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2篇
  免费   1897篇
  国内免费   3016篇
化学   5898篇
晶体学   303篇
力学   484篇
综合类   456篇
数学   944篇
物理学   448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303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258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236篇
  2017年   363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406篇
  2014年   477篇
  2013年   626篇
  2012年   643篇
  2011年   712篇
  2010年   693篇
  2009年   685篇
  2008年   821篇
  2007年   723篇
  2006年   754篇
  2005年   685篇
  2004年   489篇
  2003年   357篇
  2002年   325篇
  2001年   401篇
  2000年   424篇
  1999年   256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1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81.
CuO/TiO2的制备及对NO+CO反应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三种不同的TiO2为载体,负载6%CuO,在色谱-微反装置上考察了三种Cu6-Ti催化剂对NO+CO反应的活性。结果表明,由于制备方法不同,活性差别很大,三者活性顺序依次为:Cu6-Ti(T)> Cu6-Ti(S)> Cu6-Ti(nm),TiO2的比表面积及晶型对活性的影响不明显。H2-TPR结果表明,Cu6-Ti在整个TPR过程中出现了3或4个还原峰,表明有多种CuO物种存在。不同预处理Cu6-Ti的TPR显示,在反应中Cu物种可能以多种价态同时存在。NO-TPD结果亦证明,Cu6-Ti对NO+CO的反应活性与NO在催化剂表面的解离难易密切相关,而与NO的吸附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82.
水热法制备高纯超细CeO2-ZrO2复合氧化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Superfine composite powders of CeO2-ZrO2 (CZ) and CeO2-ZrO2-La2O3 (CZL) were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The effects of pH、temperature and time for hydrothermal proces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esulting powders were studied. The optimized reaction parameters were on follows: the precursor′s pH≈9.0, hydrothermal temperature of 200 ℃ holding for 2 h. Thermal stable powders with average particle size smaller than 10 nm 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171 m2·g-1 were obtained. A BET specific surface area was still at 44 m2·g-1 after calcination at 1 000 ℃ for 6 hours.  相似文献   
183.
新型铂(Ⅱ)类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even novel platinum(Ⅱ) complexes[Pt(Ⅱ)(NH3)(H2O)X](Ⅰ~Ⅶ) {X=(COO-)2(oxalato), 2p-CH3O-C6H4-COO-(p-methyoxbenzolato), 2C6H5-COO-(benzolato), 2CH3COO-(acetato), (CH2)(COO-)2(malonato), (CH2)2(COO-)2(succinato), (CH=CH)(COO-)2(maleato)} have been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thermal analysis,IR, UV, and 1H NMR spectroscopy. The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these complexes in vitro against EJ、HCT-8, KB, BGC-823, Bel-7402, HL-60, MCF-7 and Hela cell lines have been studied. Complex and show remarkable antitumor activities against EJ cell line, and the inhibitory rate is 45.96% and 54.32% at concentration of 10 μmol·L-1, respectively. The inhibitory rate of the complexes and is greater than 50% against HL-60, BGC-823, KB and EJ cell lines. The inhibitory rate of the complex is 51.89% and 57.96% against BGC-823 and EJ cell lines. The complexes and have no antitumor activities against tested tumor cell lines. The complexes Ⅱ, Ⅲ and can stem the cell cycle of HL-60 on the G2+M.  相似文献   
184.
本文运用PM3算法计算得到氯酚(CPs)的分子结构参数,并结合光解速率进行PLS分析,建立了速率与量子化参数之间的关系模型,模型的Q2cum分别为0.8776和0.9545(>0.5),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参数Ehomo、Elumo Ehomo、Elumo、N、Mw、Elumo-Ehomo、(Elumo-Ehomo)2是决定CPs光解速率的主要因素;CPs的光解速率随Ehomo、Elumo Ehomo、Elumo、Elumo-Ehomo、(Elumo-Ehomo)2的增大而增大,随N、Mw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5.
用低温陈化的方法制得V(V)促进型SO4^2-/ZrO2固体超强酸(SZV),用流动指示剂法测定其酸强度,用IR,XRD和XPS进行结构表征,并将制得的催化剂用于催化乙酸和丙三醇的酯化反应.结果表明,低温陈化样品比常温陈化有更强的酸性和更高的催化活性,IR谱图中S—O键的伸缩振动峰显著增强,在600~650℃的焙烧温度下,低温陈化样品的晶体结构为ZrO2四方相,XPS图中Zx3d峰位出现较大的化学位移,表明低温陈化使SZV样品具有较高的酸性.  相似文献   
186.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渣油中金属元素铁、镍、钙、镁、钠、钒,考察了不同的酸浓度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和共存元素间的相互干扰,进行了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试验。  相似文献   
187.
The voltammetric behaviors of methylhesperidine (MH)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linear sweep voltammetry, cyclic voltammetry and normal pulse voltammetry. In the Brit-ton-Robinson buffer solutions with pH values from 2.05 to 6.37, MH could yield three reduction waves PC1,PC2 and PC3. PC1 wave is an adsorptive pre-wave. PC2 wave is an irreversible reduction of pre-protonated MH involving one electron and one proton. PC3 wave is an irreversible wave of reduction species radical of MH involving one electron.  相似文献   
188.
硝基烃光异构化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DFT(B3LYP)计算方法, 在6-31G*水平上获得了反式-β-硝基苯乙烯、硝基乙烯和硝基甲烷基态异构化反应时的过渡态分子结构, 并计算了异构化能垒及激发态电子跃迁能. 结果显示, 反式-β-硝基苯乙烯和硝基苯与硝基甲烷相比具有较短的过渡态C—N键长, 较低的异构化能垒, 并且随着不饱和度的增加, 硝基苯和反式-β-硝基苯乙烯电子垂直跃迁能与基态异构化反应过渡态之间能量的差值ΔE迅速减小. 从能量的角度分析, 取代基的不饱和度越大, 越有利于激发态势能面与异构化反应势能面发生锥型或漏斗交叉, 因而越有利于光化学反应沿光异构化通道进行. 激发态分子的初始电子运动的定域或离域特征的差别可能是导致硝基苯等硝基芳烃与硝基甲烷等硝基烷烃光解通道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9.
利用电动势法得到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相互作用的结合等温线. 通过四阶导数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相互作用过程中芳香族氨基酸残基微环境极性的变化. 通过研究发现, 随着SDS浓度的逐渐增大, SDS在BSA上的平均结合数(v)逐渐增大, 色氨酸(Trp)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在减弱后保持基本不变, 酪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在明显增强后稍有减弱, 苯丙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略有增强. 结果表明, 当v由0增大到14时, SDS主要结合在BSA的Trp-213附近并逐渐形成聚集体, 从而诱导BSA由结构域ⅡA 开始逐渐展开. 此后, SDS呈正协同作用的特点与BSA 结合, v急剧增大. 当v约为302 时, SDS在BSA上的结合基本达到饱和, BSA的构象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90.
含氟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及其膜表面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和OP 10混合乳化剂 ,制备了甲基丙烯酸全氟辛基乙酯 (FMA8) 甲基丙烯酸丁酯 (BMA) 甲基丙烯酸 (MAA)共聚乳液 .通过DSC、FT IR、1 H NMR对共聚物的结构、组成进行了表征研究 .采用JZHY 180界面张力仪研究了共聚乳液膜表面的性质 ,结果表明 ,随着共聚物中全氟单体含量的增加 ,共聚物膜的表面能显著降低 ,当全氟单体的含量达到 2 5wt %时 ,其表面能降低到 19 74mJ m2 .X ray光电子能谱(XPS)对共聚物表面原子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 ,共聚物表面氟的含量远高于其平均含量 ,证明了含氟基团的趋表现象 .经退火处理 ,共聚物膜表面的氟含量增加 ,表面自由能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