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60篇 |
免费 | 1179篇 |
国内免费 | 2035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4019篇 |
晶体学 | 360篇 |
力学 | 413篇 |
综合类 | 156篇 |
数学 | 912篇 |
物理学 | 29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213篇 |
2021年 | 207篇 |
2020年 | 189篇 |
2019年 | 189篇 |
2018年 | 186篇 |
2017年 | 270篇 |
2016年 | 194篇 |
2015年 | 303篇 |
2014年 | 359篇 |
2013年 | 465篇 |
2012年 | 487篇 |
2011年 | 482篇 |
2010年 | 492篇 |
2009年 | 509篇 |
2008年 | 619篇 |
2007年 | 525篇 |
2006年 | 531篇 |
2005年 | 439篇 |
2004年 | 320篇 |
2003年 | 258篇 |
2002年 | 203篇 |
2001年 | 280篇 |
2000年 | 251篇 |
1999年 | 125篇 |
1998年 | 69篇 |
1997年 | 68篇 |
1996年 | 59篇 |
1995年 | 54篇 |
1994年 | 67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39篇 |
1991年 | 34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40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研究了在连续CO2激光辐照下不锈钢表面的温度涨落特性.实验中用国产HWRX-Ⅲ型红外快速热像仪测量了不锈钢表面的升温过程及温度涨落.发现不锈钢在激光辐照下随辐照时间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其温度涨落的幅度基本保持不变.这与理论预言不符,也不同于已研究过的铝、低碳钢、环氧树脂和有机玻璃等材料.随辐照时间的增加,温度的升高,其温度涨落的幅度基本保持不变.这一特性是由不锈钢的热学参数如热传导率、热扩散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所决定的.详细探讨了材料热学参数随温度的变化对温度涨落的影响.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14.
大规模RDF数据的高效查询和推理是语义Web研究中关键问题.通过研究RDFS推理规则,结合ORDPATH编码机制,提出了一种新的大规模RDF数据的索引构建方案——S-Index.S-Index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通过对RDF数据的查询即可得到RDFS蕴含知识,实现了离线推理.对RDF数据中的ABox和TBox进行区分,通过ORDPATH编码,分别构建TBox中的Class和Property子父关系,以及domain和range关系的语义信息.将构建的语义编码信息持久化到RDF三元组索引中,使得三元组索引承载有语义信息,也即构成语义索引并最终持久化到底层数据库.设计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对比了语义索引与一般索引在存储和查询时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S-Index语义索引在没有给不支持语义的传统RDF索引增加显著额外负担和开销的情况下,获得了在查询时对推理的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15.
公交车是为市民出行提供服务的“准公共”产品,它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研究如何合理规划公交车的调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针对由于公交客流量易受天气影响、不同时间段客流量及其变化程度相差较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平高峰”因素的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城市公交调度进行优化。模型由三个阶段构成,首先本文根据客流数据对公交的“平高峰”阶段进行定义,并验证其合理性;然后利用乘客在站等待时间与公交的各方面成本建立以乘客出行成本和公共交通的运行成本最小的公交调度优化模型。最后将“平高峰”融入至染色体基因序列中,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不断迭代计算出最优公交调度方案。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平高峰”优化后的模型较于传统算法的乘客出行成本降低了13.75%且公共交通的运行成本减少1.7%,均优于传统算法。证明该方法对优化公交调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高功率固体激光是激光聚变、高能量密度物理与前沿基础科学研究必需的实验手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一辈科学家王淦昌、王大珩、邓锡铭、于敏等人以敏锐的科学洞察力与超前的战略眼光,开创了中国激光聚变研究的宏伟工程,为中国高功率固体激光技术的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劲的东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简称中物院)作为激光聚变研究的总体单位,联合中国科学院等国内优势单位,在国家强有力的支持下,推动与组织了中国高功率固体激光技术与装置研制的快速发展。中物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作为高功率固体激光技术研发的总体单位之一,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团结协作,坚持三十余载,实现了中国高功率固体激光技术研发历程中的两次“突破”,即突破新一代高功率钕玻璃激光技术,相继研制成功了亚洲规模最大、技术先进的神光-Ⅲ原型装置和神光-Ⅲ激光装置;突破百太瓦超短超强激光关键技术,建成了国内首台输出能力高达200 TW的SILEX-Ⅰ超短超强脉冲激光装置。两次“突破”,不但有力地支撑了中国激光聚变与相关基础科学研究的高速发展,同时实现了中国高功率固体激光技术发展由“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的跨越,奠定了由“望其项背”到与美、法先进国家“三足鼎立”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18.
报道一种可用钆配合物[Gd(DBM)3bath]调节电致发光(EL)颜色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该有机发光二极管是在空穴传输层(m-MTDATA)和电子传输层(TPBI)之间插入-薄层Gd(DBM)3bath。随着Cd(DBM)3bath厚度增加,二极管的发光颜色呈现出绿色(主峰525nm)-黄色-橙色(主峰593rim)变化。该二极管的电致发光主要来自界面激基复合物的发射而不是来自各有机功能层;而发光颜色的变化是由于两种激基复合物发射的相对强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光纤化学传感器作为传感器的一个重要分支,结合了化学和光学的相关技术,将化学制膜、光纤技术以及化学分析中的分光光度法、拉曼光谱、荧光光谱、折射率检测等方法相融合,以其微型化,抗电磁干扰,传输信息量大,拥有自身参比等特点不断向前发展。简要综述了光纤化学传感技术研究近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重点对光纤pH化学传感器、光纤离子化学传感器和光纤气体化学传感器进行了介绍。简要分析了常见的敏感膜制备方法如化学键合法和溶胶凝胶(sol-gel)等方法。新型光纤——微结构光纤的出现为光纤化学传感器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由于其具有大的内表面积,结构设计灵活多样,光纤内部提供感应场所等特点,快速度成为光纤化学传感器的重要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对微结构光纤衍生而来的新型光纤化学传感器进行了详细评述, 最后对光纤化学传感器的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