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47篇
  免费   3912篇
  国内免费   7243篇
化学   13201篇
晶体学   988篇
力学   1303篇
综合类   877篇
数学   3020篇
物理学   911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596篇
  2021年   580篇
  2020年   557篇
  2019年   529篇
  2018年   511篇
  2017年   779篇
  2016年   554篇
  2015年   887篇
  2014年   1000篇
  2013年   1418篇
  2012年   1363篇
  2011年   1496篇
  2010年   1508篇
  2009年   1672篇
  2008年   1964篇
  2007年   1701篇
  2006年   1666篇
  2005年   1421篇
  2004年   1165篇
  2003年   869篇
  2002年   807篇
  2001年   894篇
  2000年   962篇
  1999年   588篇
  1998年   306篇
  1997年   246篇
  1996年   268篇
  1995年   247篇
  1994年   226篇
  1993年   218篇
  1992年   178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146篇
  1989年   150篇
  1988年   125篇
  1987年   103篇
  1986年   80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76篇
  1983年   72篇
  1982年   60篇
  1981年   47篇
  1980年   35篇
  1979年   28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6篇
  195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In this paper, we conjecture and prove the link between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ith non-Markovian coefficients and nonlinear parabolic backward stochastic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hich is an extension of such kind of link in Markovian framework to non-Markovian framework.Different from Markovian framework, where the corresponding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is deterministic, the backward stochastic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here has a pair of adapted solutions, and thus the link has a much different form. Moreover, two examples are given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derived link.  相似文献   
922.
采用水相法合成的CdTe半导体纳米粒子作为能量给体, 通过Schiff碱反应将单链DNA连接到表面. 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氯金酸法制取的Au纳米粒子作为能量受体, 通过Au—S键将单链DNA连接到表面. 通过DNA链间的杂交, 构建了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FRET). 测定了CdTe-DNA、 探针体系和探针体系+目标DNA的荧光强度. 结果表明, 探针体系的荧光强度最弱, 加入目标DNA后, 体系荧光增强, 表明该体系的构建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23.
DSB显著提高羧酸盐驱油体系抗钙镁离子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工业品级的天然混合长链烷基羧酸盐(SDC)以及与3-(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2-羟基-丙磺酸(DSB)复配驱油体系的界面张力(ITFmin), 分别得出其抗钙镁离子的能力为400和5000 mg/L. 选择试剂级十二烷基羧酸钠与DSB复配, 测定了不同配比溶液的表面张力值和临界胶束浓度cmc, 结合长链烷基脂肪酸与钙离子的溶度积Ksp, 分析了对不溶性长链烷基羧酸盐形成的影响. 根据现场驱油体系配方, 计算了两者在溶液中的摩尔配比为4:1时的十二烷基羧酸盐在胶束中的摩尔分数xm1为0.51, 相互作用参数βm值为-3.11, 反映了两者有较强的相互作用. 采用量子化学方法, 对由1个十二烷基羧酸分子、1个DSB分子及1个二价钙离子组成的模型复合物进行了能量计算和电荷分布计算, 得出在长链烷基羧酸盐和DSB两者混合胶束的界面层中存在负电荷空穴, 提出二价金属离子被络合的模型, 合理地解释了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924.
新型仿生聚合物胶束用于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两亲性聚合物进行设计和优化, 从细胞膜仿生的设计出发,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制备了一种以胆固醇为疏水段、以仿细胞膜磷酸胆碱基聚合物为亲水段的两亲性分子CMPC. 在对其溶液胶束自组装行为进行探索的基础上, 以水包油(O/W)溶剂挥发法制备了包含抗癌药物阿霉素(ADR)的纳米抗癌药物载体, 通过体外细胞培养, 研究了仿细胞膜两亲分子的细胞相容性, 并对抗癌纳米药物载体抗肿瘤细胞的药效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25.
氧氟沙星的核磁共振波谱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1H, 13C NMR, DEPT, COSY, HSQC, HMBC谱和碳氟偶合裂分行为, 对酸性及碱性溶液中氧氟沙星(Ofloxacin, OFL)的1H和13C谱分别进行归属, 研究了哌嗪环亚甲基构成的AA'BB'复杂自旋体系中各H的化学位移. 发现噁嗪环上的甲基处于直立键; 5H在酸性溶液中化学位移移向低场, 这可能与形成C—H…O弱氢键有关; 在碱性溶液中, OFL的羧基变为羧酸根, 造成羧基和羰基周围碳原子上π电子重新分布, 导致相应C的化学位移和碳氟偶合常数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26.
在1BXB结构基础上, 通过分子对接方法构建木糖异构酶与抑制剂木糖醇的复合物模型, 为合理设计解除木糖醇对木糖异构酶的抑制及进一步揭示木糖醇对该酶抑制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HPLC-MS/MS)测定人体血浆中阿奇霉素的浓度. 选用Lichrospher CN 柱, 流动相为V(乙腈)∶V(水)=40∶60(水中含体积分数为0.1%的甲酸和质量分数为0.1%的醋酸铵), 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方式检测. 该方法在2.34~6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定量下限为2.34 ng/mL(S/N>10), 回收率94.13%~97.42%, 基质效应92.50%~107.87%, 日内和日间测定药物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0%. 用该方法测定了24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500 mg阿奇霉素试剂和参比制剂于192 h内的血药浓度, 并进行了生物等效性研究.  相似文献   
928.
模拟传统煎药方式,制备巴戟天水煎液。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药材及其水煎液中11种微量元素Cr、Mn、Co、Ni、Cu、Zn、As、Se、Cd、Sn、Pb含量,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了微量元素Fe含量。根据微量元素含量,得到了药材及水煎液微量元素的分布模式。结果表明,巴戟天药材样品富含人体必需元素Fe、Mn、Zn,含量分别是1086.3、393.8、15.1μg.g-1;巴戟天药材与水煎液微量元素的分布模式图清晰地显示了其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且药材与水煎液微量元素的分布模式以及不同煎制时间下水煎液微量元素的分布模式均存在明显差异,进而表明这种微量元素分布模式对中药微量元素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29.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血清中宏量及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微量元素与骨质疏松症及髋部骨折的关系,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方法分别测定了4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铜(Cu)、锌(Zn)、硒(Se)、铁(Fe)、锰(Mn)及宏量元素钙(Ca)、磷(P)、镁(Mg)、钾(K)、钠(Na)的含量,并与30例青壮年髋部骨折患者对照。结果表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血清中的Ca含量明显升高(P<0.01)、Cu、Mn有显著提高(P<0.05),其它元素有升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Zn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测定血清中宏量及微量元素含量可能对预测髋部骨折及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评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30.
采用动力学标度方法研究了磁控溅射沉积的非晶氮化铁薄膜的动力学生长机制, 结果表明, 具有连续类柱状岛形貌的非晶氮化铁薄膜具有标度不变的自仿射分形特点, 其粗糙度指数α=0.82±0.21, 生长指数β=0.44±0.07, 动力学标度指数1/z=0.54±0.07. 薄膜生长符合提出的热重新发射生长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