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00篇
  免费   10662篇
  国内免费   18412篇
化学   38171篇
晶体学   2362篇
力学   3950篇
综合类   2051篇
数学   8508篇
物理学   26232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518篇
  2022年   1898篇
  2021年   1855篇
  2020年   1807篇
  2019年   1811篇
  2018年   1667篇
  2017年   2537篇
  2016年   1862篇
  2015年   2765篇
  2014年   3290篇
  2013年   4421篇
  2012年   4304篇
  2011年   4572篇
  2010年   4619篇
  2009年   4744篇
  2008年   5358篇
  2007年   4674篇
  2006年   4649篇
  2005年   4021篇
  2004年   3096篇
  2003年   2231篇
  2002年   2258篇
  2001年   2257篇
  2000年   2301篇
  1999年   1340篇
  1998年   711篇
  1997年   580篇
  1996年   524篇
  1995年   459篇
  1994年   553篇
  1993年   494篇
  1992年   423篇
  1991年   307篇
  1990年   299篇
  1989年   333篇
  1988年   278篇
  1987年   215篇
  1986年   171篇
  1985年   140篇
  1984年   123篇
  1983年   140篇
  1982年   117篇
  1981年   89篇
  1980年   70篇
  1979年   66篇
  1978年   32篇
  1977年   22篇
  1976年   22篇
  1971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用拉伸、热处理和γ射线辐照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平面取向度、不同结晶度和不同分子链长度的PET试样.随平面取向度、结晶度和辐照剂量的增大,平均陷阱深度加深.由拉伸取向形成的结构陷阱俘获载流子能力随取向度增大而提高;由γ辐照形成的结构陷阱对俘获载流子的限制能力随辐照剂量增大而降低;由热结晶形成的结构陷阱俘获载流子能力在结晶度为20%时达到极值.提出了相应的三种陷阱模型.  相似文献   
952.
石墨烯是最近发现的一种具有二维平面结构的碳纳米材料, 它的特殊单原子层结构使其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有关石墨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已成为当前的前沿和热点课题之一. 本文仅就目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功能化方法以及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重点阐述石墨烯应用于化学修饰电极、化学电源、催化剂和药物载体以及气体传感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对石墨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53.
化学发光单孵多层免疫技术检测粪样中轮状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夹心测定粪样中轮状病毒(RV)实验为模型,将传统又孵式免疫操作变成单孵式,即在包被RV抗体Ab的微孔中同时加入含RV的粪样上清液和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抗RV抗原共同孵育,其结果在载体表面形成多层酶免疫复合物,以HRP催化鲁米诺-对碘苯酚-过氧化氢化学体系作为最终信号检测系统,从而建立起化学发光单孵多层免疫技术(CL-SIMIT)。其灵敏度是ELISA的16倍,  相似文献   
954.
三溴偶氮胂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铁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本文研究了硫酸介质中痕量 Fe(Ⅲ)催化加速抗坏血酸、溴酸钾和三溴偶氮胂之间的褪色反应及动力学条件,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Fe(Ⅲ)的新方法.方法灵敏度为1.82×10~(-12)g·ml~(-1).测定范围为Fe(Ⅲ)0~30ng/25ml.已用于人发和食品中痕量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55.
弹性体共混改性聚丙烯的增韧机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了以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复合基体,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为增韧剂经三元共混所得的性能优异的一类新材料.从三个层次(形貌结构转变、宏观力学响应和裂尖过程区演化)系统地探讨了其增韧机理.结果表明由形貌结构控制和对早期体膨胀变形抑制可造成裂尖平面应变区的超钝化从而达到增韧.  相似文献   
956.
合成了3个新型开链冠醚Schiff碱-稀土离子三元配合物RE(H2L)(Mq)(NO3)3,其中RE=Nd3 ,Er3 ,Yb3 ,配体H2L=N,N-双(邻羟苯亚甲基)-3,6-二氧杂-1,8-二氨基辛烷,Mq为8-羟基喹哪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热重-差热分析(TG-DTG)等手段对配合物的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3种新型结构稀土三元配合物在不同温度(77 K和300 K)时的近红外发光光谱.  相似文献   
957.
采用从煤直接液化实验装置取得的液化残渣,研究了它的流变性及温度和油、沥青质、固体含量对其流变性的影响。液化残渣是剪切变稀的非牛顿型假塑性流体,非牛顿指数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减小,温度越高越接近牛顿流体行为。液化残渣对温度非常敏感,在升温过程中其表观黏度下降很快,且没有出现黏度峰。在液化残渣中加入少量的循环油后其表观黏度大幅下降;而在加入少量沥青质后则表现出低温下黏度变大,高温下黏度变小的现象;固体含量则始终是黏度增大的因素,表明其黏度与油、沥青质和固体含量关系密切。液化残渣的黏度-温度关系符合Arrhenius关系式,但在升温过程中出现了拐点,低温段的黏流活化能比高温段的要大。  相似文献   
958.
4,4'-联吡啶与二苄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镉配合物[Cd(DBTC)2]2 (1)反应得到加合物[Cd(DBTC)2(4,4'-bipy)] (2) (DBTC=N,N-二苄基二硫代氨基甲酸), 通过晶体结构分析及红外光谱等研究其结构与性质. 结果表明: 引入小分子配体会破坏[Cd(DBTC)2]2 (1)的二聚结构, 加入吡啶则得到单核的吡啶加合物[Cd(DBTC)2py] (3), 而引入4,4'-联吡啶后其结构变为新型的一维链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2, 这种结构在二硫代氨基甲酸金属配合物中少见报道. 也比较了不同配体如吡啶及4,4'-联吡啶对Cd(II)及Zn(II)配合物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9.
通过三核铁盐[Fe3O(O2CCH3)6(H2O)3]C1在吡啶溶液中水解聚合得到铁氧簇合物[Fe11O6(OH)6(O2CCH3)15](C5H5N)6。晶体结构表明11个铁离子(Ⅲ)中6个位于扭曲的三棱柱的顶点上,其余5个分别位于三棱柱的每个面之外。铁离子(Ⅲ)之间以氧桥或者羟基氧桥相连。变温磁化率证实铁离子(Ⅲ)之间是反铁磁耦合的。  相似文献   
960.
Cyanobenzaldehydes (m-,o-,p-) were synthesized by oxidation of corresponding tolunitriles with molecular oxygen,catalyzed by cobalt acetate and sodium bromi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