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6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588篇
化学   982篇
晶体学   42篇
力学   78篇
综合类   33篇
数学   151篇
物理学   6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运用优化的扩增和克隆测序技术,建立了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B)基因的高分辨率分型方法。针对HLA-B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引物进行等位基因扩增,基于质粒不相容原理将杂合型等位基因有效克隆入质粒DNA中,经细菌培养后进行Sanger测序,根据测序结果经ClustalX2软件分析和IMTG/HLA数据库的BLAST比对即可完成HLA-B基因的高分辨率分型。利用建立的方法对7例临床样本进行了HLA-B基因分型,并且与第三方直接碱基序列分析基因分型技术( PCR-SBT)进行比对,结果完全一致。本方法无需专业分型软件,准确度高,成本低;采用通用引物进行等位基因的扩增和测序,无需传统方法中繁琐的引物设计和过程优化,实现了HLA-B基因的高分辨率分型。  相似文献   
932.
A three-dimensional(3D) coordination polymer {[Co(bdc)(dpb)]·H2O}n(1) was prepared by solvothermal reaction of 1,3-dipyridyl benzene(dpb) with deprotonated 1,3-benzenedicarboxylate(H2bdc), and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spectroscopy, and X-ray single-crystal diffraction. It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C2/c with a = 15.478(6), b = 12.865(5), c = 24.091(10) ?, β = 95.599(5)°, V = 4774(3) ?3, C24H18CoN2O5, Mr = 473.34, Dc = 1.267 g/cm3, F(000) = 1864.0, μ = 0.748 mm-1 and Z = 8. Each Co(II) ion links three bdc2- anions to form an infinitely 1D ladder-shaped chain containing binuclear [(COO)Co]2 cluster, and dpb links adjacent 1D chains to form a 3D pcu framework. In addition, the UV-vis of 1 was also studied.  相似文献   
933.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制备了色粉、泡泡水、塑料和涂层等4种代表性六价铬阳性样品,涵盖2009/48/EC玩具新指令涉及的三类玩具材料;考察了实际样品中色谱干扰、三价铬含量、样品基体等因素对六价铬检测的影响,为实际检测工作提供参考;以墨水为实际样品,通过加标回收测试,确定了方法定量限为2μg/kg,可以满足2009/48/EC中六价铬为5μg/kg的限值要求;实验室间比对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  相似文献   
934.
张娜  张克营  王芹  邢俭俭  陈静 《分析试验室》2014,(12):1413-1415
用水热法制备了氧化锆(ZrO2)/石墨烯(GR)复合材料,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NO-2在ZrO2/GR/GCE上的电化学行为。ZrO2/GR/GCE对NO-2的氧化具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利用示差脉冲伏安法测定NO-2,NO-2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4.8×10-7~9.0×10-4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8×10-8mol/L(S/N=3)。  相似文献   
935.
通过一步热解法合成了一种新的复合光催化剂C@CdS/埃洛石纳米管(HNTs). 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S),透射电镜(TEM),X 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比表面积和拉曼光谱(RS)对材料进行表征. 利用可见光下降解四环素探究了C@CdS/HNTs 的光催化活性. 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不同热解温度的样品中,400 ℃热解温度下的样品降解四环素效果最好,可见光照射60 min 降解率能达到86%. 此外,得益于碳层、CdS和HNTs 的共同作用,光催化剂展示了很好的稳定性. 放置一年对催化活性没有任何影响,并且经过三次循环实验,光催化剂活性没有很大变化. 最后讨论了光催化剂的制备机理,并且对光催化降解过程的中间产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36.
应用自行研制的软X射线反射率计,分别对不同的反射镜样品,在不同的工作波段以及掠射角下研究了软X射线波段掠入射光学表面的散射。实验结果表明:掠射角增加,波长减小,粗糙度增加,软X射线掠入射表面散射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937.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的差异信息原理和新信息优先原理,从背景值和初始条件两个方面对GM(1,1)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更加符合灰色系统理论的特点的NpGM(1,1)模型.通过实例分析,发现NpGM(1,1)模型的模拟精度和预测精度都优于GM(1,1)模型.同时,利用NpGM(1,1)模型预测结果,提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进入城镇化的中前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38.
利用动态核磁脉冲(Dynamic NMR)技术对高浓度的二氧化硅浆料的亲和性进行研究,并建立表征束缚层厚度与亲和性的定量模型。结果表明,在纯丁酮溶剂中,二氧化硅的含量越高,分散时间越长,填料表面束缚层厚度越大;而在树脂溶液体系中,在30%二氧化硅含量附近,填料表面束缚层厚度最大。当处理剂用量约为0.5%(ω/ω)时,颗粒表面与介质的吸附作用最强。使用不同处理剂制备的二氧化硅浆料,其表面吸附效应也有所不同,并且当浆料静置16 h后,其厚度层发生变化,在丁酮体系中,束缚层厚度部分增加,而甲苯体系中,束缚层厚度减小。  相似文献   
939.
PNIPAM温敏微凝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凝胶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环境刺激响应性而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但仍存在机械强度差、响应速度慢、不能生物降解等缺点。针对这些问题,特别是宏观水凝胶响应慢的问题,我们近年来以具有温度敏感性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微凝胶为基础,设计制备了一系列生物材料,分别应用于药物控释、生物传感以及组织工程等生物医学领域。我们设计制备了具有良好葡萄糖敏感性的PNIPAM微凝胶,实现了可自我调控的胰岛素可控释放。以PNIPAM微凝胶为基础,提出了新的聚合胶态晶体阵列光学传感方法,设计制备了多种可快速响应的新型生物光学传感器。实现了PNIPAM微凝胶的实时凝胶化,并将其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可注射细胞支架材料。进一步利用该体系的可逆性,提出了制备在药物筛选、肿瘤研究以及组织工程等领域有重要用途的多细胞球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40.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苯乙烯在Ag(110)表面和Ag(111)表面的环氧化反应进行了计算研究. 经计算, 在Ag(110)表面预吸附氧原子更易吸附在3 重穴位(3h), 吸附能为-3.59 eV; 在Ag(111)表面预吸附氧原子的最稳定吸附位是fcc 位, 吸附能为-3.69 eV. 苯乙烯的环氧化反应过程首先经过一个金属中间体, 然后再进一步反应变为产物, 其中经过直链中间体较支链中间体更加有利. Ag(110)面的反应活化能一般大于Ag(111)面的, 并且微观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 Ag(111)表面生成环氧苯乙烷的选择性要明显高于Ag(110)表面(0.38 与 0.003), 原因是Ag(111)面环氧化反应活化能小于苯乙醛及燃烧中间体的活化能, 而在Ag(110)上正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