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4篇
  免费   1103篇
  国内免费   2200篇
化学   3952篇
晶体学   243篇
力学   222篇
综合类   257篇
数学   841篇
物理学   278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273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279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430篇
  2012年   450篇
  2011年   466篇
  2010年   477篇
  2009年   504篇
  2008年   584篇
  2007年   495篇
  2006年   494篇
  2005年   411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6年   4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2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81.
Chen ML  Xu XF  Cao ZX  Wang QM 《Inorganic chemistry》2008,47(6):1877-1879
Novel silver(I) alkynyl cluster complexes ([Ag5(bpy)4(C [triple bond] CBu(t))2](3+), [Ag8(bpy)6(C [triple bond] CBu(t))4](4+), and [Ag 12(bpy)4(C [triple bond] CBu(t))6(CF3CO2)6])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reacting soluble polymeric precursors with bipyridine ligands, and control of the nuclearity can be achieved by varying the molar ratio of the reactants and using different types of anions.  相似文献   
982.
聚天冬氨酸与钨酸钠复配对白铜B10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电化学的方法研究了两种环境友好型缓蚀剂聚冬天氨酸(PASP)和钨酸钠(Na2WO4)的单一配方及其复配对白铜B10在硼砂-硼酸缓冲溶液中的缓蚀作用援研究表明, 在光电流循环伏安测试中, 单一的PASP与Na2WO4均能够使B10表面Cu2O膜引起的p型光电流响应增大, 这说明缓蚀剂增大了Cu2O膜的厚度, 使B10的腐蚀速率减小. 单一的PASP与Na2WO4的最佳添加浓度分别为3和5 mg·L-1, 单一的Na2WO4比单一的PASP使p型光电流响应增大趋势更大. 若以总浓度为5 mg·L-1时对两者进行复配, 当PASP与Na2WO4的质量浓度比为1:1和1:3时, 两者复配比单一使用时的p型电流光响应都更大, B10的腐蚀更小, 即缓蚀剂的效果更好. 交流阻抗测试结果与光电化学测试相一致.  相似文献   
983.
取向Zn1-xMgxO纳米线阵列的制备及光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 以高纯ZnO、Mg和活性C混合粉末为原料, 在Si(111)衬底上制备了不同配比的取向Zn1-xMgxO纳米线阵列. 用X射线衍射仪(XRD), 扫描电镜(SEM), 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EDAX)及光致发光(PL)光谱分析仪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成分组成和光致发光特性进行了分析. 用霍尔效应测量系统测试了不同配比样品的载流子浓度. 实验发现, 当Zn1-xMgxO纳米线阵列中Mg原子相对Zn原子摩尔比x值较小时(x<0.29), XRD衍射谱中只有ZnO晶体标准衍射峰, 没有MgO晶体衍射峰, 说明此时制备的Zn1-xMgxO纳米线样品晶格结构以ZnO纤锌矿结构为主, Mg原子只是作为替位或填隙原子分布在ZnO晶体中. 但当样品中x>0.53时, ZnO与MgO的特征衍射峰同时出现在样品的衍射谱图中, 说明随原料中Mg原子摩尔比的增加, 制备的Zn1-xMgxO纳米阵列样品中ZnO纤锌矿结构与MgO岩盐结构同时存在, 样品呈现多晶体结构形式. 实验还对比了制备的纯ZnO与不同配比的Zn1-xMgxO纳米线阵列的光致发光光谱和载流子浓度, 发现随Mg含量的增加, Zn1-xMgxO阵列紫光发光峰出现了较明显的蓝移现象, 同时, 测试结果也表明, 随Mg含量的增加, Zn1-xMgxO阵列的紫光和绿光峰发光强度都有所减弱, 样品的载流子浓度也随之下降. 文章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84.
在pH3.0的克拉克-鲁布斯缓冲溶液中,铂(Ⅳ)以PtBr5^2-&#183;2CTMAB+的形式从含有0.59mol&#183;L^-1硝酸钠、5.0&#215;10^-3mol&#183;L^-1溴化钾及3.0&#215;10^-1mol&#183;L^-1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的试液中定量浮选分离。此方法中浮选分离时试液的总体积定为10mL,其中合0.1mol&#183;L^-1溴化钾溶液0.5mL,0.01mol&#183;L^-1CTMAB溶液3mL及硝酸钠0.5g。试验结果表明:100/lg铂(Ⅳ)有效地与多达1.0mg的铬(Ⅲ)、锰(Ⅱ)、铝(Ⅲ)、镍(Ⅱ)、镓(Ⅲ)、铁(Ⅱ)及锌(Ⅱ)分离,铂(Ⅳ)的浮选率迭100%。此方法应用于已知含铂0.102%(质量分数)的Ni—Pt/Al2O3催化剂的分析,测得铂量的平均值为0.099%,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为2.2%。  相似文献   
985.
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中药膏药中樟脑、薄荷脑、龙脑及异龙脑的含量.应用一种改进型的索氏提取器和丙酮作为溶剂从膏药样品中提取上述4种组分.试验结果显示:此种改进的提取器的提取效率高于未改进的提取器约40%,从丙酮提取液中分取一定量的试液进行气相色谱测定,用纯萘作内标,测得上述4种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依次为21.28~1.915×103,26.02~2.342×103,7.9~7.11×102,4.42~397.8 mg·L-1,分别做了回收试验和精密度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2.1%~99.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7)在1.1%~3.5%之间.  相似文献   
986.
三苯基锡壳聚糖黄原酸酯的合成、表征及其杀螺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壳聚糖(chitosan,简称 CTS)是由β(1~4)键合的D-葡糖胺残基和数目不同排列无规的N-乙酰基葡糖胺残基组成的线性多糖,是生物界中大量存在的唯一的一种碱性多糖.  相似文献   
987.
以γ-Al_2O_3为载体,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iO负载量的NiMo/γ-Al_2O_3催化剂,利用XRD、~(27)Al-MAS NMR、Py-FTIR和HRTEM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在高压微反装置对该系列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了助剂Ni与载体γ-Al_2O_3中不饱和铝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催化剂活性相结构形貌和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助剂Ni优先作用于γ-Al_2O_3表面的四配位不饱和铝原子位置;随着NiO负载量的增加,硫化态NiMo/γ-Al_2O_3催化剂中MoS_2活性相的长度变短、堆垛层数增加。Ni的引入能明显提高NiMo/γ-Al_2O_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但其加氢选择性则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88.
本文给出两个具有相同半格$Y$ 的半格分次弱Hopf代数的$G$-inner 作用的定义, 然后给出两个$G$-交叉积同构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89.
在对国内外液态锂回路研究综述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四川大学流动液态锂回路的研究进展。为开展等离子体与流动自由液态锂表面相互作用的研究而设计了该回路,其目标是:(1)获得稳定、均匀的流动自由液态锂表面;(2)研究等离子体辐照下液态锂的蒸发、溅射以及氢、氢同位素和氦在液态锂中的滞留行为;(3)研究等离子体辐照下液态锂与结构材料的相容性。系统包括液态锂循环部分和直线高密度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相似文献   
990.
抗生素作为一种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在食品、临床、兽药、农业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导致其残留物进入地表水,进而污染自来水厂水源,而标准的水处理不能将其完全清除,从而对人体产生较大的危害,引起过敏、发热、耐药性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症状。因此,针对饮用水中抗生素残留检测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对近年来可应用于饮用水中抗生素残留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免疫分析法、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抗生素残留检测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