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9篇
  免费   347篇
  国内免费   403篇
化学   1042篇
晶体学   44篇
力学   113篇
综合类   64篇
数学   211篇
物理学   805篇
  2025年   7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Based on the analysis theory of random energy of train derailment, an analysis theory of random energy of train derailment in wind is suggested. Two methods are proposed -the time domain method and the frequency domain method of analysis theory of random energy of train derailment in wind. The curves of σ pw -v under various wind speeds are obtained through the computation. The original curve of σ p -v is expanded, which turns the analysis theory of random energy of train derailment into the all-weather theory. Train derailment condit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under wind action. The first and second criterions of train derailment have been proposed in light of wind action. The analysis of train derailment cases at home or abroad is made, in- cluding the first analysis of Xinjiang train derailment case encountered 13-level of gale, which explained the inevitability of train derailment. The analysis theory of random energy of train derailment in wind shows its validity and accuracy. The input energy σ pw of the transverse vibration of train-track(bridge)-wind system is linked to train speed.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nalysis theory of random energy of train derailment in wind, It is likely to initiate an all-weather speed limit map for a train or any high-speed train.  相似文献   
12.
抗肿瘤多酸药物[Mo7O24]6-的电子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第一原理密度泛涵理论中的离散变分方法(DFT-DVM)对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多酸药物三合水七钼酸异丙基胺的阴离子「Mo7O24」^6-进行了电子结构,获得了键级、不等价原子的电子占据数、原子净电荷,分子轨道能级以及「Mo7O24」^6-的HOMO和LUMO组成等数据,并对该药物的活性和作用机理从电子结构的角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基于铜纳米簇的聚集诱导发光检测铅离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谷胱甘肽保护的非贵金属铜纳米簇(Cu NCs@GSH)的聚集诱导发光现象,建立了快速检测铅离子(Pb2+)的“Turn on”型荧光分析方法.Cu NCs@GSH溶液荧光强度很弱,当存在pb2+时,荧光强度可显著增强,溶液显示明亮的橙黄色.基于此原理建立了检测pb2+的荧光方法,线性范围为200~700 μmol/L,检出限为106 μmol/L,常见金属离子不干扰pb2+的测定.本方法简单快速、选择性高,可实现对pb2+的可视化定性检测.  相似文献   
14.
研究含芳环(生色团)的亲水性高分子对于了解高分子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开发新型发光材料很有意义[1.2].前文[3.4]借报道了N-乙烯基咋冷丙烯酸共聚物(NVC-AA)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本文报道含苯环亲水高分子苯乙烯一丙烯酸共聚物(ST-AA)的微观结构与荧光特性?..  相似文献   
15.
以对氯甲苯为原料,THF为溶剂,经 Grinard反应制得对甲苯基氯化镁格氏试剂,在MnCl2催化下格氏试剂与邻氯苯腈发生交叉偶联反应制得沙坦联苯,总收率80%,纯度大于99%.  相似文献   
16.
交联氨基淀粉对氨基黑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乙二胺改性交联氨基淀粉(CAS),并研究了其对酸性偶氮染料氨基黑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CAS对氨基黑的吸附基于静电作用,溶液最优酸度为pH=3.0,5h内即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其吸附过程满足准二级吸附方程式.在金属离子共存条件下,CAS对氨基黑的吸附容量增加,其中Cu2+、Ni2+离子存在下其吸附容量上升最大,增加了36.6%,金属离子的共协同效应主要由于金属离子被CAS吸附,增加了CAS的正电荷,进一步增强了与氨基黑的静电作用,使吸附容量上升.  相似文献   
17.
加压下中国典型煤二氧化碳气化反应的热重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用TG-151加压热天平,测定了三种典型中国煤在二氧化碳气氛下的气化反应活性。结果表明,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定律,同时反应速率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但是随着压力的增加,压力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越来越小。用下式dx/dt=k0 Pco2/1 αPco2 exp(-Eα/(RT)(1-X)^n模拟实验曲线的结果表明,n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Synthesis of the third-order nonlinear materials:bis (1,4-dihydroxynaphthalene) tetrathiafulvalene and bis (1,4-dialkoxylnaphthalene) tetrathiafulvalene has been achieved in four steps, starting from 2,3-dichloro-1,4-naphthaquinone. The materials exhibit larger third-order nonlinear optical susceptibilities χ.  相似文献   
19.
用多级浓缩的预处理富集水中微量的三氟乙酸,再将富集的三氟乙酸通过甲酯衍生化生成适合顶空进样的三氟乙酸甲酯,以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水体中三氟乙酸进行测定。试验对顶空进样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全扫描模式进行定性分析,选择离子扫描模式,以质荷比59,69的特征离子进行定量检测。检出限(3s)为1μg.L-1,对空白溶液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64.3%~68.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5.62%~5.78%之间。  相似文献   
20.
1 引言 天仙子是一种天然中草药,它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阿托品和东莨菪碱 .目前,分析天仙子的方法主要有:核磁共振技术、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分离法等.毛细管电泳技术(CE)具有进样体积小、分离效率高等优势.吡啶钌(Ru(bpy)2+3)电化学发光法具有激发态寿命长、发光效率高、试剂可循环再生等优点. CE与Ru(bpy)2+3电化学发光联用技术(CE-ECL)将二者优势有机组合,已成为分析化学领域中很好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