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954篇 |
免费 | 15227篇 |
国内免费 | 20403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48561篇 |
晶体学 | 3084篇 |
力学 | 6235篇 |
综合类 | 3050篇 |
数学 | 11708篇 |
物理学 | 3594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96篇 |
2024年 | 1390篇 |
2023年 | 1596篇 |
2022年 | 2743篇 |
2021年 | 2670篇 |
2020年 | 2703篇 |
2019年 | 2613篇 |
2018年 | 2449篇 |
2017年 | 3385篇 |
2016年 | 2401篇 |
2015年 | 3418篇 |
2014年 | 4284篇 |
2013年 | 5463篇 |
2012年 | 5265篇 |
2011年 | 5743篇 |
2010年 | 5696篇 |
2009年 | 6020篇 |
2008年 | 6746篇 |
2007年 | 6079篇 |
2006年 | 6061篇 |
2005年 | 5144篇 |
2004年 | 3977篇 |
2003年 | 2897篇 |
2002年 | 2812篇 |
2001年 | 3021篇 |
2000年 | 3109篇 |
1999年 | 1857篇 |
1998年 | 983篇 |
1997年 | 761篇 |
1996年 | 744篇 |
1995年 | 644篇 |
1994年 | 676篇 |
1993年 | 607篇 |
1992年 | 641篇 |
1991年 | 418篇 |
1990年 | 410篇 |
1989年 | 417篇 |
1988年 | 378篇 |
1987年 | 340篇 |
1986年 | 278篇 |
1985年 | 207篇 |
1984年 | 219篇 |
1983年 | 188篇 |
1982年 | 141篇 |
1981年 | 120篇 |
1980年 | 98篇 |
1979年 | 121篇 |
1978年 | 40篇 |
1965年 | 49篇 |
1959年 | 3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质谱法直接分析牙齿微区表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纳升取样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质谱法(nano-SDAPCI-MS)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建立了一种采用具有微米级针尖的金属取样针直接对龋齿不同部位取样并进行快速质谱分析的方法.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同一颗龋齿不同部位的质谱指纹谱图之间存在差异;在不需要样品预处理的前提下通过串联质谱快速测定了龋齿中的乳酸、丙酮酸、苯乙酸和丙酸等成分.采用PCA方法可较好地将龋齿病灶位置与邻近正常组织进行区分,也可对不同牙病及健康牙齿进行区分.本方法可方便地对牙齿进行直接微区分析,为鉴别牙齿疾病及观测治疗效果提供了一种快速、简单的方法,为生物体中微细部位的快速取样及直接质谱分析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93.
994.
建立了牛奶中氯羟吡啶残留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HPLC-MS/MS)。样品经乙腈提取,碱性氧化铝固相萃取柱(Alumina-B)净化,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采集,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氯羟吡啶在1~200ng·m L-1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大于0.99,方法检测限为0.2μg·kg-1,从5、10和50μg·kg-13个水平添加浓度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方法回收率在93.4%~102.6%,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6.5%。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分别采用高压有机溶剂法和回流法不同的制备方法,制备了含铂20%(w)的催化剂Pt/C-HP(高压有机溶剂法)和Pt/C-Reflux(回流法)。实验发现:对于甲醇的阳极氧化过程,高压有机溶胶法制得的催化剂活性较高,催化剂Pt/C-HP甲醇氧化峰电流密度是Pt/C-Reflux的1.5倍,且远远高于商业催化剂JM3000含铂20%(w)Pt/C催化剂,催化剂Pt/C-Reflux甲醇氧化峰电流密度与商业催化剂JM3000催化剂相当。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循环伏安法(CV)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的结果表明:高压有机溶胶法制得的催化剂分散性比回流法制得的催化剂好,使得前者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比表面积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8.
本文研究了芬苯达唑(Fenbendazole,FBZ)在石墨烯(RGO)与离子液体(N-丁基吡啶六氟磷酸盐)复合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及电化学动力学性质。同时用CC法(计时库仑法)、计时电流法(CA)测定FBZ在RGO-[Bupy]PF6/CPE上的电极反应动力学参数,并用方波伏安法(SWV)测定FBZ氧化峰电流(Ip)与其浓度c在4.0×10-8~1.0×10-5mol·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μA)=1.471+5220.78c(10-3mol·L-1),R=0.9995,检测限(S/N=3)为1.4×10-9mol·L-1,在此基础上用SWV法对FBZ片剂中FBZ含量进行了电化学定量测定,RSD在0.2%~0.9%之间,回收率在99.0%~101.4%之间。 相似文献
999.
FtsZ蛋白和细菌的繁殖过程有关,是药物设计理想的靶点。本文采用Sybyl分子模拟软件,利用比较分子场方法(CoMFA)及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的方法(CoMSIA)对已报道的33个噁唑-苯甲酰胺类FtsZ受体抑制剂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CoMFA模型的交互验证系数q2为0.619,线性回归系数r2为0.988;CoMSIA模型的q2为0.633,r2为0.936。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为今后噁唑-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设计和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