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368篇
化学   645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24篇
综合类   55篇
数学   121篇
物理学   48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一种非共沸混合工质的循环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首先利用CSD方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R290/R123/R600a物系的COP值、单位容积制冷量、冷凝和蒸发压力的相图;然后,在小型压缩式热泵实验台上进行了实际工况运行分析,发现该工质可以在较大的温度范围高效循环,这也是目前其它工质所不具备的特点。  相似文献   
262.
用DSC法研究了二乙基甲苯二胺和4,4'-氨基二苯基甲烷(MDA)扩链的硬段含量为27%~60%的两个系列的反应注射成型(RIM)聚氨酯脲(PUU)弹性体的微相分离。聚合反应动力学对RIMPUU的微相分离有很大影响.随着硬段浓度的增加微相分离程度下降,MDA扩链系列聚合总反应速度快,微相分离驱动力弱,在硬段生成反应比软段生成反应快的条件下,该系列的微相分离程度较低。聚合总反应快,且硬段间氢键化作用很强的性质造成RIMPUU非平衡的形态。聚合总反应速度的增加相当于微相分离驱动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263.
To achieve fast and accurate analysis of weak current signal of nanopore-based single molecule detection, an online data process based on adaptive threshold algorithm with data buffering technique and finite impulse response filtering was designed. A software system based on the data process was developed for online recognition and analysis of nanopore events during nanopore experiment. To testif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lgorithm and software system, ideal signals with different noise level (20–100 pA) were generated at bandwidth ranging from 3 kHz to 100 kHz.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is software system was stable at different bandwidths and sampling rates and could be used in analyzing the signals at high noise. The proposed software system was further applied to aerolysin nanopore experiment for detection of poly(dA)4 molecul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ata process system could be applied in real nanopore recording experiment with high accuracy and speed.  相似文献   
264.
采用实验室小型RIM机制备了一组不同芳香二胺扩链的嵌段聚氨酯-脲(PUU)弹性体,借助于IR、DSC、DMTA、SEM以及拉伸试验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65.
利用清洁工艺生产柠檬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设计了一条生产柠檬酸的新工艺,可望有效的解决柠檬酸生产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化合物的再次利用提出了新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工艺生产柠檬酸,其收率可从传统的80%提高到89%,产生的污染物可下降80%以上。  相似文献   
266.
 研究了微量氧对Mo/HZSM-5沸石上甲烷芳构化反应的影响.结\r\n果表明,氧的浓度存在阈值,当甲烷中氧的浓度低于阈值时,氧的加入\r\n可提高Mo/HZSM-5沸石对甲烷芳构化反应的稳定性;高于此值则发生\r\n甲烷的完全氧化反应.用紫外拉曼光谱和紫外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对在不\r\n同氧浓度的甲烷中反应后的Mo/HZSM-5样品进行了表征.催化剂上的\r\n积碳量,钼物种的碳化程度以及反应后样品在520~580nm间出现的荧光\r\n谱带峰位都随反应气氛中氧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完全氧化时,钼物种被\r\n氧化为氧化钼,而此时荧光谱带下降到520nm.可以认为,荧光光谱的\r\n变化反映了钼物种的碳化程度,从而可将发生完全氧化反应后Mo/HZS\r\nM-5样品的520nm荧光谱带归属为氧化钼,而580nm附近的谱带可归属为\r\nMoOxCy;加氧时,MoOxCy/HZSM-5是甲烷芳构化反应的活性相.  相似文献   
267.
一种新颖的抗血栓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聚氨酯和肝素经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后,直接以共价键形式结合,在聚氨酯管的内壁生成了光滑的聚氨酯-肝素接枝共聚体,经全血凝固时间的检测,新鲜人血注入聚氨酯-肝素接枝管后搁置5昼夜,电镜检查其管壁未见血栓痕迹,凝血酶时间等检测表明,接枝管起着抗血液凝固的功效,且肝素不脱落,经红外光谱测试,差谱中的新吸收谱带1165和1339cm^-1表明聚氨酯和肝素分子之间生成了新共价健N-SO2或O-SO2的SO2  相似文献   
268.
为更清晰地揭示M与SCO基元反应的机理, 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 在6-311++G**基组水平上研究了Cu+SCO和Zn+SCO反应体系. 对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的几何构型进行了全优化, 用频率分析方法和内禀反应坐标(IRC)方法对过渡态进行了验证. 在Cu与SCO的反应中, 对影响反应机理和反应速率的势能面交叉现象进行了讨论, 运用Hammond假设和Yoshizawa等的内禀反应坐标垂直激发的计算方法找到了势能面交叉点. 计算结果表明, C—S和C—O键的活化都是通过插入消去机理, 但C—S键的活化在能量上更占优势. 计算确认了标题反应的主通道, 所有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吻合.  相似文献   
269.
使用Tight-binding势函数, 对FCC-Ni升温熔化过程的结构变化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定压条件下模拟得到的Ni的熔点在1850 K与1900 K之间. 计算得到了体系在各温度下的径向分布函数和配位数分布等静态结构信息以及动力学性质. 计算得出的液体Ni的扩散系数在1900 K时约为5.02×10−9 m2•s−1, 与实验数据相符. 对液态体系中FCC短程有序结构可能发生的畸变以及由此导致的H-A键型变化进行了分析, 结合配位体构型搜索和键对分析方法计算了各温度下不同短程有序结构的分布. 计算表明, Ni在熔化之后仍保留有部分晶态短程结构, 但发生了较大的畸变, 同时液态中有少量的缺陷二十面体结构存在. 而液体Ni中大多数的配位体的几何构型介于FCC与缺陷二十面体之间.  相似文献   
270.
金刚烷胺硝酸盐的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金刚烷胺硝酸盐(三环[3,3,1,11,7]癸烷-1-胺硝酸盐,C10H18N2O3,Mr = 214.26)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 晶胞参数:a = 6.380(1),b = 7.349(2),c = 22.801(5) ,V = 1069.0(4) 3,m(MoKa) = 0.098 mm-1,Z = 4,F(000) = 464,Dc =1.331 g/cm3。对于1172 (I ≥2s(I))个可观察衍射点,最终偏离因子R = 0.0310,wR = 0.0757。该晶体由金刚烷铵阳离子和硝酸根阴离子组成,金刚烷基为由椅式构象组成的一个稳定的三环结构。由于氢键作用,晶体呈二维平面无限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