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868篇 |
免费 | 3880篇 |
国内免费 | 5155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2668篇 |
晶体学 | 735篇 |
力学 | 1534篇 |
综合类 | 921篇 |
数学 | 2731篇 |
物理学 | 931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1篇 |
2024年 | 352篇 |
2023年 | 423篇 |
2022年 | 702篇 |
2021年 | 652篇 |
2020年 | 686篇 |
2019年 | 675篇 |
2018年 | 636篇 |
2017年 | 933篇 |
2016年 | 648篇 |
2015年 | 834篇 |
2014年 | 1057篇 |
2013年 | 1328篇 |
2012年 | 1271篇 |
2011年 | 1392篇 |
2010年 | 1414篇 |
2009年 | 1446篇 |
2008年 | 1705篇 |
2007年 | 1484篇 |
2006年 | 1548篇 |
2005年 | 1366篇 |
2004年 | 1028篇 |
2003年 | 745篇 |
2002年 | 739篇 |
2001年 | 827篇 |
2000年 | 821篇 |
1999年 | 501篇 |
1998年 | 290篇 |
1997年 | 219篇 |
1996年 | 239篇 |
1995年 | 180篇 |
1994年 | 192篇 |
1993年 | 162篇 |
1992年 | 190篇 |
1991年 | 122篇 |
1990年 | 131篇 |
1989年 | 108篇 |
1988年 | 106篇 |
1987年 | 124篇 |
1986年 | 83篇 |
1985年 | 63篇 |
1984年 | 78篇 |
1983年 | 67篇 |
1982年 | 49篇 |
1981年 | 44篇 |
1980年 | 30篇 |
1979年 | 34篇 |
1978年 | 17篇 |
1965年 | 13篇 |
1964年 | 1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Two remarkably opposit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sterane series are revealed from living blue-green alga (or cyanobacterium) under different simulated conditions. The organic matter derived from hydrous-pressure pyrolysis of the blue-green alga i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dominance of C_(27) sterane over C_(29) sterane; this is coincident with traditional thought. On the contrary, the organic matter derived from artificially silicified microfossils of the blue-green alga i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dominance of C_(29) sterane over C_(27) sterane; this appears to be an unusual distribution pattern. Such kind of unusual steranedistribution also has been foundin the samples of Precambrian cherts with abundant well-preserved microfossil algae. All these imply that the special source of organisms and the medium, procedure or conditions of simulated pyrolysis may result in the different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sterane biomarkers.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105.
为了探索α-氨基酸及其酯化物的侧链R基团对其与环糊精非共价复合物结合强度的影响,将一定摩尔比的β-环糊精(β-CD)分别与L型正缬氨酸(n-Val)、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天冬氨酸(Asp)、天冬氨酸-4-苄酯(Asp-4-benzyl ester)和天冬氨酸-4-叔丁酯(Asp-4-t-butyl ester)在室温下混合,反应平衡后采用电喷雾电离质谱进行竞争反应检测,并以改进的质谱滴定结合曲线拟合法计算结合常数.结果表明,它们均可形成摩尔比为1∶1的非共价复合物.在2组竞争反应中,复合物的结合强度顺序分别为[β-CD∶Asp-4-benzyl ester+H]~+[β-CD∶Asp-4-t-butyl ester+H]~+[β-CD∶Asp+H]~+以及[β-CD∶Phe+H]~+[β-CD∶Leu+H]~+[β-CD∶n-Val+H]~+.质谱滴定曲线拟合法测得[β-CD∶n-Val+H]~+,[β-CD∶Asp+H]~+,[β-CD∶Asp-4-t-butyl ester+H]~+,[β-CD∶Asp-4-benzyl ester+H]~+,[β-CD∶Leu+H]~+和[β-CD∶Phe+H]~+的稳定常数(lgK_(st))分别为1.81,2.54,3.14,3.26,3.36和3.67,结合强度依次增强.竞争反应的定性分析结果与质谱滴定定量法测得结合强度结果的趋势一致.由于所选用的α-氨基酸及其酯化物客体的羧基端(—COOH)和氨基端(—NH_2)均相同,且都为亲水基团,仅有侧链R基团不同,因此在溶液中客体分子受疏水驱动与β-CD主体靠近并结合时,侧链R基团的疏水力和极性2个因素起重要作用.由于客体分子体积小,其碳端的羧基还可与β-CD大口或小口边缘的羟基形成氢键,使复合物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06.
采用阳离子聚苯乙烯微球作为模板,钛酸四丁酯为钛源,氨水为催化剂,制备了中空TiO_2微球.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比表面测定仪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模板粒径、钛源用量以及催化剂用量对中空TiO_2微球形貌的影响.通过物理共混法将其引入至聚丙烯酸酯乳液中并成膜,研究了复合薄膜的保温性能、抗紫外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锐钛矿相中空TiO_2微球模板粒径、钛源用量以及催化剂用量影响中空TiO_2微球的空心尺寸、壁厚及壳层致密性.中空TiO_2微球可显著提升聚丙烯酸酯薄膜的保温性能、抗紫外性能和力学性能.采用不同粒径的模板制备的中空TiO_2微球对复合薄膜的各项性能均有影响,其中模板粒径为140 nm时复合薄膜性能最优,光反射率提升63%,导热系数降低27%,且在波长小于360 nm范围内,紫外透过率几乎为0,抗张强度增加100%,断裂伸长率提升62%. 相似文献
107.
吴世康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17,35(1)
表面等离子共振光谱(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是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的一门技术。它是一种无标记的、可用于实时定量检测某些固定于传感芯片上的组分与被结合物种间的绑定亲合度(binding affinity)、且可用于对相对小量物质进行检测的重要手段。由于它可方便地研究不同生物或化学物种的有关反应与动力学问题,因此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对有关等离子共振现象的形成及其作为敏感检测手段的机制、原理和改进等问题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在Na_2O-1.6-C_6H_(14)N_2-SiO_2-TiO_2-H_2O体系中首次用快速动态法和静态法合成了TiZSM-48型分子筛,考察了两种合成方法的晶化动力学。利用XRD、IR、XPS、SEM、DRS、TG-DTA等测试手段对TiZSM-48型分子筛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进入了分子筛骨架,动态法合成比静态法合成快得多,且样品的晶粒较小。热分析表明,两种方法合成的样品热稳定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