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51篇 |
免费 | 348篇 |
国内免费 | 1888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5293篇 |
晶体学 | 6篇 |
力学 | 597篇 |
综合类 | 50篇 |
数学 | 1441篇 |
物理学 | 390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62篇 |
2015年 | 95篇 |
2014年 | 45篇 |
2013年 | 173篇 |
2012年 | 196篇 |
2011年 | 1374篇 |
2010年 | 716篇 |
2009年 | 700篇 |
2008年 | 128篇 |
2007年 | 139篇 |
2006年 | 232篇 |
2005年 | 465篇 |
2004年 | 1343篇 |
2003年 | 823篇 |
2002年 | 668篇 |
2001年 | 561篇 |
2000年 | 217篇 |
1999年 | 232篇 |
1998年 | 268篇 |
1997年 | 188篇 |
1996年 | 128篇 |
1995年 | 131篇 |
1994年 | 100篇 |
1993年 | 438篇 |
1992年 | 503篇 |
1991年 | 305篇 |
1990年 | 323篇 |
1989年 | 308篇 |
1988年 | 72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32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16篇 |
1977年 | 8篇 |
1976年 | 5篇 |
1975年 | 5篇 |
1974年 | 4篇 |
1938年 | 4篇 |
1937年 | 4篇 |
1932年 | 4篇 |
1911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共掺杂的二氧化锆纳米材料中Yb3+和Tm3+上转换发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二氧化锆掺Yb3 和 0 2 (0 4 ,1)mol%Tm3 的纳米材料 ;用发射波长为 980nm的激光激发样品 ,测量了掺 0 2mol%Tm3 的纳米材料在不同退火温度下的上转换光谱 ;测量了在相同退火温度、不同泵浦电流下的上转换发射光谱 ;并研究了蓝色上转换发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2.
流动注射抑制化学发光法测定痕量强力霉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基于在NaOH介质中 ,强力霉素对Luminol KMnO4 体系发光反应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建立起流动注射抑制化学发光测定痕量强力霉素的新方法。强力霉素在 0 0 0 5~ 5 0 μg·mL- 1 浓度范围内 ,采用不同的KMnO4 溶液浓度 ,分段建立起抑制化学发光强度与其浓度间良好的线性关系 ,方法的检出限为 2 0×10 - 3μg·mL- 1 。该方法可用于药片中强力霉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3.
光谱法研究异丙甲草胺及其S-对映体与脲酶的相互作用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紫外差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水溶液中酰胺类除草剂异丙甲草胺及其S 异构体与脲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 ,随着除草剂浓度的增加 (0 0~ 1 6 μmol·L-1 ) ,脲酶的紫外吸收光谱发生红移 ,吸收强度减弱。除草剂对脲酶的荧光均有猝灭作用 ,且静态猝灭是引起脲酶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从荧光猝灭结果求出了除草剂和脲酶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异丙甲草胺 :K =1 4 9× 1 0 3 L·mol-1 ,n =0 84 ;S 异丙甲草胺 :K =2 2 2× 1 0 3 L·mol-1 ,n =0 89。 相似文献
174.
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在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 ,及其在光谱分析中的应用。着重阐明了在不同的条件下 (气体种类、环境气压、激光能量、波长、脉宽、功率密度、观测高度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形成、辐射、电子温度、电子密度和扩散速度方面的实验研究 ;另外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用于物质成分分析中 ,主要阐述了直接采集等离子体的辐射进行固态、液态和气态样品的分析以及激光烧蚀与ICP光源联用进行的光谱化学分析两个方面 ,并对影响分析精确度和检出限的因素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75.
基于微通道板 (MicrochannelPlate ,MCP)探测器件设计一套成像系统 ,用于对极紫外 (ExtremeUl traviolet,EUV)波段的光进行成像。结果在 13,17 1,19 5和 30 4nm处获得了一个宽度为 3mm的狭缝的像 ,其相应的空间分辨率分别为 85 ,12 0 ,182和 4 95 μm ,最佳为 85 μm ,对应波长 13nm ,而且波长越短 ,分辨率越高 ,图像的亮度也越高。 相似文献
176.
177.
178.
多孔硅/多孔氧化铝与PVK复合光致发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旋涂法实现了多孔硅、多孔氧化铝与聚乙烯咔唑(PVK)的复合,研究了多孔硅/PVK、多孔氧化铝/PVK复合体系的光致发光性能。PL谱的测试发现,多孔硅/PVK复合体系的PL谱同时具有多孔硅和PVK的发射峰。此外,在485nm的位置出现了一个新峰,讨论了这个峰的来源。而多孔氧化铝与PVK复合后,没有产生新的峰。但多孔氧化铝与PVK复合后,由于多孔氧化铝纳米孔的纳米限制效应使PVK的发光峰出现大幅度蓝移。从多孔硅与多孔氧化铝发光机制的不同出发,讨论了多孔硅、多孔氧化铝与PVK复合后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