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280篇 |
免费 | 4282篇 |
国内免费 | 3999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1151篇 |
晶体学 | 457篇 |
力学 | 1432篇 |
综合类 | 306篇 |
数学 | 3045篇 |
物理学 | 101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5篇 |
2023年 | 580篇 |
2022年 | 1038篇 |
2021年 | 1203篇 |
2020年 | 1262篇 |
2019年 | 1357篇 |
2018年 | 977篇 |
2017年 | 1004篇 |
2016年 | 1342篇 |
2015年 | 1350篇 |
2014年 | 1692篇 |
2013年 | 2096篇 |
2012年 | 2495篇 |
2011年 | 2550篇 |
2010年 | 1953篇 |
2009年 | 1844篇 |
2008年 | 1956篇 |
2007年 | 1811篇 |
2006年 | 1691篇 |
2005年 | 1348篇 |
2004年 | 1000篇 |
2003年 | 786篇 |
2002年 | 740篇 |
2001年 | 652篇 |
2000年 | 574篇 |
1999年 | 482篇 |
1998年 | 357篇 |
1997年 | 316篇 |
1996年 | 268篇 |
1995年 | 255篇 |
1994年 | 236篇 |
1993年 | 168篇 |
1992年 | 146篇 |
1991年 | 135篇 |
1990年 | 122篇 |
1989年 | 90篇 |
1988年 | 78篇 |
1987年 | 56篇 |
1986年 | 64篇 |
1985年 | 52篇 |
1984年 | 21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19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4篇 |
1971年 | 4篇 |
1957年 | 4篇 |
1936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基于非下采样双树复小波域的双变量模型去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非下采样双树复小波域的图像去噪算法.首先分析非下采样双树复小波变换同一方向实部与虚部小波系数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实例及统计规律得到其联合概率分布近似服从于椭圆边界的单峰各向异性二维非高斯分布.然后把双变量统计模型引入到非下采样双树复小波变换实部和虚部小波系数中,将实部与虚部小波系数的联合概率分布作为双变量先验模型,得到了非下采样双树复小波变换自适应各向异性双变量去噪模型.该模型可以很好地体现实部与虚部小波系数之间的相关性.运用最大后验概率来估计从含噪图像的小波系数恢复原图像的系数,达到去噪目的.最后根据该模型得到了一种具有闭式解的去噪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比经典算法提高了一定的峰值信噪比,且有良好的视觉效果,较好地保持了图像中的纹理特征. 相似文献
962.
为了考虑实际运营车辆对桥梁气动导数的影响,根据车辆密度模拟了三种交通流状态,基于强迫振动装置,分别对每个交通流和无车状态下的桥梁气动导数进行风洞试验研究,讨论了不同攻角下不同车流的车辆对桥梁气动导数的影响,探究了车辆对气动导数影响的百分比以及气动导数变化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攻角下不同车流的车辆均对直接导数A*2、H*4和交叉导数A*4、H*2影响显著,A*2、A*3变化量随着折减风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虽然不同攻角下不同车流的车辆对气动导数的影响程度及影响规律不同,并且车流的繁忙程度对大多数气动导数的影响规律不明显,但是车辆对桥梁气动导数的影响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963.
964.
965.
基于典型目标反射率的近红外场景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积分球对近红外增强相机进行了可见、近红外波段的辐射定标,并采用该相机采集了典型目标的可见、近红外图像.利用便携式地物光谱仪采集了相同目标可见、近红外波段的光谱反射率曲线,并分析了目标在可见、近红外波段的光谱反射特性.通过寻找同一天气条件、同一时间段所拍摄的典型目标近红外图像灰度值与可见光图像灰度值及典型目标可见、近红外波段反射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可见光图像及目标反射率反演近红外图像的算法.在近红外图像反演过程中考虑了大气透过率的影响,反演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以较好地体现典型目标近红外图像的全局特征,为后续不同天气条件下近红外场景仿真的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6.
为了去除X射线工业CT图像中的杯状伪影,提高CT图像的识别能力和量化分析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分度投影和权函数的射束硬化校正方法。首先分析得出杯状伪影主要是由X射线连续谱穿过被测物体过程中出现的射束硬化所导致。然后扫描阶梯模型,采集不同厚度下的投影数据并求出线衰减系数,通过拟合曲线,得到硬化模型函数和权函数校正模型函数,并确定权函数。接着,扫描被测圆柱形工件,采集不同分度下的投影数据。最后,针对每一个分度投影数据,采用权函数与当前分度投影数据乘积的方法进行硬化校正。对含有杯状伪影的实际CT图像进行了校正实验,结果表明,与多项式拟合法相比,该方法校正后的灰度图像没有放大噪声,且信噪比提高3.29%,有效地消除了杯状伪影,同时较好地保留了图像边界细节。 相似文献
967.
968.
为了对扩展互作用振荡器(EIO)进行更为高效研究与设计,提出了一种非线性理论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编制了基于一维电子圆盘模型的数值计算程序,并结合MAGIC模拟结果对其准确性进行了讨论。非线性模拟中,35 GHz EIO输出功率为125 W,频率为35.01 GHz,对应的MAGIC模拟结果分别为100 W,35.11 GHz;110 GHz EIO输出功率为220 W,频率为107.9 GHz,对应的MAGIC模拟结果分别为190 W,107.93 GHz。非线性方法使得模拟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单次计算时间小于5 min,并且所得数据与传统软件模拟得到的特性曲线相比变化趋势一致、数值上也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969.
从理论上分析了中子在CCD相机拍摄图像中引起的瞬态干扰噪声的机理,并针对两种不同类型的CCD相机,在能量为14 MeV和2.5 MeV的低强度稳态中子源上开展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噪声特征与入射中子能量、入射角度、注量及CCD相机结构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中子瞬态干扰噪声主要表现为脉冲噪声,且出现斑点现象,与理论分析结果相吻合。研究得出了噪声特征随入射中子注量变化的规律,比较了不同能量及不同入射角条件下的噪声特性,并分析了两种不同结构的CCD相机响应特性的差别。 相似文献
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