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511篇 |
免费 | 9313篇 |
国内免费 | 18196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35597篇 |
晶体学 | 2084篇 |
力学 | 3726篇 |
综合类 | 1818篇 |
数学 | 7708篇 |
物理学 | 2408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6篇 |
2023年 | 485篇 |
2022年 | 1772篇 |
2021年 | 1790篇 |
2020年 | 1729篇 |
2019年 | 1674篇 |
2018年 | 1583篇 |
2017年 | 2407篇 |
2016年 | 1691篇 |
2015年 | 2444篇 |
2014年 | 3043篇 |
2013年 | 3876篇 |
2012年 | 3767篇 |
2011年 | 4116篇 |
2010年 | 4286篇 |
2009年 | 4438篇 |
2008年 | 4969篇 |
2007年 | 4553篇 |
2006年 | 4351篇 |
2005年 | 3764篇 |
2004年 | 2916篇 |
2003年 | 2011篇 |
2002年 | 2046篇 |
2001年 | 2117篇 |
2000年 | 2266篇 |
1999年 | 1237篇 |
1998年 | 675篇 |
1997年 | 483篇 |
1996年 | 452篇 |
1995年 | 457篇 |
1994年 | 428篇 |
1993年 | 439篇 |
1992年 | 391篇 |
1991年 | 272篇 |
1990年 | 292篇 |
1989年 | 295篇 |
1988年 | 196篇 |
1987年 | 192篇 |
1986年 | 143篇 |
1985年 | 121篇 |
1984年 | 138篇 |
1983年 | 91篇 |
1982年 | 83篇 |
1981年 | 93篇 |
1980年 | 64篇 |
1979年 | 81篇 |
1978年 | 26篇 |
1977年 | 21篇 |
1965年 | 19篇 |
1959年 | 2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本文简略地描述了FY-1装置结构、等离子体基本参数的测量和等离子体位形的调试,初步考察了硬X射线产额与工作气压的关系。实验分析表明,FY-1装置已形成的等离子体环流放电属于逃逸放电。在场成形线圈作被动运行时,通过改变其回路连接方式和外串电感值,可适当调节等离子体平衡位置和位形。MHD平衡计算与实验测量拟合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截面可调节为不同截面积和拉长比(k=1.1—1.4)的椭圆。 相似文献
942.
943.
944.
945.
通过引入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演化计算的安全协议自动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SVO逻辑作为描述协议的基本工具,给出了能全面衡量安全协议个体性能的评估函数,并据此理论设计出一种满足安全目标的密钥协商协议,保证了最终生成协议为最优解.实验结果显示:由于在协议生成过程中,同时进行了该协议的安全验证,能很好地保证所涉及协议的正确性和安全性.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946.
采用改进型二进制树搜索算法,优化了二进制树搜索路径、仲裁中断信道传输及高效随机数产生器的设计,用Verilog HDL语言在RTL级对全算法模块进行了描述,并用ModelSim软件进行功能仿真及时序验证,在Stratix EP1S10F484C5器件上进行防碰撞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综合,使射频识别技术(RFID)系统兼容基于位碰撞及非基于位碰撞两种识别机制的硬件设计得以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执行效率接近50%,比传统算法具有更高的时分多址(TDMA)信号利用率及平均识别效率,能满足多标签的快速准确识别,起到良好的防碰撞作用. 相似文献
947.
多孔阳极氧化铝膜形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形成机理,在0.3mol/L的草酸溶液中,通过二次阳极氧化法制备了多孔氧化铝膜.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测量表明,本实验制备了高度有序的、非晶态结构的多孔氧化铝膜.通过分析阳极氧化过程中的电解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研究了多孔氧化铝膜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948.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MoCrTeO、MoCoTeO和MoCrTeCo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其对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反应的催化性能,并对反应温度、空速、原料气比例等条件进行优化,得到丙烯醛最高产率为22.96%.实验结果表明,Te元素的添加对提高丙烯醛的选择性和产率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过高的Te含量却不利于丙烷的转化率.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中正交系TeMo5O16相可能是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反应的重要的活性相. 相似文献
949.
以气相法二氧化硅为载体,链状胺和环胺为功能化试剂,制得一系列二氧化硅-胺基复合载体,通过配位反应得到二氧化硅负载胺-钯(Ⅱ)配合物,进一步还原得到二氧化硅负载胺-钯(0)配合物.采用IR、XRD、XPS、ICP技术对配合物进行表征,并研究了配合物的制备、反应条件以及配体差异对其催化碘苯与丙烯酸的Heck反应的性能.结果表明,该类催化剂在较低的温度下(70~90℃)即可较好地催化该反应,生成反式产物;还原后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具有链状胺基配体的催化剂随着N原子数目的增加,催化活性呈上升趋势,而具有环状胺基配体的催化剂活性明显低于前者. 相似文献
950.
在Tris缓冲溶液(pH 7.4)体系中,运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首次研究了染料酸性大红3R(A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并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大红3R与牛血清白蛋白能形成基态复合物,从而导致BSA内源荧光猝灭,猝灭机理主要涉及静态猝灭和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