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5篇
  免费   1960篇
  国内免费   959篇
化学   6894篇
晶体学   83篇
力学   664篇
综合类   85篇
数学   1197篇
物理学   435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239篇
  2022年   311篇
  2021年   381篇
  2020年   419篇
  2019年   414篇
  2018年   348篇
  2017年   334篇
  2016年   512篇
  2015年   476篇
  2014年   544篇
  2013年   746篇
  2012年   912篇
  2011年   1017篇
  2010年   636篇
  2009年   665篇
  2008年   662篇
  2007年   570篇
  2006年   524篇
  2005年   437篇
  2004年   340篇
  2003年   281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217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212篇
  1997年   191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95篇
  1994年   166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In this paper, we use a two-photon technique to record data points on bisazobenzene-containing films. The recording data points are evidently polarization dependent. It is found that the recording data points can be erased by the linearly polarized light whose polarization direction is perpendicular to that of the recording beam and then, in the same region, new data can be rewritten after erasing. In addition, the recorded data can also be erased completely by the circularly polarized light. Compared with linearly polarized beam, the circularly polarized light is a better choice for erasure as no main orientation is regained after erasing rather than reorientation.  相似文献   
982.
Zhixiang Luo  Zhujun Wan 《Optik》2011,122(2):133-135
A set of recursion equations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sign of an optical interleaver based on retardant crystals and a third-order optical interleaver with maximally flat passband was designed accordingly. The fabrication tolerance for the retardant crystals was simulated based on crosstalk consideration. Given crosstalk requirement of −25 dB, the tolerance for the crystal thickness and axis orientation was obtained as 0.91 μm and 0.51°,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83.
 以CuSO4/sub>为前驱体,HCl为添加剂,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在室温条件下制得了μm级、面心立方结构分形铜的枝状晶体,研究了铜离子浓度、硫酸浓度、电流密度、沉积时间、氯离子浓度等实验参数对分形枝状铜晶体尺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的浓度对铜沉积物结构无明显影响;随着Cu2+/sup>浓度的不断增大,铜沉积物的分形效果越来越明显;增大电流密度(0.4~1.6 A·cm-2/sup>),铜沉积物由致密向多分枝的开放型转变;延长沉积时间(大于等于5 min),可获得含大量次级分枝铜的晶体;适当增加盐酸用量(0.05~0.20 mol/L),铜沉积物枝晶尺寸显著减小。最后讨论了分形枝晶铜在碱性条件下氧化甲醇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984.
 通过将杨氏双缝窗口函数表示为复高斯函数叠加的方法,从Collins公式出发推导出了高斯-谢尔模型(GSM)光束通过杨氏双缝和ABCD光学系统后光强的近似解析表达式。利用该公式作了数值计算,通过与Collins公式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确定了该公式的适用范围,研究了相干长度和双缝中心遮拦比对解析公式适用范围的影响,并对该公式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85.
 采用电弧熔炼制备出前驱体Mn-Cu合金,在稀盐酸溶液中自由腐蚀去合金化,制备出具有双连续结构的纳米多孔铜。研究了前驱体合金的成分对纳米多孔铜微观结构及Mn的选择性腐蚀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体Mn-Cu合金的Cu原子分数为43%时,其去合金化受到抑制,存在明显的未完全去合金化的岛状结构;前驱体Mn-Cu合金的Cu原子分数为32%~23%时,可完全去合金化,形成平均孔径尺寸为20~100 nm,平均系带尺寸为30~80 nm,具有双连续结构的纳米多孔铜;前驱体Mn-Cu合金的Cu原子分数低至20%时,去合金化后存在大量裂纹,形成纳米颗粒聚集体。纳米多孔铜中存在少量的残余Mn,残余Mn的原子分数随着前驱体合金Mn原子分数的增高而降低。实验表明腐蚀液浓度对纳米多孔铜形貌也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986.
采用商品化SKE-1型环氧树脂对自制聚氨酯预聚体(NCOPU)进行封端,制备了缩水甘油胺型聚氨酯(GAPU),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用在线FT-IR监控间苯二甲胺固化GAPU过程,用差示量热扫描(DSC)研究其相分离,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固化物的表面微观形貌,用热重(TG)分析固化物的热力学稳定性。探讨了聚丙二醇(PPG)分子量的大小、不同质量分数的SKE-1对NCOPU封端及不同种类的固化剂对GAPU固化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60℃时用间苯二甲胺固化GAPU,2h即可固化完全,固化物热稳定性能良好,其外推起始分解温度为248.3℃,5%的分解温度为282.6℃。GAPU固化物的力学性能随着GAPU的环氧值减小而减小,在室温以上力学性能下降,在-196℃力学性能增加,其环氧值为0.153,在-196℃的拉伸剪切强度最佳,为16.11MPa。  相似文献   
987.
 对微波射频场在微波管内引起的场致发射和爆炸电子发射及等离子体的产生进行了分析,推导了等离子体产生强度与微波振幅、材料的电阻率、热传导系数、质量密度和比热容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晶须温度分布的表达式,通过数值解析的方式总结出在远大于微波周期的时间尺度上晶须温度提高随时间线性上升。在模型所述材料特性下,温度的上升率达到了3.22×1010 ℃/s,在100 ns量级就可以使晶须发生气化形成等离子体。  相似文献   
988.
 建立了谱线增益系数与温度、粒子数分布之间及谱线增益系数与谱线强度之间的关系式,对一台燃烧驱动DF激光器的发射光谱进行了测量,利用发射光谱数据计算得到光腔温度为381.4 K,分布在振动态能级1与0,振动能级2与1,振动能级3与2的粒子数之比分别为0.60~0.62, 0.676 4, 0.71~0.74。  相似文献   
989.
 以乙醇钽为前驱物,采用金属醇盐溶胶-凝胶技术,获得了Ta2O5湿凝胶,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的溶胶-凝胶过程,并初步探讨了凝胶过程机理。Ta2O5的溶胶-凝胶过程主要受到水量、催化剂用量及钽源浓度等因素的影响:体系在强酸性条件下凝胶,且随着酸性的增强,体系凝胶时间明显缩短;当水量较少时,凝胶时间随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水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体系凝胶时间基本不变;实验证明,通过增大溶剂用量,体系凝胶时间延长,气凝胶理论密度降低。通过对溶胶-凝胶过程的控制,结合超临界干燥技术,获得了密度低至44 mg/cm3的Ta2O5气凝胶样品。  相似文献   
990.
利用物理掺杂的方法,制备了铜掺杂聚-4-甲基-1-戊烯(PMP)低密度泡沫材料,采用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泡沫材料的微观结构、成分及微区成分分布。结果表明:与PMP泡沫相比,铜掺杂PMP泡沫的孔洞直径和网络骨架尺寸变大;铜颗粒镶嵌在PMP泡沫的有机骨架上且有团聚现象;泡沫材料中除碳、铜外,还残留有杂质元素氧;铜颗粒被PMP泡沫包裹,与碳网络骨架之间接触紧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