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01篇
化学   229篇
力学   2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11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01.
以三苯胺或硝基苯为端基, 合成了三个卟啉多枝分子: 5-(4-硝基苯甲酰氧基)苯基-10,15,20-三-(4-溴苯基)卟啉(TPP-NO2)、5-(4-硝基苯甲酰氧基)苯基-10,15,20-三-(4-二苯胺基-1-苯乙烯基)苯基卟啉(TPP-X3)和5,10,15,20-四-(4-二苯胺基-1-苯乙烯基)苯基卟啉(TPP-X4), 进行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表征. 比较研究了分子“枝”、“核”不同键合方式与不同对称结构对分子的线性光谱、非线性光谱以及分子内能量转移行为的影响. 在钛宝石激光器(800 nm)和Nd∶YAG倍频光(532 nm)泵浦下, 样品溶液均发出卟啉环特有的红色荧光——前者系双光子吸收机制“上转换”荧光, 后者则为双光子吸收与分子内能量转移机制“下转换”荧光. 飞秒Z-scan技术测得样品双光子吸收截面最大可达130 GM, 与四苯基卟啉(TPP)同等测试条件下的双光子吸收截面相比增大了两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02.
Enterococcus durans产胞外多糖EPS-Ⅰ的分离纯化和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乳酸菌(LAB)作为对人类健康有益的食品级微生物正日益受到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关注.乳酸菌所产胞外多糖(EPS)即是LAB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到细胞壁外的粘液多糖或荚膜多糖.不同种类的LAB所产的胞外多糖也不同,其结构变化多样,生物活性与其空间结构、分子量、分支度和溶解度有密切关系[1,2].近年来国外有报道分离得到具有抗肿瘤和抗炎活性的乳酸菌EPS-Ⅰ[3,4],但是国内对乳酸菌所产胞外多糖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实验从鸡肠道中的一株乳酸菌Enterococcus durans的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具有免疫活性的胞外多糖EPS-Ⅰ[5,6],通过化学和光谱分析证明它是由葡萄糖和甘露糖组成的五糖重复单元聚合的多糖,同时得出EPS2的五糖重复单元结构.  相似文献   
103.
12-(酰氧亚氨基)-1,15-十五内酯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α-硝基环十二酮为原料,与丙烯醛加成、扩环并经Nef反应合成了12-氧代-1,15-十五内酯,再经成肟和酰化及硅胶柱层析分离分别得到12-(酰氧亚氨基)-1,15-十五内酯的顺式及反式异构体.结构经IR,1HNMR及元素分析确证.通过对个别化合物的单晶X射线分析,结合1HNMR数据,分别确定了它们的Z,E构型.结果表明,12-氧代-1,15-十五内酯成肟时对顺、反异构体的形成缺少明显的选择性,而目标化合物环骨架的优势构象为[23434],羰基和肟基位于两个不同的角碳位置.  相似文献   
104.
建立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中药材中砷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为评价测量结果提供科学依据。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由标准物质、标准溶液的配制、校准曲线的拟合、样品定容体积、样品称样量、测量重复性及回收率等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组成。对合成不确定度进行计算,当中药材中砷含量为0.340mg/k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012mg/kg(k=2)。  相似文献   
105.
By using GaAs wafer as the saturable absorber, the laser-diode pumped passively Q-switched composite Nd:YVO \(_{4}\) laser has been successfully demonstrated. For this passively Q-switched operation, the average output power obtained is as high as 846 mW at the incident pump power of 5.31 W, while the pulse duration is as short as 14.5 ns. The largest single-pulse energy of 2.49 \(\upmu \) J and the highest peak power of 166 W are obtained. The GaAs saturable absorber with thickness of 400 \(\upmu \) m has shown more excellent laser performance comparing with 700 \(\upmu \) m thick GaAs.  相似文献   
106.
Hantzsch 1,4-dihydropyridines undergo smooth aromatization oxidized by o-iodoxybenzoic acid (IBX) in water/acetone in the presence of β-cyclodextrin (β-CD) to afford the corresponding pyridine derivatives in excellent yields. The IBX and β-CD can be recycled and reused.  相似文献   
107.
建立了同时检测葡萄、苹果和桔子等水果中2,4-滴等19种酸性农药的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方法。葡萄、苹果和桔子样品经乙酸-乙腈(1∶99,V/V)提取后,C18分散固相萃取净化,采用反相C18色谱柱分离。以0.1%甲酸和0.1%甲酸-乙腈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多反应监测离子模式进行定性分析,基质标准曲线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线性范围在0.01~0.2 mg/kg之间。在0.02,0.05和0.1 mg/kg添加水平下,19种酸性农药的回收率为70.3%~105.3%;相对标准偏差为0.37%~10.9%。本方法的定量限为0.005~0.02 mg/kg。  相似文献   
108.
合成并表征了3个含Cu2X2结构单元的双核Cu髣配合物[Cu2(μ-X)2(deebq)2](其中deebq=2,2′-联喹啉-4,4′-二甲酸乙酯;X=Cl(1),Br(2)or I(3))。化合物1~3同构,其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具有相似的晶胞参数和晶体堆积结构。Cu2X2双核单元具有反演中心对称性,每个Cu+与deebq配体中2个N原子、2个μ2桥联的卤素X-阴离子配位,形成扭曲的四面体配位环境。通过deebq配体中苯环间π…π堆积,相邻双核分子形成超分子一维链,超分子链间存在弱范德瓦尔斯引力。在二氯甲烷溶液中,3个化合物都存在1个宽而不对称的电荷迁移吸收带(500~630 nm区域),其强度和位置不受桥联X-配体影响。因此,电荷迁移带归属为由Cu+中心到deebq配体的电荷转移。在二氯甲烷溶液中,3个化合物发射强荧光,发射带中心波长位于400 nm处,该发射带归属为deebq配体内的π-π*电子跃迁。在固体以及二氯甲烷溶液中,都没观察到从金属中心到配体的MLCT发射带。  相似文献   
109.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不同Fe掺杂含量的Fe-CeO2纳米粉体及不同氮源掺杂的N-10% Fe-CeO2nFe/(nFe+nCe)=10%)纳米粉体。利用TEM、XRD、XPS、Raman和UV-Vis等技术对其微观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并通过降解亚甲基蓝溶液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掺杂可以提高CeO2的光催化性能,以10% Fe-CeO2催化效率最高,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从纯CeO2的67%提高到95%。而N的掺杂可调节10% Fe-CeO2催化性能。以浓氨水为氮源的N-10% Fe-CeO2(NH3·H2O-N-10% Fe-CeO2)的降解率可进一步提高到97%,并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经5次循环使用,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率仍高达89%。CeO2催化活性的提高主要由于掺杂Fe和N改变了CeO2的晶体结构与能带结构,促进了光生电子与空穴的产生与催化反应。  相似文献   
110.
The first Lewis base-catalysed allylic sulfuration of Morita–Baylis–Hillman (MBH) adducts derived from ketones (isatins) has been developed, which affords C3-quaternary oxindole derivatives bearing thio-group at 3-position in good to excellent yield (up to 98% yield) under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Significantly, the potential utility of the protocol also has been demonstrated by gram-scale synthesis of 3-alkylthio-2-oxindole (3ae), a low catalyst loading (0.3 mol %) and facile conversion of resulting product (3ad) into functionalized pyrrolidinone (5a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