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3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402篇
化学   783篇
晶体学   27篇
力学   122篇
综合类   44篇
数学   160篇
物理学   7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水热条件下,由联苯-2,4,4',6-四甲酸(H4bptc),4,4'-联吡啶(bipy),合成了3种锌配位聚合物[Zn(bptc)0.5]n (1),[Zn2(bptc)(H2O)3]n·nH2O (2),[Zn2(bptc)(H2O)(bipy)1.5]n·nH2O (3),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方法对配合物的组成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1具有双核结构,八元环金属簇Zn2(COO)22+自组装成具有(6,6)-连接拓扑结构;配合物2具有(4,5,6)-连接拓扑结构;配合物3在辅助配体的构筑下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用溴化乙锭荧光探针法测试了配合物对EB-DNA复合体系的荧光猝灭效应,实验结果显示配合物均能使EB-DNA复合体系的荧光发生不同程度的猝灭,由此推测配合物均与DNA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插入作用,引入具有刚性平面辅助配体之后的配合物3,其作用力又强于不加辅助配体的配合物12.  相似文献   
92.
以乙烯基修饰的磁性碳纳米管为基质,Pb2+为模板,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制备出一种对Pb2+具有特异吸附能力的新型磁性印迹聚合物(MWNTs/MIIPs)。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等技术并对该印迹聚合物的形态、化学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MWNTs/MIIPs对Pb2+具有良好的吸附和选择识别能力,最大吸附量为25.9 mg/g;选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Pb2+/Cu2+,Pb2+/Zn2+,Pb2+/Co2+,Pb2+/Mg2+,Pb2+/Cd2+以及Pb2+/Ni2+的选择因子分别是2.3,2.5,2.1,2.2,2.1和2.4。结合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此MWNTs/MIIPs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中微量Pb2+的分离富集,富集倍数可达40.5倍。  相似文献   
93.
采用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BTESE)和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PFOTES)为前驱体,在酸性条件下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十三氟辛基修饰的有机-无机杂化SiO2膜材料。利用接触角测量、红外光谱、动态光散射和N2吸附等测试技术分别对膜材料的疏水性、溶胶粒径和孔结构进行表征,并深入研究有支撑膜材料的氢气渗透、分离性能以及长期水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十三氟辛基修饰后的膜材料由亲水性变成了疏水性,当nPFOTES/nBTESE=0.6时膜材料对水的接触角达到(110.4±0.4)°,膜材料还保持微孔结构,孔径分布在0.5~0.8nm。氢气在修饰后的膜材料中的输运遵循微孔扩散机理,在300℃时,氢气的渗透率达到8.5×10-7mol·m-2·s-1·Pa-1,H2/CO2,H2/CO和H2/SF6的理想分离系数分别为5.49,5.90和18.36,均高于相应的Knudsen扩散分离因子。在250℃且水蒸气物质的量分数为5%水热环境下陈化250h,氢气渗透率和H2/CO2的理想分离系数基本保持不变,膜材料具有良好的水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防腐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山梨酸、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等6 种防腐剂,用Zorbax ODS柱(150×4.6 mm i.d.,5μm),磷酸二氢钾∶乙腈=90∶10(V/V)为流动相,加入磷酸调pH值为2.0,检测波长254 nm。样品用乙醇水冰乙酸(70∶29.5∶0.5,V/V)提取,回收率为90.8%~105.7%,相对标准偏差为3.1%~8.5%。  相似文献   
95.
烷烃同系物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的分子拓扑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定义了分子中原子的平衡电负性,并用原子的平衡电负性对分子图进行着色,在距离矩阵的基础上结合分子中各原子的支化度构建了一种新的拓扑指数N1,N2和N3。该拓扑指数对分子结构实现惟一性表征,具有优良的结构选择性。将拓扑指数N1,N2和N3与烷烃在固定相角鲨烷(柱温50 ℃)及SE-30(柱温80 ℃)上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烷烃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可分别定量描述为I(Squalane)=23.97842N1-3.86562N2+0.787379N3+42.33061,I(SE-30)=23.83937N1-3.5687N2+0.939876N3+22.11952。用上述回归方程对烷烃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均为1.31%,预测结果误差在实验误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96.
以苏丹红Ⅰ为模板分子,苯基-三甲氧基硅烷(PTMOS)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在自制的SiO2微球表面成功合成了对苏丹红Ⅰ具有良好选择识别性能的核-壳型印迹聚合物。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分子印迹微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印迹聚合材料壳层厚度约为150 nm;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印迹材料对模板聚合物的吸附性能和选择特性,结果表明以PTMOS为功能单体的印迹聚合物对苏丹红Ⅰ具有优异的选择吸附性,其分离选择因子为2.62。在吸附过程中,模板分子苏丹红Ⅰ与印迹聚合物形成2种结合位点,2种结合位点的解离常数分别为2.30、10.78 mmol/L,最大表观结合量分别为27.40、128.53μmol/g。将该印迹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材料,对样品进行固相萃取,结合液相色谱技术成功用于辣椒油中苏丹红Ⅰ的测定。  相似文献   
97.
马忠华  张佳燕  聂进 《应用化学》2010,27(3):304-307
在温和条件下,Zn(OTf)2能有效催化氯化苄对对氯苯酚的C-苄基化反应,选择性合成杀菌剂2-苄基-4-氯苯酚(BCP),合成的优化条件为n(对氯苯酚):n(氯化苄)=1.2:1,催化剂Zn(OTf)2对氯化苄摩尔分数为5%,60 ℃下反应6 h,用硝基甲烷为溶剂,氯化苄转化率和产物BCP的产率分别>99%和94%。  相似文献   
98.
建立了一种检测白血病细胞表面抗原的细胞酶联免疫电化学分析新方法. 该方法兼有细胞酶联免疫分析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和插指电极阵列酶催化银沉积电化学分析的灵敏性. 在聚苯乙烯微孔板中包被白血病细胞, 先后加入鼠抗人抗体及碱性磷酸酶(ALP)标记的马抗鼠抗体, ALP催化抗坏血酸磷酸酯(AAP)水解成抗坏血酸(AA), AA使银离子还原成银单质并沉积到插指电极阵列表面, 导致插指电极阵列上相邻两个梳齿导通. 通过对电导率的测定, 可实现对细胞表面抗原的高灵敏分析. 此分析方法灵敏度高(可检测出50个左右的HL-60细胞)、特异性好, 且可用于大量样品的分析, 为白血病等肿瘤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免疫分型提供了新技术. 此外, 该方法也可用于细胞表面分子基因工程抗体活性的检测.  相似文献   
99.
采用熔盐法合成了YVO4∶Sm3+红色发光材料. 用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证实样品为具有锆石结构的YVO4相; 测定了样品的激发与发射光谱; 分析了不同的掺杂浓度和烧结温度对样品发光强度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熔盐法合成的样品均可以产生Sm3+的特征发射, 但是与其它方法相比, 熔盐法合成样品位于647 nm处Sm3+的4G5/2-6H9/2发射明显得到加强, 从而使得样品发出明亮的红光, 而不是其它合成方法获得的橙色光. 当掺杂浓度为1%(摩尔分数)且在500 ℃下烧结5 h后, 熔盐法得到的YVO4∶Sm3+荧光粉的发光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00.
合成了两种过渡金属配合物[M(HPAA)(phen)2]HPAA.7H2O(M=Zn,1;Cu,2;HPAA-=对羟基苯乙酸根;phen=1,10-邻菲啰啉),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对其进行表征,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构分析显示,两种配合物属于异质同晶型,不对称单元都是由1个金属离子,2个对羟基苯乙酸根离子,2个邻菲啰啉分子和7个游离的水分子组成的,其中有1个对羟基苯乙酸根离子未参与配位。每个金属离子的配位数为6,处于扭曲的八面体配位环境中。另外,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两种配合物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