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915篇 |
免费 | 2326篇 |
国内免费 | 4653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8198篇 |
晶体学 | 555篇 |
力学 | 865篇 |
综合类 | 692篇 |
数学 | 1690篇 |
物理学 | 58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93篇 |
2022年 | 351篇 |
2021年 | 356篇 |
2020年 | 357篇 |
2019年 | 386篇 |
2018年 | 388篇 |
2017年 | 544篇 |
2016年 | 368篇 |
2015年 | 543篇 |
2014年 | 678篇 |
2013年 | 929篇 |
2012年 | 833篇 |
2011年 | 978篇 |
2010年 | 943篇 |
2009年 | 1050篇 |
2008年 | 1158篇 |
2007年 | 1113篇 |
2006年 | 1007篇 |
2005年 | 859篇 |
2004年 | 684篇 |
2003年 | 510篇 |
2002年 | 581篇 |
2001年 | 599篇 |
2000年 | 617篇 |
1999年 | 391篇 |
1998年 | 209篇 |
1997年 | 131篇 |
1996年 | 126篇 |
1995年 | 120篇 |
1994年 | 125篇 |
1993年 | 128篇 |
1992年 | 112篇 |
1991年 | 75篇 |
1990年 | 73篇 |
1989年 | 76篇 |
1988年 | 67篇 |
1987年 | 54篇 |
1986年 | 44篇 |
1985年 | 38篇 |
1984年 | 39篇 |
1983年 | 33篇 |
1982年 | 25篇 |
1981年 | 23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18篇 |
1976年 | 3篇 |
1966年 | 3篇 |
1964年 | 2篇 |
1959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31.
采用含时密度泛函(Time-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TDDFT/6-311++g(d,p)方法研究了一氧化硅分子能量最低的10个单重激发态的激发波长和跃迁振子强度等激发光谱参数.同时利用原子与分子物理相关理论分析了外电场对一氧化硅分子激发光谱的影响规律.得到的结论是,随外电场强度增强,一氧化硅分子激发态跃迁光谱向可见光区域发生红移.该结果为通过外电场调制材料发光特性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2.
波片的光轴方向是波片应用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在椭偏光谱仪透射模式下,利用琼斯矩阵对波片旋转过程中P和S两方向上位相的变化进行分析,设计了一种判断石英波片光轴方向的新方法。应用此方法判断光轴方向,具有光路结构简单,检测速度快的特点,且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3.
在自动化测量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外对船舶吨位的测定却主要依据船舶图纸及证件,存在着诸多弊端。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在对侧扫声纳成像原理分析后,认为侧扫声纳对水面目标同样可以成像,设计了利用侧扫声纳测量内河航道过闸船舶实载总吨位的测量方案。为了对测量方案进行验证,本文使用Starfish 450F型侧扫声纳于常州魏村船闸开展实地测量实验,所得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丈量结果误差较小,证明了本文提出的船舶吨位测量技术的可行性,对船舶吨位自动化测量的实现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4.
35.
气相爆轰波在分叉管中传播现象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值研究气相爆轰波在分叉管中的传播现象.用二阶附加半隐龙格-库塔法和5阶WENO格式求解二维欧拉方程,用基元反应描述爆轰化学反应过程,得到了密度、压力、温度、典型组元质量分数场及数值胞格结构和爆轰波平均速度.结果表明:气相爆轰波在分叉管中传播,分叉口左尖点的稀疏波导致诱导激波后压力、温度急剧下降,诱导激波和化学反应区分离,爆轰波衰减为爆燃波(即爆轰熄灭).分离后的诱导激波在垂直支管右壁面反射,并导致二次起爆.畸变的诱导激波在水平和垂直支管中均发生马赫反射.分叉口上游均匀胞格区和分叉口附近大胞格区的边界不是直线,其起点通常位于分叉口左尖点上游或恰在左尖点.水平支管中马赫反射三波点迹线始于右尖点下游.分叉口左尖点附近的流场中出现了复杂的旋涡结构、未反应区及激波与旋涡作用.旋涡加速了未反应区的化学反应速率.反射激波与旋涡作用并使旋涡破碎.反射激波与未反应区作用,加速其反应消耗,并形成一个内嵌的射流.数值计算得到的波系演变和胞格结构与实验定性一致. 相似文献
36.
从(3+1)维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出发,理论上分析了超短脉冲频谱展宽与自聚焦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通过改变泵浦光的功率和光束口径,可以实现光谱的极大展宽并避免自聚焦成丝。数值模拟了小口径强泵浦光束在BK7玻璃中的传输过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模拟结果显示在超连续谱产生的同时小尺度调制被完全抑制。实验结果表明:降低泵浦光功率,使光束不会因为全光束自聚焦而发生塌陷,同时还能控制除自聚焦外的其它非线性效应,进而改善近场光束质量。由于自相位调制是超短超强脉冲产生超连续谱的重要机制之一,需要维持传输过程中的泵浦光功率,由此最佳的入射光功率应选在全光束自聚焦功率阈值附近。 相似文献
37.
为分析冷冻靶丸外部温度场,应用ANSYS软件对ICF空心微球靶的热传递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建立了单元传热的几何物理模型,靶丸微球呈空间均匀分布,计算区域由三个同心球壳组成,分别为液体层、靶丸壳层以及氦气层,氦气层厚度为球壳层厚度的7倍。模型左右两边界设为绝热边界条件,采用智能自动划分网格,设定参数为3,单元类型为三角形。模拟表明,在靶丸工作温度为24 K的情况下,为保持靶丸气泡受力平衡,自洽得到靶丸内部温度梯度为14.02 K/cm,以此求解出所施加的外部温度场为7.758 K/cm。将计算值与现有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与国外实验值(8.2 K/cm)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38.
39.
利用傅里叶光学方法,建立了一个基于远场的多束超短脉冲相干合成的理论模型。研究了一个口径为50 cm,脉宽为1 ps的超短脉冲相干合成系统的各种误差对脉冲远场时域和空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若要求远场的一倍衍射极限区域的积分能量分布达到理想情况下的90%,该系统的相位延迟误差小于0.63,沿x方向角度误差小于0.37 μrad,沿y方向角度误差小于0.34 μrad;若要求远场叠加脉冲的时域展宽小于25%,系统的剩余啁啾因子应小于1.32(不考虑相位延迟)或1.52(考虑0.63的相位延迟)。 相似文献
40.
激光二极管反馈干涉的实验观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LabView软件虚拟示波器和信号源,观测了激光二极管反馈干涉实验现象.实验证明反馈回激光二极管的光的入射方向和入射光强以及信号处理电路的带宽,对反馈干涉信号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