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5篇
  免费   1410篇
  国内免费   2082篇
化学   4625篇
晶体学   253篇
力学   577篇
综合类   235篇
数学   1082篇
物理学   3335篇
  2025年   21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276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260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309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299篇
  2014年   369篇
  2013年   507篇
  2012年   483篇
  2011年   513篇
  2010年   538篇
  2009年   590篇
  2008年   642篇
  2007年   524篇
  2006年   571篇
  2005年   444篇
  2004年   312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325篇
  2000年   349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9篇
  1965年   5篇
  1959年   7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端粒酶是真核细胞维持端粒长度的关键逆转录酶,其生物活性的高低可以为多种癌症的临床诊断和预后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本研究以人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裂解液中的端粒酶为研究对象,通过借助杂交链式反应辅助多重信号放大策略,提出了一种新颖、灵敏的检测端粒酶电化学方法.首先将端粒酶的延伸引物自组装在金电极表面,当端粒酶存在时,端粒酶能够催化引物的延伸,产生与发卡环探针H1部分互补的序列,进而引发杂交链式反应,形成由两个发卡环探针(H1和H2)交替杂交而形成的DNA长链.由于H1和H2末端均修饰有生物素,加入链霉亲和素修饰辣根过氧化物酶后,辣根过氧化物酶被被连接到电极表面,催化邻苯二胺氧化生成2,3-二氨基吩嗪,产生显著的电化学信号.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端粒酶电化学检测方法高效、可行,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可以检测每毫升10个HeLa细胞裂解液中的端粒酶.本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能有效区分端粒酶和对照蛋白.  相似文献   
72.
为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的100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00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以AMI患者心源性死亡为终点事件,将观察组分为死亡组(n=15)和存活组(n=85).所有患者均采用飞...  相似文献   
73.
以2-氰基-3-(4-(2-氯-3-甲基-1-丁酰氧基)-苯基丙烯酸(A)为质子给体,N-(4-吡啶基亚甲基)-4-烷氧基苯胺(nSSZ)为质子受体,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氢键复和物,经红外光谱证实了分子间氢键的存在,通过DSC,偏光方法及X射线衍射方法对其液晶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物呈现近晶相行为。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以草酸和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改变原料的摩尔比反应制备了不同取代度(0.1到0.9)的草酸淀粉酯,采用滴定法测定产物的取代度,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征产物(取代度为0.41)的化学结构,产物中含有羰基的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草酸淀粉酯.详细考察了草酸淀粉酯的物理化学性质,利用粘度测定、热重分析、广角X衍射(WXRD)以及湿度吸收等研究不同取代度的草酸淀粉酯的分子量、热稳定性,结晶形态以及吸水性能.结果说明,与玉米淀粉相比,草酸淀粉酯的吸水率随着取代度的提高而增加,其分子量、热稳定性以及结晶性能则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5.
碳羟基磷灰石除废水中铬(Ⅵ)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废弃蛋壳合成碳羟基磷灰石(CHAP)对含铬(Ⅵ)离子废水进行吸附实验研究,考查了溶液的pH值、吸附时间和温度对吸附平衡的影响,并探讨了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常温下,吸附时间为30min、pH=3.0、5g/L CHAP对50mg/L的铬(Ⅵ)离子的吸附率达到98.3%以上,CHAP对铬(Ⅵ)离子的吸附机理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比准一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描述CHAP对含铬(Ⅵ)离子吸附动力学行为;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热力学的吉布斯自由能以及熵变和焓变显示该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76.
利用反相液相色谱(RP-HPLC)法,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研究了苯基琥珀酸(PSA)对映体的色谱保留机制.苯基琥珀酸对映体达到基线分离的最佳色谱分离条件为:10 mmol/L HP-β-CD,20% (体积分数)乙腈,0.05%(体积分数)三氟乙酸,pH 2.5,柱温25 ℃,流速1.0 mL/min,进样量为20 μL,检测波长为254 nm.该文建立了保留因子(k)与ce(HP-β-CD)、ce(H+)、包结平衡常数以及苯基琥珀酸的解离常数的关系式,并结合实验对该关系式进行了验证.保留因子的倒数1/k对ce(HP-β-CD)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证明HP-β-CD与苯基琥珀酸对映体形成了包合比1 ∶ 1的包合物.在低酸度值下,包结平衡常数的计算结果显示,R-(-)-苯基琥珀酸与HP-β-CD所形成的包合物的包结平衡常数(162.5)比S-(+)-苯基琥珀酸(97.4)的大很多.手性拆分过程中热力学参数的计算结果表明,HP-β-CD对苯基琥珀酸对映体的分离过程主要是一个焓驱动的过程,包合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通过比较手性选择体结构,探讨了HP-β-CD拆分苯基琥珀酸对映体的机理. 研究表明,分子尺寸大小相匹配以及构象诱导作用大小不同可能是HP-β-CD拆分苯基琥珀酸对映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7.
建立了测定纺织品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硅胶吸附色谱-电喷雾质谱分析方法.不同类型的纺织品样品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法,以无水乙醇为提取溶剂,在10.3 MPa和100 ℃下静态循环提取2次,提取液经Sep-Pak Carbon/NH2石墨化碳黑/氨基复合型固相萃取柱净化,以Waters Spherisorb S3W(150 mm×2.0 mm, 3 μm)色谱柱为分离柱,乙腈-水体系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电喷雾质谱正离子模式下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方法检出限为10~40 μg/kg,在1~20 mg/kg的3个添加水平范围内的平均回收率为81.4%~95.9%,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2.5%.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方法检出限为10~30 μg/kg,在1~20 mg/kg的3个添加水平范围内的平均回收率为80.2%~96.8%, 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3.0%.本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用于纺织品的实际检验工作.  相似文献   
78.
以酰氯为酰基化试剂,用三乙胺作缚酸剂和催化剂,制备了一系列对叔丁基杯[8]芳烃酯类衍生物(2a~2e),其结构经1H NMR, IR和元素分析表征.以2为萃取剂,考察了酯型儿茶素单体在二氯甲烷-水两相体系中的萃取分配行为.结果表明:2e的萃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9.
活性炭负载单质碘催化环己醇脱水制环己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活性炭负载单质碘为催化剂,环己醇脱水制备环己烯.考察了I2负载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脱水反应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较适宜的反应条件为:I2负载量为23.8%,环己醇20 mL,催化剂4 g,于185 ℃反应2 h,产率达70.2 %.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80.
建立了纺织品中7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LC-ESI-MS/MS)快速检测方法.样品经甲酸酸化的丙酮溶液超声提取两次,无需其它净化过程.液相色谱使用C18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为醋酸铵水溶液和甲醇,在梯度条件下分析.在选择反应检测(SRM)负离子模式下进行质谱信号采集,采用两对同位素离子对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选取3种有代表性的纺织品进行方法检出限(LOD)、定量限(LOQ)、线性、回收率和精密度的验证.方法的LOQ为 0.9~2.4 μg/kg; 回收率为85%~106%; 相对标准偏差为2%~11%.本方法简便、有效、可靠、灵敏,能够满足国际生态纺织品标准(Oeko-Tex Standard 100)的限量要求,适用于纺织品中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日常检测及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