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8篇
化学   40篇
物理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作交联剂,苯乙烯作共聚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作引发剂,在乙醇或其与水的混合溶剂中沉淀聚合制备了交联聚合物微球.研究了反应时间、交联剂用量以及溶剂中水含量对聚合过程及微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ETA用量在单体质量的5%-35%之间且反应时间不低于6h时可制得单分散聚合物微球.当PETA用量低于20%时,所得微球的粒径随PETA用量的增加逐渐减小,粒径分布逐渐变窄;此后继续提高PETA用量,微球粒径又逐渐增大,粒径分布逐渐变宽.向反应介质中加入水,可明显提高微球产率及单体转化率,但其体积分数达30%时,所得微球分散性变宽.在此基础上对微球的形成机理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2.
Cuproptosis is a new form of programmed cell death and exhibits enormous potential in cancer treatment. However, reducing the undesirable Cu ion release in normal tissue and maximizing the copper-induced therapeutic effect in cancer sites are two main challenges. In this study, we constructed a photothermally triggered nanoplatform (Au@MSN-Cu/PEG/DSF) to realize on-demand delivery for synergistic therapy. The released disulfiram (DSF) chelated with Cu2+ in situ to generate highly cytotoxic bis(diethyldithiocarbamate)copper (CuET), causing cell apoptosis, and the formed Cu+ species promoted toxic mitochondrial protein aggregation, leading to cell cuproptosis. Synergistic with photothermal therapy, Au@MSN-Cu/PEG/DSF could effectively kill tumor cells and inhibit tumor growth (inhibition rate up to 80.1 %). These results provide a promising perspective for potential cancer treatment based on cuproptosis, and may also inspire the design of advanced nano-therapeutic platforms.  相似文献   
23.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和点击化学(Click)反应, 在硅基底上制备了聚苯乙烯-b-聚乙二醇(PS-b-PEG)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刷. 首先, 利用ATRP方法在表面改性的硅片引发苯乙烯单体(St)的聚合, 得到PS-Br均聚刷, 然后通过叠氮化钠(NaN3)将均聚刷末端功能化为PS-N3, 再与炔基聚乙二醇甲醚(Alkynyl-PEG)发生Click反应, 得到PS-b-PEG嵌段共聚物刷.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接触角测量仪表征了聚合物刷的表面化学组成和表面亲疏水性质, 证明在硅基底上接枝了嵌段共聚物刷. 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PS-b-PEG嵌段共聚物刷在不同溶剂处理后的形态结构变化, 研究了其响应行为.  相似文献   
24.
超细银-金复合颗粒增强酶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任湘菱  唐芳琼 《化学学报》2002,60(3):393-397
用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环已烷反胶束体系合成憎水纳米银-金复合颗粒, 并用此纳米银-金颗粒与聚乙烯醇缩丁醛构成复合固酶模基质,用溶胶-凝胶法固 定葡萄糖氧化酶,构建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实验表明,纳米憎水银-金颗粒可以大 幅度提高固定化酶的催化活性,响应电流从相应浓度的几十纳安增强几万纳安。探 讨了纳米颗粒效应在固定化酶中所起的作用,为纳米颗粒在生物传感器领域中的应 用提供了可参考的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26.
利用从头算RHF方法研究了聚芳醚酮单体4,4’-对苯二酚、4,4’-联苯二酚及4,4’-二氟苯酮。结果表明,它们的苯环皆存在一定的扭转,首次给出联苯二酚全优化结构,其苯环二面角为51.8°,活性稍强于对苯二酚,但引入更多的链支化活特点,含联苯基聚芳醚醚酮的链支化比不含联苯基的PEEK严重,故前者结晶性差,反应机理及实验还表明:前者凝胶化的浓硫酸溶液中存在一种羰基被极化后的红色阴离子。  相似文献   
27.
牵伸倍率对联苯型聚酰亚胺纤维形貌、取向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联苯二酐(BPDA)与3,3′-二甲基联苯二胺(OTOL)共聚得到聚酰亚胺(PI)溶液,通过干喷-湿法纺制成纤维.利用扫描电镜(SEM)、广角X射线衍射(WAXD)、纤维力学性能测试仪、动态力学分析仪(DMA)和热失重分析仪(TGA)等表征手段,研究不同牵伸倍率对联苯型聚酰亚胺纤维形貌结构、...  相似文献   
28.
在燃烧后气体中选择性捕获CO2,对减缓因CO2浓度过高引发的环境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外加电场作用下S修饰C24N24富勒烯对CO2的选择性吸附性能。首先研究了S@C24N24的结构和性质,发现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次,研究了无电场时S修饰C24N24富勒烯对CO2的吸附行为,发现其吸附为弱的物理吸附。另外,进一步研究了外加电场作用下S@C24N24对CO2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结合距离(CO2与S)和CO2的键角(O=C=O)随电场的增大而减小;当电场增加到0.018 au时,物理吸附转变为化学吸附。关闭电场时,化学吸附又转化为物理吸附。此外,即使在相同的电场条件下,S修饰C24N24富勒烯对N2的吸附也为弱的物理吸附。这表明,通过控制外加电场的开/关,S@C24N24可以从CO2/N2混合气体中选择性捕获/释放CO2,可作为选择性捕获CO2的优良候选材料。  相似文献   
29.
硫化氢作为一种神经毒物和腐蚀性气体污染物,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并限制工业的发展.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研究了H2S气体分子在原始五角石墨烯、非金属掺杂及金属掺杂五角石墨烯上的吸附行为.详细计算了H2S气体分子与五角石墨烯之间的吸附构型、吸附能及电荷转移.结果表明:1)原始五角石墨烯和非金属元素掺杂五角石墨烯与H2S气体分子间仅为微弱的物理吸附,无法直接用于吸附H2S气体;2) Co、Ni、Cu及Ti掺杂的五角石墨烯对H2S气体的吸附作用显著增强.当金属掺杂在sp~2C位置时,掺杂五角石墨烯对H2S气体的吸附效果较好,此时的吸附均为化学吸附;3) Co、Ni、Cu及Ti掺杂的五角石墨烯均可作为H2S气体的传感/捕获材料.其中Cu掺杂五角石墨烯吸附H2S气体的效果最好.本文的研究结果对设计开发基于五角石墨烯的H2S气体传感/捕获材料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0.
设计合成了5,7-二溴-8-羟基喹啉锰的四齿和六齿配合物(Q2MnⅡ和Q3MnⅢ),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对两个配合物进行了表征.以醋酸铵和醋酸为助剂,丙酮-水作溶剂,两个锰配合物在室温20℃下能高选择性催化双氧水氧化乙苯制苯乙酮的反应,Q3MnⅢ比Q2MnⅡ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乙苯转化率达27%,苯乙酮的选择性95%;而且催化剂稳定性良好,可循环使用三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