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79篇
  免费   3387篇
  国内免费   5182篇
化学   17887篇
晶体学   273篇
力学   1654篇
综合类   339篇
数学   3323篇
物理学   10072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319篇
  2022年   511篇
  2021年   633篇
  2020年   757篇
  2019年   726篇
  2018年   621篇
  2017年   605篇
  2016年   774篇
  2015年   910篇
  2014年   999篇
  2013年   1416篇
  2012年   1591篇
  2011年   2885篇
  2010年   1866篇
  2009年   1812篇
  2008年   1343篇
  2007年   1203篇
  2006年   1271篇
  2005年   1328篇
  2004年   1914篇
  2003年   1301篇
  2002年   1319篇
  2001年   1045篇
  2000年   693篇
  1999年   653篇
  1998年   577篇
  1997年   445篇
  1996年   342篇
  1995年   347篇
  1994年   287篇
  1993年   572篇
  1992年   617篇
  1991年   416篇
  1990年   418篇
  1989年   379篇
  1988年   156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82篇
  1985年   65篇
  1984年   52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9篇
  1975年   7篇
  197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Introduction Molecular recognition and molecular self-assemblycarried out by cooperation of the weak interactions(electrostatic reaction, hydrogen bonds, van der Waalsforce, short-range repulsive force, etc) are the commonphenomena in nature.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onsupramolecular complex has been a crossing focus ofseveral subjects such as chemistry, physics, biology,material and information.1 Supramolecular complex hasa wide application foreground in material, catalysis,conductor,…  相似文献   
992.
The starting material O‐protected glycosyl isothiocyanate ( 1?3 ) was refluxed with 1,4‐diaminobenzene in CHCl3 under nitrogen atmosphere to give 1,4‐bis(N‐glycosyl)thioureidobenzene ( 4?6 ). Then 1,4‐bis[N‐(4/6‐substituted benzothiazole‐2‐yl)‐N′‐glycosylguanidino]benzenes ( 8a?8e , 9a?9e , 10a?10e ) were obtained in good yield by reaction of compounds ( 4?6 ) with 2‐amino‐4/6‐benzothizoles ( 7a?7e ) and HgCl2 in the presence of TEA in DMF. The structures of all 18 new compounds were confirmed by IR, 1H NMR, LC‐MS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bioactivity of anti‐HIV‐1 protease (HIV‐1 PR) and against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E) have been evaluated.  相似文献   
993.
KMnO4-mediated oxidative CN bond cleavage of tertiary amines producing secondary amine was introduced, which was trapped by electrophiles (acyl chloride and sulfonyl chloride) to form amides and sulfonamides. The reaction could take place at mild condition, tolerating a wide range of function groups and affording products in moderate to excellent yields.  相似文献   
994.
用IR和负离子FAB-MS测定不同pH值下EDTA,DTPA,及其碱金属盐类,能直接给出它们的结构及其分子量,对于其碱金属盐类的混合物,不经分离,可以直接测定,能同时得到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  相似文献   
995.
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超强吸水剂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以两性高分子作悬浮稳定剂,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盐-丙烯酰胺)类超强吸水剂.研究了交联剂、稳定剂、引发剂等用量、中和程度、单体组成及链转移剂等聚合条件对吸水剂吸水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吸蒸馏水1050mL/g及吸0.9%NaCl溶液86mL/g的超强吸水剂.此外,还比较了含不同反离子的聚丙烯酸类吸水剂的吸水性能  相似文献   
996.
分子印迹技术制备石油有机硫组分固相萃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对石油有机硫组分二苯并噻吩(Dibenzothiophene,DBT)具有高效选择性的分子模板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MIP),通过静态吸附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功能单体和致孔剂及其用量对模板聚合物特异性识别能力的影响.实验表明,以4-乙烯基吡啶(4-VP)为功能单体,在甲苯溶剂中聚合得到的固相萃取剂对DBT具有较大的吸附富集能力和识别特性.其饱和吸附容量达到48.3mg/g.  相似文献   
997.
许晓娜  韩宾  于曦  朱艳英 《化学学报》2019,77(6):485-499
分子尺度电子学通过构筑基于微尺度电极和单个分子或者少量分子聚集体的"电极-分子-电极"结,研究跨越分子的电荷输运性质.它将分子本征化学特性与器件构筑相结合,考察分子的理化特性与电荷输运的构效关系,揭示微尺度的量子输运动力学原理,并探索基于分子的功能电子器件.是一个集化学、物理学与微电子学为一体的交叉学科.总结整理了分子电子学近些年在器件制备、输运机理及应用方面部分有代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998.
发酵液中谷氨酰胺提取新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谷氨酸和谷氨酰胺的电离常数的差异,采用一种新型的离子交换工艺,通过单根阴离子交换柱,从谷氨酰胺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酰胺。粗晶溶解液通过阴离子交换柱后,谷氨酰胺最高收率达到83%,谷氨酸去除率90%。该法在显著提高产品收率的同时,还大大减少了酸碱用量。  相似文献   
999.
二氧化碳—环氧丙烷—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三元共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汉  陈立斑 《应用化学》1991,8(1):78-81
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PO)在阴离子配位催化剂,如二乙基锌和等摩尔的水作用下,可接式(1)发生共聚。但产物聚丙撑碳酸酯(PPC)的热稳定性较差。改进途径之一是在反应中引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进行三元共聚。本文报导在双金属阴离子配位催化剂PBM存在下合成一种热稳定性优于PPC的聚碳酸酯聚氨酯(PCPU)的研究结果(式2)。  相似文献   
1000.
SrO—Al2O3—SiO2:Eu^3+,Bi^3+发光体的溶胶—凝胶法合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彬  白玉白 《应用化学》1990,7(1):76-79
制备无机固体材料大都采用高温固相反应,1971年Dislich报导了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多组份固体材料。近年来,有报导利用此法研制玻璃、玻璃陶瓷和陶瓷。我们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合成了SrO-Al_2O_3-SiO_2:Eu~(3 ),Bi~(3 )发光体,研究了从凝胶至发光晶体的转变过程、Eu~(3 )和Bi~(3 )在SrO-Al_2O_3-SiO_2基质中的发光性质以及Bi~(3 )对 EU~(3 )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