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7篇
  免费   654篇
  国内免费   1134篇
化学   2146篇
晶体学   149篇
力学   238篇
综合类   133篇
数学   413篇
物理学   14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263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本文用羟基对甲苯磺酰氧基碘苯与聚苯乙烯进行亲电取代反应,得到大分子阳离子碘鎓盐光引发剂聚苯乙烯碘鎓-六氟锑酸盐(PS-I·SbF6).用核磁共振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凝胶渗透色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紫外分光光度仪对其进行了表征.与小分子碘鎓盐系光引发剂相比,PS-I·SbF6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λmax红移,在240-270 nm范围内有较强的吸收;固化成膜后其相对迁移率较小分子光引发剂有显著下降.初步研究了PS-I·SbF6在环氧体系中的光固化性能,结果表明该体系有较好的光固化和后固化特性.  相似文献   
192.
甲基弯菌IMV3011细胞生物催化二氧化碳制甲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甲基弯菌IMV 3011可以催化二氧化碳生物转化生成甲醇.在细胞悬浮液中充入二氧化碳后,反应一段时间后在反应液中检测到了甲醇产生.但是甲烷氧化细菌细胞合成甲醇的能力受到了细胞内还原当量的限制.研究发现,细胞内贮存的聚-β羟基丁酸(PHB)分解后能够产生还原当量,可以提高甲醇的产生能力.本文通过改变培养基中氮和铜的起始浓度对PHB积累量进行调节来提高甲基弯菌IMV 3011还原二氧化碳生成甲醇的能力.结果表明,随着细胞内PHB含量的增加甲醇的产生能力也会增加.当细胞内PHB的积累量达到38.6%时,将二氧化碳还原成甲醇的能力最强.当PHB的积累量超过38.6%时细胞生成甲醇的能力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193.
金蔚蔚  吴文彦  张倩  夏鹏 《有机化学》2008,28(9):1566-1571
2-溴-4-[1-(E)-亚乙基-2-对甲氧基苯基-丁基]-1-甲氧基苯(3)是在合成3’-甲氧基己烯雌酚(2)过程中获得的意外羟基消除产物. 报道了2-溴-4-[1-(E)-亚乙基-2-对甲氧基苯基-丁基]-1-甲氧基苯在不同条件下的脱甲基反应产物以及双键转位反应的情况. 部分重要中间体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抑制活性结果显示, 己烯雌酚骨架上的基团对该类化合物的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活性具有显著的影响, 甲氧基为活性有利基团, 而酚羟基全部游离时化合物没有活性.  相似文献   
194.
应用选择性渗透的2-巯基乙磺酸(MES)自组装单层膜和纳米金阵列双层修饰玻碳电极,用溶出伏安法测定了在大分子污染物存在下的痕量Cu(Ⅱ)。纳米金阵列的修饰显著提高了玻碳电极的分析性能,而自发吸附的选择性渗透单层膜则有效阻止了电极表面被共存的大分子污染。方法校正曲线的斜率为0.13±0.016μA/10-9,LOD为0.137×10-9,且具有较大的线性范围。用此方法测定冶金废水中Cu2 含量,结果与AAS接近,方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5.
A new dinuclear complex [Tb2(BA)6(2,2′-bipy)2] (BA=4-(trifluoromethyl)benzoic acid, 2,2′-bipy=2,2′-bipyridine) has been synthesized. The complex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single-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The complex is a dimer with an inversion center. In the complex, two Tb3+ ions are linked by four carboxylate groups of BA ligands in bridging-bidentate coordination mode. Each Tb3+ ion is eight-coordinated with two nitrogen atoms from one 2,2′-bipy molecule, four oxygen atoms from four bridging-bidentate BA ligands and two oxygen atoms from one chelating-bidentate BA ligand.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are formed in the crystal. The complex exhibits strong green fluorescence under ultraviolet light and the fluorescence spectrum consists of four lines peaking at 489, 545, 584 and 620 nm, which are corresponding to the 5D47Fj (j=6~3) transitions of Tb3+ ion, respectively. CCDC: 727763.  相似文献   
196.
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对Zn(Ⅱ)在水锰矿(MnOOH)2(H2O)6簇模型表面的水合、一级和二级水解三类共11种吸附构型进行了理论研究. 计算结果表明, 水合吸附构型的稳定性顺序为DC(双角)>SE-B(单边-B)>SE-A(单边-A)>DE(双边), 水解吸附构型的稳定性顺序为DC>SE-A>SE-B>DE, 均符合鲍林第三规则; 热化学分析结果说明, 其吸附和水解是相互制约的两个过程, 这一结论通过前线轨道理论分析得到了证明; 自然布居分析结果表明, 吸附过程中电子由簇模型向吸附质迁移; 结合电子供体-受体相互作用和前线轨道组成分析了吸附产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7.
以PhI(OAc)2为氧化剂,考察了1,3-二烷基咪唑硫酸酯系列离子液体中Mn(Salen)催化仲醇氧化的反应. 结果表明, 在MMISM-CH2Cl2(1:4,v:v)混合溶剂中, 反应条件为n((-苯乙醇): n(醋酸碘苯): n(催化剂1c)=50: 70: 1时, (-苯乙醇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7.8%, 产物苯乙酮的选择性为100%, 远高于在纯CH2Cl2中的结果, 也要好于[bmim]BF4和[bmim]PF6对该反应的促进作用. 此外, BMISM及BEISE对催化剂1c有较好的稳定作用,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98.
在过氧化氢酶和氧气存在下,固定化D-氨基酸氧化酶(D-AAO)对映选择性催化DL-氨基酸中的D-对映体氧化脱氨为相应酮酸,L-对映体保留.研究了D-AAO的底物特异性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D-AAO具有较宽的底物谱,能够催化疏水性α-氨基酸的D-对映体氧化脱氨.在最优反应条件下,D-AAO催化DL-2-氨基丁酸、DL-2-氨基戊酸去消旋化,L-2-氨基丁酸、L-2-氨基戊酸的收率分别为48%和47%,ee分别为99.5%和99.8%.进一步地利用Pd-C/HCOONH4催化氧化脱氨过程中产生的亚氨基酸原位还原,有效提高了L-2-氨基丁酸、L-2-氨基戊酸的收率并保持高的光学纯度.  相似文献   
199.
在弱酸性条件下,四羧基铜酞菁(CuC4Pc)与硫酸庆大霉素(GEN)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使体系的共振散射强度增大,据此建立了以四羧基铜酞菁为探针测定GEN的新方法.在λ为362 nm处,共振散射强度(△IRLS)最大且△IRLS与GEN的浓度在0.05~1.50μg/mL范围内成正比,检出限为0.044μg/mL.将方法用于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0.
研究了四羧基铁酞菁对H2O2氧化邻苯二胺显色体系的催化特性和反应条件.室温下,体系在pH10.5的硼砂-NaOH缓冲溶液中反应20 min,形成的产物在424 nm处有最大吸收,H2O2在4.69×10-6~2.34×10-mol/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43×10-6mol/L.方法可用于消毒液和雨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