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18篇
化学   147篇
力学   1篇
数学   30篇
物理学   7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C60 Langmuir-Blodgett膜的微结构形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LB(Langmuir-Blodgett)方法组装C60复合膜, 以二十二酸 (BA)、二十酸 (AA)、十八酸 (SA) 和十八胺 (OA) 作为辅助成膜材料, 改变辅助成膜材料的摩尔比, 成功地控制了C60的聚集结构. Dynamic force microscopy(DFM)形貌结果表明由摩尔比nC60∶nSA∶nAA∶nOA=2∶3∶3∶4组成的特定C60组装体具有两种结构: 一种为粒径大约180 nm左右的大颗粒, 另一种结构是粒径大约在30 nm左右的小团簇. 等链长的酸胺混合以及其它比例组成的C60聚集体颗粒大小不均且结构单一. UV-Vis吸收光谱也说明C60分子在LB膜中通过相互作用发生一定程度的聚集.  相似文献   
182.
183.
184.
A new catalytic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is describ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amounts of Al(III). The methods based on catalytic action of Al(III) on the oxidation of indigo carmine (IC) by ammonium persulfate in hexamethylene tetramine-hydrochloric acid ((CH2)6N4-HCl) buffer medium (pH 5.4) and in the presence of surfactant-TritonX-100. The effects of some factors on the reaction speed were investigated. Aluminium concentration is linear for 0-1.2x10(-7) g/ml in this method. The detection limit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1.96x10(-8) g/ml. Most of the foreign ions except for Cu(II), Fe(III) do not interfere with the determination, and the interference of Cu(II) and Fe(III) in this method can be removed by extraction with sodium diethyldithiocarbamate-carbon tetrachloride (DDTC-CCl4). This system is a quasi-zero-order reaction for Al(III), but it is a quasi-first-order reaction for IC. The apparent rate constant is 2.62x10(-5) s-1 and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is 6.60 kJ/mol in the system.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aluminium(III) in real samples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相似文献   
185.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CV)和原位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反射光谱, 研究了不同pH值溶液中二甲醚(DME)在Pt电极上的解离吸附和氧化过程. 稳态CV结果给出, 在0.1 mol·L-1 H2SO4溶液中, 当电位处于0.05-0.35 V (vs RHE)区间, 约70%的Pt表面位被DME的解离吸附产物占据. DME电氧化反应的活性随pH值增加而下降, 在0.1 mol·L-1 NaOH溶液中, 氢的吸脱附几乎不受抑制且观察不到明显的氧化电流, 表明DME醚键上氧原子的质子化是其发生解离吸附和氧化的必要条件. 原位FTIR光谱研究给出DME解离吸附和氧化过程的分子水平信息, 指出DME在低电位区间解离生成线型吸附态CO(COL)毒性中间体. 当电位高于0.55 V(vs RHE)时, COL开始氧化为CO2; 在0.75-1.00 V(vs RHE)的电位区间则可同时发生经活性中间体(HCOOH)的氧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6.
RE(Hsal)2·(tch)·2H2O配合物与大肠杆菌作用的热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TAMair微量热仪测定了新合成的稀土水杨酸硫代脯氨酸配合物RE(Hsal)2·(tch)·2H2O(RE=La,Sm;Hsal=C7H5O3;tch=C4H6NO2S)在37.00℃时对大肠杆菌作用的产热曲线;根据产热曲线计算了在稀土水杨酸硫代脯氨酸配合物作用下,大肠杆菌生长代谢的最大发热功率Pmax、速率常数k、传代时间tG、抑制率I和半抑制浓度cI,50等热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稀土水杨酸硫代脯氨酸配合物在低浓度下对大肠杆菌有刺激作用,高浓度下为抑制作用,即稀土配合物对微生物的生长具有双向生物效应,也称为Hormesis效应.配合物Sm(Hsal)2·(tch)·2H2O(cI,50=1.62mg·L-1)的抑制效果优于La(Hsal)2·(tch)·2H2O(cI,50=7.60mg·L-1).  相似文献   
187.
本文用ICP-AES法测定人发中碘含量,并对发样的处理条件及ICP-AES法的应用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法能测定含量较低的碘,检出限为0.1u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10-8.45%,回收率为103.6%-106.8%。  相似文献   
188.
TiO2由于其优异的光电性质及高的化学稳定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并且被应用于有机污染物光降解[1]、太阳能光电转换[2]等诸多领域.由于制备方法不同,TiO2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光电性质,尽管其晶型与粒度可能相差甚微[3].近年来研究表明,除晶型、粒度等因素外,表面原子排布在决定材料光电性质方面同样有重要贡献[4,5].本文采用表面光电压谱(SPS)及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EFSPS)研究了TiO2单晶(001)面的光伏响应.  相似文献   
189.
四甲基-四乙基钯卟啉的表面光伏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合成了1,3,5,7-四甲基-2,4,6,8-四乙基卟啉(TMTEP)及其钯络合物(PdTMTEP),并利用表面光电压谱(SPS)和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FISPS)技术对它们的表面光伏特性进行了研究.TMTEP有较强的荧光发射,而PdTMTEP以磷光辐射为主,其光伏响应强度比TMTEP的强得多;在外电场诱导下,PdTMTEP的Soret带与Q带的光伏响应强度随外加正电场光伏响应强度的增加而增强,随外加负电场光伏响应强度的增加而减弱,并且在680,750nm处出现两个新的光伏响应带,这两个光伏响应带与极化子跃迁有关.  相似文献   
190.
一般认为 ,能够产生剪切稠化现象的体系为分散稳定的固 -液浓悬浮体 ,分散相 (固相 )体积分数 30 %~ 6 0 % [1~ 4] .最近 ,我们在研究固含量仅为 0 .0 3%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简称PHPA) /柠檬酸铝胶态分散凝胶体系流变性时 ,也发现了剪切稠化现象 .胶态分散凝胶( CDG)主要由交联剂在单个聚合物分子中通过内交联形成[5,6] ,形成条件是低聚合物质量分数 (一般为 0 .0 1 %~ 0 .1 2 % )和低交联剂 /聚合物质量比 (一般为 1∶ 2 0~ 1 0 0 ) .由于不能象常规凝胶一样形成三维网络结构 ,因而 CDG的分子结构状态介于常规聚合物凝胶和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