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70篇
  免费   2040篇
  国内免费   1599篇
化学   7553篇
晶体学   237篇
力学   660篇
综合类   90篇
数学   1294篇
物理学   3975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309篇
  2022年   514篇
  2021年   484篇
  2020年   570篇
  2019年   513篇
  2018年   462篇
  2017年   435篇
  2016年   512篇
  2015年   568篇
  2014年   611篇
  2013年   779篇
  2012年   933篇
  2011年   908篇
  2010年   587篇
  2009年   630篇
  2008年   682篇
  2007年   599篇
  2006年   574篇
  2005年   469篇
  2004年   306篇
  2003年   290篇
  2002年   286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5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添加了15%Li_2O的NdMO_3(M=Cr、Mn、Fe、Co、Ni)上进行了甲烷氧化偶联(OCM)反应研究.通过改变反应气中CH_4:O_2浓度比,在氧化态和“脱氧态”催化剂上的CH_4脉冲反应,探讨了表面吸附氧和晶格氧在OCM反应中的作用以及NdMO_3中不同金属离子(M)对OCM反应活性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72.
乐开端  王创社 《光子学报》1996,25(10):906-908
电子散斑干涉计量在变形量检测1、无损探伤、振动分析(2,3)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它之所以未能实用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该系统对环境的要求过高,特别是物体的振动和空气的扰动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甚至会导致测量失败,因而国内外学者在不断寻找解决此问题的锁相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简易的切实可行的锁相方法-光学锁相法,消除了物体的振动和空气扰动对电子散斑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的非晶态Ru-M-B/ZrO2催化剂的表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高活性,高选择性非晶态RU-M-B/ZRO2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在140℃、5.0Mpa氢压下,苯转化40%时,环己烯选择性达到85%左右。环己烯最高收率达到52.1%,用XRD、SEM、BET比表面积测定等手段对摧化剂进行表征,XRD和SEM测试表明,RU-U-B/ZRO2属于非晶态,活性组分高度分散,XRD结果证实,在加氢过程中,非晶分解,RU晶化;温度愈高,RU晶化愈快,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与RU微晶的粒径有关,RU微晶粒径应控制在5nm左右,BET比表面积测定表明,ZRO2的负载提高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从而有利于活性组分的高度分散,并可阻止RU微晶的长大,讨论了B和ZRO2对提高选择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皮革及皮革制品中五氯苯酚残留测定方法经试验改进,增加浓硫酸净化步骤,并以艾氏剂作为标物,乙酰五氯苯酚用填充气相色谱测定。  相似文献   
75.
微波常压法合成水杨酸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范平  葛春华 《合成化学》1998,6(4):342-344
在浓硫酸催化下,采用微波常压法由水杨酸分别与正丁醇、异丁醇、正戊醇和异戊醇反应合成相应的水杨酸酯。结果表明:当水杨酸:醇:H2SO4=1:5.5:0.3(摩尔比)时,采用560W微波辐射22min,水杨酸酯的产率可达88.7% ̄96.4%,反应速度至少是常规反应的14倍。  相似文献   
76.
Wang HY  Sun Y  Tang B 《Talanta》2002,58(5):899-907
In this study, a rapid and sensitiv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 (HPLC-ICP-MS) determination of primary As species in fish tissues and urine is reported. The separation was achieved on an Altima C18 column with a mobile phase containing citric acid and hexanesulfonic acid (pH 4.5). As(V), monomethylarsonic acid (MMA), As(III), dimethylarsinic acid (DMA) and arsenobetaine (AsB) were separated in less than 4 min with retention times of 83, 99, 130, 166 and 208 s, respectively. This separation of five species in less than 4 min should be attractive to those interested in As speciation. The quantification limits were 44, 56, 94, 64, 66 ng l(-1)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R.S.D.) for day-to-day injections of As at 2 mug l(-1) were 2.0, 3.1, 2.4, 3.8 and 4.0%. The procedure was tested using two reference materials (DORM-2 dogfish muscle tissue, NIST SRM 2670 Freeze-dried Urine, normal level) and then applied to real-world samples. The results obtained demonstrate the suitability of the procedure for screening and quantification at physiological levels of primary As species in biological samples.  相似文献   
77.
urokinase(简称UK)属于絲氨酸蛋白酶,其一级结构已经测定。去掉前135个残基后得到的低分子量UK(LUK)氨基酸残基的顺序与糜胰蛋白酶、胰蛋白酶等絲氨酸蛋白酶十分类似。从二硫桥的配置来看LUK与糜胰蛋白酶比较接近,而UK对Lys侧链处肽键的专一性则和胰蛋白酶相近。在这一类酶中,起到活性中心作用的氨基酸为Ser195,His57及Asp102.在UK中此三个氨基酸都保留了下来。蛋白水解酶中起专一性作用的残基主要是  相似文献   
78.
胡月华  胡益民 《合成化学》2003,11(3):243-245
他唑巴坦(Tazobactam)是一种新颖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以6-氨基青霉烷酸为原料,以新的酯化、氧化反应制得关键中间体M4,M4与2-羟基苯并噻唑缩合后,经氯代、成环、氧化、水解等反应得他唑巴坦,总产率达17.8%。该路线在酯化反应中产率达100%。用H2O2直接氧化,避免使用易爆氧化剂,使反应条件温和,易于进行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9.
建立以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和固相萃取法(SPE)及气相色谱法(GC)联用技术测定大豆中10种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氟乐灵、乙氟灵、环丙氟、氯乙氟灵、仲丁灵、异乐灵、二甲戊乐灵、二硝胺、氨基丙氟灵和磺乐灵)多残留检测方法.目标农药经正己烷饱和的乙腈提取,凝胶渗透色谱除去大豆中大部分油脂及色素,再经Florisil柱净化和富集,依次用6 mL二氯甲烷和6 mL二氯甲烷+丙酮(99+1)洗脱.目标农药采用电子捕获检测(GC/ECD),外标法定量,并经质谱(MS)确证.两个添加水平重复6次,回收率分别为74%~105%和59%~105%;相对标准偏差<20%;检出限为1.8~7.6 μg/kg;定量限为6~38 μg/kg.  相似文献   
80.
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Ⅵ.催化荧光法测定痕量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张志琪  薛封和 《分析化学》1989,17(8):753-7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