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71篇
  免费   2598篇
  国内免费   2194篇
化学   10320篇
晶体学   239篇
力学   845篇
综合类   161篇
数学   1546篇
物理学   5752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263篇
  2022年   389篇
  2021年   491篇
  2020年   644篇
  2019年   641篇
  2018年   561篇
  2017年   504篇
  2016年   737篇
  2015年   722篇
  2014年   862篇
  2013年   1096篇
  2012年   1402篇
  2011年   1408篇
  2010年   1023篇
  2009年   986篇
  2008年   1110篇
  2007年   953篇
  2006年   803篇
  2005年   687篇
  2004年   511篇
  2003年   399篇
  2002年   421篇
  2001年   338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240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5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5篇
  197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采用实验中所合成的LaPO4纳米棒为前驱体,通过沉淀的转化作用,大面积地制备了单分散的片状纳米LaF3。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BET(Brunauer-Emmett-Teller)测试对片状纳米LaF3的形貌、结构、相组成及表面性质进行了分析。片状纳米LaF3底边长约为40 nm,片的厚度约为35 nm,大小均一,具有多孔结构。通过改变反应溶剂,可以控制LaF3粒子的成核、生长和团聚,从而有效地调控多孔片状纳米LaF3的颗粒尺寸和分散性。对多孔片状纳米LaF3的生长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aPO4和LaF3的溶度积常数差导致了片状纳米LaF3的生成;体系中自身存在的Ostwald ripening作用使片状纳米LaF3出现了多孔结构。  相似文献   
952.
硅胶基质高效液相色谱填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效液相色谱(HPLC)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分析分离手段,也是一种重要的高效制备分离技术。色谱柱是HPLC系统的核心,不同性能的填料是HPLC广泛应用的基础。硅胶是开发最早、研究最为深入、应用最为广泛的HPLC固定相基质,其制备方法主要有喷雾干燥法、溶胶-凝胶法、聚合诱导胶体凝聚法及模板法等。近年来,亚2μm小粒径硅胶、核-壳型硅胶、双孔径硅胶、介孔性硅胶、有机杂化硅胶等新型硅胶应用于HPLC并取得了色谱分离技术的飞速发展,例如基于亚2μm填料的超高压液相色谱技术、基于核-壳型填料的快速分离技术、基于杂化硅胶填料的高温液相色谱技术等。硅胶经表面化学键合、聚合物包覆等有机改性可制得先进的大分子限进填料、温敏性填料、手性填料等,大大扩展了HPLC的应用范围。本文对液相色谱用硅胶的制备方法、改性与修饰方法以及硅胶基质固定相的评价方法加以系统综述,概述了新型硅胶在HPLC中的应用进展,并对硅胶基质填料的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53.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5-羟基色氨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建立了5-羟基色氨酸的偏最小二乘(PLS)定量模型。采用相关数法选择波段以及二阶导数、Norris derivative平滑滤波进行数据预处理,所建校正模型的R为0.99907,RMSEC为0.0638,RMSEP为0.0675。经验证模型的预测性能良好,为5-HTP的快速测定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54.
Structure of aqueous sodium metaborate solutions: X-ray diffraction study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structural analysis of aqueous sodium metaborate solutions (NaBo2 · nH2O, n = 10, 15, 20) at 298 ± 0.5 K by a rapid liquid ??-?? X-ray diffractometry with a highly effective X??celerator detector is reported in present paper. The 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s (RDF) and theoretical partial 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s for B-O, O-O, Na-O, Na-B, and Na-Na atom pairs were obtained from precisely diffraction data processing. Structure of aqueous sodium metaborate solutions was given through model calculation and described in three different items: hydrated sodium ion, hydrated metaborate ion and ion association. Effects of concentration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solutions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mechanisms of ion aggreg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crystal nuclei in the solution are propo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clear picture of the structure of aqueous sodium metaborate solution has been acquired.  相似文献   
955.
建立了海洋水体与沉积物中30种光合色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海水滤膜和沉积物分别采用95%甲醇和95%丙酮超声萃取。萃取液混合一定比例的超纯水后,采用Eclipse XDB C8反相柱进行分离,以乙腈(A)、甲醇(B)和四丁基羟胺-甲醇(C)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检测波长为430,440和450nm,柱温为50℃。色谱分离梯度为:0min,100%C;22min,25%A,45%B和30%C;28~38min,70%A,20%B和10%C;38.1~40min,100%C。对23种已知浓度色素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和加标回收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关系数范围为0.9972~0.9998,检出限范围为0.0305~0.7740ng,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8.6%~103.3%。  相似文献   
956.
通过红外(IR)光谱在线监测醋酐法合成奥克托今(HMX)的反应过程, 采用渐进因子分析(EFA)结合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MCR-ALS)以及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反应过程的光谱数据矩阵进行解析, 获得了各组分浓度变化曲线和对应的IR光谱; 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 在6-31G*基组水平上得到该化合物的全优化结构, 在振动分析的基础上求得体系的振动频率和IR光谱. 通过对比发现, MCR-ALS和HELP法可得出相互验证的一致结论; 将通过量子化学计算的中间体的IR光谱特征吸收峰与2种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吻合, 从而推导出合理的反应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 化学计量学方法结合在线红外光谱是研究反应机理的有效手段, 对反应路线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7.
Photolysis of imidacloprid by near ultraviolet (UV) radiation was investigated using reversed 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LC)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y (LC-ESI/MS) operated in the positive ion mode. The decomposition of imidacloprid by near UV light is first order with a half life of 10.18 h. Photo-degradation products of imidacloprid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included imidacloprid urea, imidacloprid olefin, and imidacloprid desnitro. A degradation pathway is proposed for imidacloprid from an examination of the product decay curves obtained in this monitoring study which was performed in a batch test mode.  相似文献   
958.
系列磺丁基甜菜碱的表征及表面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FT-IR、1H NMR和元素分析对自制的3种磺丁基甜菜碱(SBm-4)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们的表面性能、泡沫性能和乳化性能。 获得SB12-4的cmc为2.20×10-3 mol/L,γcmc为31.48 mN/m;SB14-4的cmc为2.80×10-4 mol/L,γcmc为29.68 mN/m;SB16-4的cmc为2.30×10-5 mol/L,γcmc为32.06 mN/m。 3种磺丁基甜菜碱的cmc值随着烷基链长增加逐渐减小,γcmc先减小后增加,三者的起泡性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到一定值后保持不变;泡沫稳定性随浓度增加逐渐增强,起泡性随着温度的增加有缓慢增加趋势,泡沫稳定性随温度增加逐渐降低。 3种表面活性剂的乳化能力随浓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959.
蔡羽  杜涛  赵胜利  高春芳 《应用化学》2011,28(2):219-223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蛋白质芯片检测系统考察了磷酸盐洗脱液pH值和竞争洗脱剂对IMAC-Cu蛋白质芯片再生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磷酸盐洗脱液pH值降低,芯片所吸附的蛋白质越容易被去除,但对芯片表面化学结构的破坏也随之加剧。 在洗脱液中加入竞争洗脱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或甘氨酸(Gly)可有效改善蛋白质的洗脱效果。 当磷酸盐洗脱液pH=6.5、竞争洗脱剂为0.02 mol/L EDTA、洗脱时间72 h时,芯片的再生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60.
为研究改性硅胶对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吸附性能,分别采用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辛基三乙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一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对硅胶进行气相改性处理,试验研究了不同改性剂、改性时间对硅胶饱和吸附率的影响,考察了改性硅胶对甲苯、水二组分体系的吸附选择性.结果表明,硅胶对甲苯的吸附主要为物理吸附,长链的硅烷改性剂在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