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3篇
  免费   787篇
  国内免费   1557篇
化学   3229篇
晶体学   188篇
力学   296篇
综合类   121篇
数学   730篇
物理学   212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321篇
  2012年   359篇
  2011年   383篇
  2010年   369篇
  2009年   444篇
  2008年   440篇
  2007年   395篇
  2006年   357篇
  2005年   302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针对岩石脆性系数高且发育天然裂缝的储层,提出表征水平井体积压裂形成裂缝网络的三种基本模式,并将渗流过程划分为油藏流动和缝网内部流动.在此基础上,利用势叠加原理导出油藏流动控制方程,利用有限差分方法建立缝网内部有限导流等式;其次,采用星三角变换法处理人工缝与天然缝的交汇流动;最后,耦合两部分流动矩阵方程得到水平井体积压裂缝网渗流数学模型.该模型表明:当水平井改造段长度一定时,压裂段数与段内分簇数是决定产能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人工裂缝半长和人工缝导流能力,而天然裂缝密度和导流能力对产量影响较小.实例应用表明,实际产油量与模型计算值一致,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922.
以巯基辛烷为表面配体, 通过调控Ag前体和Te前体的比例, 制备了第二近红外窗口荧光Ag2Te量子点.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X射线衍射光谱(XRD)、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制得了粒径均一、 分散性好的油溶性Ag2Te量子点, 其最大荧光发射波长位于1320 nm, 荧光量子产率高达4.2%.  相似文献   
923.
在pH值3.4~3.9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介质中,甲苯咪唑(MBZ)与曙红Y(EY)反应形成1:1的离子缔合物,体系反应不仅导致荧光光谱的猝灭,还使共振瑞利散射(RRS)和倍频散射(FDS)显著增强,最大的RRS峰位于326 nm处。 荧光猝灭法、RRS法、FDS法的检出限分别为32.31、7.24和11.65 μg/L,其中RRS法的灵敏度最高。 实验讨论了反应的最佳条件以及共存物质的影响。 该方法用于甲苯咪唑片剂以及尿样中MBZ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24.
采用连续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非贵金属稀燃NOx阱(LNT)催化剂CuO-K2CO3/TiO2,考察了Cu负载量对催化剂结构和NOx储存还原性能的影响.发现8% (w) CuO-K2CO3/TiO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佳,其对NOx的储存量达到1.559 mmol·g-1,对NOx的还原效率高达99%,且在NOx还原过程中无副产物N2O产生.应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高分辩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CO2程序升温脱附(CO2-TPD),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in-situ DRIFTS)等技术详细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结果表明,不同Cu负载量的催化剂中,铜物种均主要以CuO相存在.铜的负载量直接影响铜物种、钾物种的存在状态,高分散的CuO相与表面K2CO3之间存在较强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不仅有利于NOx的储存,而且有利于增强催化剂的稳定性. in-situ DRIFTS结果表明, NOx储存过程中产生的两个负峰(1436和1563 cm-1)缘于碳酸盐的分解,这间接证明了碳酸盐作为储存介质参与到NOx储存反应中. EXAFS结果表明,经过15个稀燃/富燃循环测试,催化剂中的CuO相仍保持稳定.基于以上表征结果,提出了CuO和K2CO3在催化剂表面的分布模型,并探讨了NOx储存还原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925.
在Origin 7.5(或以上版本)的运行环境下,通过运行Find_Roots.opj求根附件,可实现各种类型酸碱溶液氢离子平衡浓度的快速、准确计算。介绍了这种计算方法的详细流程。  相似文献   
926.
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icrowave plasma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PCVD)技术系统地研究了GaN的分解机制.结果表明微波等离子体富氢环境促进了GaN的分解反应,分解过程由表面缺陷开始,向侧面扩展,最后沿氮极性面进行;氢等离子体中通入少量氮气能够显著抑制GaN的分解,在此基础上采用两步生长法成功实现在GaN上纳米金刚石膜的直接沉积.  相似文献   
927.
为研究NH4F含量及煅烧工艺对氧化铝相变及α-Al2O3微观形貌的影响,向Al(OH)3粉体中引入不同质量分数的NH4F,经不同条件煅烧后获得Al2 O3粉体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物相分析和晶相形貌观察.结果表明,NH4F的引入可以显著降低Al2 O3的相变温度,含量5.0; NH4F的Al(OH)3在900℃保温2.5h全部转变为α-Al2O3,这比传统的转变温度低200~ 250℃.同时,随着NH4F含量的增加,α-Al2O3晶粒形貌由颗粒状变为平面六角片状.但是平面六角片状α-Al2 O3在1200℃是不稳定的,长时间煅烧时,α-Al2O3晶体又"熔解"为小颗粒晶粒.  相似文献   
928.
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原位反应法制备了Ta2AlC陶瓷材料,研究了预热温度和不同铝含量对试样物相组成和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试样的物相组成;采用SEM观察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借助DSC测试分析,结合反应产物、可能的中间产物及体系吸放热探讨了Ta2AlC的合成机制.研究表明,250℃的预热温度环境下有利于充分反应生成高纯度的Ta2 AlC;适当过量的Al有利于各元素扩散,从而提高合成的TaAlC纯度;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Ta2AlC时,Al先熔化为液相,继而Ta与C分散到液态Al中发生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量,引发Ta与Al反应生成Ta-Al金属化合物,促使生成的Ta2C与Al或TaC与Ta-Al金属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Ta2AlC.  相似文献   
929.
建立了氮化硅陶瓷的准静态单晶压痕崩碎损伤实验系统,应用声发射三维定位系统实时监测其损伤演化过程,应用三维显微系统观测陶瓷崩口损伤表面形貌,并分析了崩碎损伤过程的临界行为.结果表明:声发射事件的三维实时定位直观反映了陶瓷崩碎损伤过程中材料内部微裂纹的萌生、扩展、成核和贯通的损伤演化过程,其定位结果与陶瓷崩口三维几何形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陶瓷崩碎曲面主要沿着二次多项式的轨迹向陶瓷表面扩展.陶瓷崩碎损伤具有明显的临界行为,声发射计数率和释能率的变化都符合幂律奇异性规律.  相似文献   
930.
光吸收介质的吸收系数与介电函数虚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相对介电函数虚部和消光系数与光吸收的关系,指出吸收系数与消光系数成正比,而吸收系数与相对介电函数虚部成正比是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