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10篇
  免费   2397篇
  国内免费   2020篇
化学   10909篇
晶体学   175篇
力学   792篇
综合类   139篇
数学   1833篇
物理学   4979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313篇
  2022年   390篇
  2021年   460篇
  2020年   596篇
  2019年   580篇
  2018年   456篇
  2017年   368篇
  2016年   655篇
  2015年   648篇
  2014年   818篇
  2013年   1065篇
  2012年   1267篇
  2011年   1296篇
  2010年   952篇
  2009年   804篇
  2008年   954篇
  2007年   900篇
  2006年   814篇
  2005年   743篇
  2004年   546篇
  2003年   487篇
  2002年   503篇
  2001年   437篇
  2000年   307篇
  1999年   302篇
  1998年   271篇
  1997年   240篇
  1996年   257篇
  1995年   211篇
  1994年   202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30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以吡啶-2,6-二甲酸(DPA)为起始物,合成了4-羟甲基吡啶-2,6-二甲酸(4-HMDPA)和4-(N,N-二羧甲基氨基)亚甲基吡啶-2,6-二甲酸(4-BMDPA)两种新型多功能配体,并制备了DPA,4-HMDPA及4-BMDPA的Tb(Ⅲ)和Eu(Ⅲ)配合物,对配合物的固体和溶液态的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在吡啶4位引入弱吸电子基团4-羟甲基会减弱稀土配合物的荧光强度; 在水溶液中稀土配合物与溶液的pH值有着密切的关联,中性水溶液中荧光强度较大; 分子偶极矩较小的溶剂中稀土配合物荧光强度较强. 表明4-BMDPA是较理想的稀土荧光敏化剂.  相似文献   
922.
柳一鸣  欧阳健明  邓芳  郑辉 《化学学报》2006,64(14):1446-1450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法(XRD)研究了土家族药物天葵化石汤(Tiankui)的提取液对尿石晶体草酸钙(CaOxa)成核、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二水草酸钙(COD)的稳定作用. 当Tiankui浓度小于30 mg/mL时, 主要生成一水草酸钙(COM), 但可使COM晶体棱角圆钝. 随着Tiankui浓度增加至45和75 mg/mL, 可分别诱导95%和100%的COD晶体生成. Tiankui还可以稳定COD在水溶液中的存在, 没有Tiankui存在时, COD在48 h内全部转化为COM晶体, 而在12 mg/mL Tiankui存在下, COD仅有20%转化. 从Tiankui提取液的活性组分、与草酸钙不同晶相间的吸附差异、化学配位等角度讨论了其抑制CaOxa生长和诱导稳定COD的化学基础.  相似文献   
923.
综述了十几年来富勒烯氢化物各种合成方法, 不同的氢化方法所得的氢化物不同; 并对富勒烯氢化物在储氢材料方面的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24.
组氨酸水杨醛Schiff碱铜(Ⅱ)配合物催化氧化β-紫罗兰酮的反应;β-紫罗兰酮;氧代-β-紫罗兰酮;Schiff碱;铜(Ⅱ)配合物;催化氧化  相似文献   
925.
利用新型荧光试剂1,2苯-并-3,4二-氢咔唑-9乙-基氯甲酸酯(BCEOC)作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在Hypersil BDS C18(4.6 mm×200 mm,5μm)反相色谱柱上,采用梯度洗脱对氨基酸衍生物进行了分离检测。检测的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λex=333 nm,λem=390 nm。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 Source),实现了牛血清白蛋白中氨基酸的定性测定。荧光定量检测的线性回归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6.3~117.6 fmo。l  相似文献   
926.
研究了一种以过渡金属离子为添加剂,基于配位相互作用的毛细管电泳技术。选择7种芳香胺类化合物作为分析对象,考察了金属离子种类和浓度、运行介质酸度、电压对配位毛细管电泳的影响。通过对邻苯二胺变质样品的鉴别以及实际合成药磺胺类药物的分离,考察了这种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的分离能力,效果令人满意。应用于颠茄磺苄啶片中磺胺甲噁唑(SMZ)的定量测定时,SMZ的检出限为0.12 mmol/L;线性范围为0.25~10 mmol/L(r2=0.991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表明所建立的配位作用毛细管电泳(C ICE)方法,具有稳定、可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927.
离子迁移管是离子迁移谱仪的核心部分,它用来产生均匀的电场,以使不同迁移率的离子进行分离。本研究以丙酮为例,详细研究了本课题组所研制的真空紫外电离源-离子迁移谱仪中迁移管的电场参数对离子的灵敏度和分辨率的影响,发现电压的增大灵敏度增大,但是分辨率存在一个最佳的电压,这些结果可用于迁移谱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28.
The SARS coronavirus 3C-like proteinase is considered as a potential drug design target for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Owing to the lack of available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SARS, the discovery of inhibitors for SARS coronavirus 3C-like proteinase that can potentially be optimized as drugs appears to be highly desirable. We have built a "flexible" three-dimensional model for SARS 3C-like proteinase by homology modeling and multicanonical molecular dynamics method and used the model for virtual screening of chemical databases. After Dock procedures, strategies including pharmocophore model, consensus scoring, and "drug-like" filters were applied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virtual docking screening hit lists. Forty compounds were purchased and tested by HPLC and colorimetric assay against SARS 3C-like proteinase. Three of them including calmidazolium, a well-known antagonist of calmodulin, were found to inhibit the enzyme with an apparent K(i) from 61 to 178 microM. These active compounds and their binding modes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understanding the binding sites and for further selective drug design against SARS and other coronavirus.  相似文献   
929.
离子色谱法测定甘草提取物中草酸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用离子色谱测定甘草提取物中残留草酸含量的新方法。选用DionexIonPacAS11-HC阴离子分析柱(250mm×4mmi.d.),淋洗液为18mmol/LNaOH溶液,流速为1.0mL/min,抑制电导检测器检测。草酸色谱峰面积(Y)与浓度(X)在1.004~10.04mg/L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0.1939X-0.0326,相关系数r=0.9999,检出限为0.012mg/L。样品回收率为96.8%~98.6%,相对标准偏差为0.78%。该方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930.
硫杂杯芳烃--一类新型的分子受体化合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近年来一类新型分子受体化合物——硫杂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受体化学以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