path is even, the destination node will add another teleportation at itself. We simulated the performance of distributed wireless quantum communication networks with a partially entangled state. The probability of transferring the quantum state successfully i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Our work shows that multi-hop teleportation on distributed wireless quantum networks with partially entangled pairs is feasible,  相似文献   
1000.
By 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difference of refractive index between core and cladding (nco - ncl), normalized frequency (V) and core radius (α) on both the intramodal and intermodal nonlinear coefficients (NCs) respectively, we design a novel weakly-coupled four-mode fiber with low nonlinearity. In general, under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low NCs between two non-degenerate modes, this design can reduce the intermodal NCs (〈 0.5 W-l·km^-1) between two degenerate modes and optimizes the parameters of differential group delays (DGDs) and chromatic dispersion. The optimized few mode fiber (FMF) is eligible for transmission and mode de-multiplexing in the receiv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