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46篇
  免费   6805篇
  国内免费   9784篇
化学   25891篇
晶体学   1193篇
力学   2038篇
综合类   1152篇
数学   4743篇
物理学   14918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429篇
  2022年   1021篇
  2021年   1071篇
  2020年   1223篇
  2019年   1208篇
  2018年   1074篇
  2017年   1303篇
  2016年   1382篇
  2015年   1737篇
  2014年   1917篇
  2013年   2649篇
  2012年   2784篇
  2011年   3003篇
  2010年   2584篇
  2009年   2743篇
  2008年   3105篇
  2007年   2724篇
  2006年   2645篇
  2005年   2319篇
  2004年   1858篇
  2003年   1467篇
  2002年   1450篇
  2001年   1344篇
  2000年   1369篇
  1999年   927篇
  1998年   537篇
  1997年   461篇
  1996年   493篇
  1995年   423篇
  1994年   389篇
  1993年   367篇
  1992年   278篇
  1991年   219篇
  1990年   218篇
  1989年   199篇
  1988年   154篇
  1987年   142篇
  1986年   123篇
  1985年   81篇
  1984年   86篇
  1983年   87篇
  1982年   70篇
  1981年   57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31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7篇
  1973年   7篇
  195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Yuan  Cheng  Qin  Yi  Zhang  Mi  Zhang  Huifen  Jiao  Shiyun  Li  Baocai 《Chromatographia》2015,78(19):1283-1292

To establish a new method of testing and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refined montan wax (RMW), digital color and GC fingerprint technology were introduced and applied. CIE Lab color mode was used to digitize the exterior colors of RMW, and the score obtained through a fitting function was also used to reflect its quality. It is shown that they were in complete accord with the human visual perception trend. The GC fingerprint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internal chemical information of RMW, and the composition of its internal features was reflected through the relative retention time (RRT) and relative peak area (RPA) values. It is shown that there was a high degree of similarity between the fingerprints, while certain differences also existed. This can be used to implement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RMW to aspects such as quality control, adulter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origin attributions.

  相似文献   
22.
完全非相干白光一维光生伏打暗空间孤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猗  刘思敏  郭儒  杨立森  黄春福  汪大云 《物理学报》2003,52(12):3075-3081
使用白炽灯作光源在LiNbO3∶Fe晶体内实验观察到一维白光光生伏打暗空间孤 子. 由奇数 和偶数初始条件分别产生了灰孤子和灰孤子对,它们所感应的波导能导向白光和相干光. 用 相干光清楚地探测到它们内部的多模结构. 该实验证明了白光光生伏打暗空间孤子的存在, 并指出了用完全非相干的白光暗孤子控制和导向相干光的可能性. 关键词: 光生伏打效应 自陷 完全非相干孤子 波导  相似文献   
23.
24.
The strength of basic sites has been measured by pyrrole-IR on alkali metal cation exchanged β and X zeolites, as well as NaOH loaded Naβ. The influence of cation type and the structure of zeolites on their basicity has been studied. The acidic and basic properties of the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 by NH3-TPD and isopropanol reaction. It was shown that the strength of basic sites on samples could be characterized by the shift of vNH band in the pyrrole-IR spectra. The framework oxygen charges were calculated from the Sanderson electronegativity. The changes in basic properties with various alkali metal cation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changes of local oxygen charges of the zeolite framework.  相似文献   
25.
烟气中Hg的氧化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对Hg与Cl2在烟气中的氧化反应进行了热力平衡计算和动力学计算。平衡计算的结果表明有CI元索存在时Hg的氧化率为100%,而在相同的条件下动力学计算纺果为Hg的氧化率在20%~80%之间变化,与实验结果吻合。实际的氧化反应是一种超平衡状态,不能达到理想的平衡状态。因此应采用动力学与热力平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Hg在烟气中的反应机理。同时,计算结果显示Cl含量对Hg的氧化率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6.
应用密度泛函B3LYP/6—31+G(d,p)方法对C8H80-(H2O)n(n=1~5)团簇这种弱相互作用体系进行垒自由度能量梯度优化,得到该系列团簇的稳定蛄构.计算结果表明。在该系列二元团簇中,一方面水分子数目的多少对苯基丙酮分子的结构影响很小,另一方面由于苯基丙酮分子的存在,破坏了团簇中水分子的对称性结构,在团簇内部极力形成O—H—O这样弯曲的有方向性的氢键.对苯基丙酮-水这样结构复杂的团簇,指认光谱的难度非常大,本文只讨论了与C=O有关的振动峰和水分子的对称伸缩振动的最强峰.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南开大学国家物理学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在十多年的建设中,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通过加强科研训练提高物理人才综合素质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28.
根据生产任务选择加工设备进行制造资源重组是实现可重构制造系统的关键问题之一,由于设备的选择涉及到多种因素,既有定量指标,又有定性指标,传统的依靠人工经验的方法显得力不从心。本文首先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设备选择评价体系,通过对模糊判断矩阵采用最小对数二乘法确定各评价因素的权重系数,针对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采用不同的方法确定其性能指标值,通过模糊积分对评判指标进行综合评判,最后进行了实例研究。所提出的方法有效地简化了决策过程,为可重构制造系统设备选择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9.
成功地在六路高功率Nd玻璃激光装置上建立了2660紫外激光探针和适合紫外波段的Normaski干涉仪,首次将可见波长的连续激光应用于紫外干涉仪中靶成像调整和光路准直。利用该紫外光干涉仪,在铜柱状靶(φ500μm)上测量了厚等离子体中高达0.6n。的电子密度。  相似文献   
30.
铝互连线的电迁移问题及超深亚微米技术下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文杰  易万兵  吴瑾 《物理学报》2006,55(10):5424-5434
铝互连线的电迁移问题历来是微电子产业的研究热点,其面临的电迁移可靠性挑战也是芯片制造业最持久和最重要的挑战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超深亚微米(特征尺寸≤0.18 μm)铝互连技术面临了更加复杂的电迁移可靠性问题.从电迁移理论出发,分析概括了铝互连电迁移问题的研究方法,总结了上世纪至今关于铝互连电迁移问题的主要经验;最后结合已知的结论和目前芯片制造业现状,分析了当前超深亚微米铝互连线电迁移可靠性挑战的原因和表现形式,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总方向. 关键词: 电迁移 铝互连 微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