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化学   54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1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port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ound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lesions in cervical spinal cord of two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when using the BLADE T2-TSE and BLADE T2-TIRM sequences as opposed to the conventional T2-TSE and T2-TIRM sequences for sagittal acquisition at 1.5 T. In both patients, one more lesion was identified with the BLADE sequences than with the conventional ones. Consequently, we suggest the use of BLADE T2-TSE and BLADE T2-TIRM sequences in place of conventional ones for sagittal examination of the cervical spinal cord of multiple sclerosis patients. The advantages of ΤΙRΜ to reveal the pathology of the cervical spinal cord and the advantage of BLADE sequences to improve image quality should be combined in a sequence that could be ideal for cervical spinal cord examinations.  相似文献   
42.
苕溪污染物入湖通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5~2010年苕溪入湖河流小梅港、长兜港和大钱港的水质监测资料以及杨家埠和杭长桥2个水文基点站的径流量数据,计算CODMn、NH3-N、TP和TN等污染物的入湖通量来明确苕溪入湖的主要污染及通量的关键影响因子.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并计算水质的污染分担率,表明苕溪的入湖河流水质总体为Ⅲ类,首要污染物为TN;统计逐日流量数据,计算2005~2010年入湖水量为9.15×108~17.85×108 m3;对污染物年通量进行等标计算,发现总氮的等标入湖量最高,年均入湖通量为3 415 t;对水质、水量与通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水量与通量的相关系数远高于水质,且两者之间呈现季节性响应关系.因此,总氮是苕溪入湖的主要污染,水量是通量的关键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4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二氧化硅负载磷钼钒酸铯催化剂,利用XRD、红外、SEM以及物理吸附等技术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并以稀硝酸(30%)为硝化剂,考察了该催化剂对苯酚硝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系统研究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硝酸与苯酚用量以及催化剂重复利用等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制备的负载磷钼钒酸铯催化剂具有典型的Keggin结构,在温和的苯酚硝化反应条件下,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活性和高的邻硝基苯酚选择性,在实验优化条件下,邻硝基苯酚收率达到88%,催化剂回收方便可多次重复使用。 负载磷钼钒酸铯催化苯酚硝化反应结合水蒸汽蒸馏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制备邻硝基苯酚的方法。  相似文献   
44.
本文提出了一种OR树林并行搜索模型——PSOF模型。在PSOF模型中,同一棵树中搜索的进程在逻辑上相互独立,无须通讯。子进程只是当搜索到叶节点时才向主进程发送结果,通讯频度很低。通过对多棵树以及一棵树的各分枝的并行搜索同时开发了逻辑程序的AND和OR两种基本并行性。本文还讨论了在PSOF模型下子目标的自动划分这一重要专题。  相似文献   
45.
孙悦  慈佳祥  孙东 《爆炸与冲击》2007,27(5):473-476
将SDQ307型工程射钉器改制成小型、廉价、可靠的冲击速度检测装置,结合光电技术测速,解决了低压力范围同轴自短路型冲击波速度传感器一致性和可靠性等动态参数先期检验难的问题。实测数据表明,用J5.616(黄色)大威力射钉弹作为冲击力驱动源时,测得(25.50.1) g钢质碰撞器的飞行速度为226.2 m/s;抽样6根同批次同轴冲击波速度传感器结果显示,预测的可靠性不低于66.67%,用标准差表示的一致性不大于1.14%。为准确测量爆轰和冲击压缩实验数据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
姚凤姬  张小虎  慈云祥 《化学学报》1995,53(10):1015-1017
本文报告一种新型非同位素免疫分析法, 非标记稀土铕配合物荧光免疫分析。它仍以免疫反应为基础, 所不同的是无须制备标记物。较标记免疫分析法简便、快速、在所建立的方法中, 金属硫蛋白(MT)的量与Eu-β-二酮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成负相关。测定范围为0-1.3μg/mL, 测定血清中MT的回收率为95%-100%, 相对标准偏差<10%。  相似文献   
47.
临床医学发现,给病人服用四环素后定时测定体液中四环素含量,可以诊断胃癌~[1],因此.建立灵敏、准确的四环素测定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已知四环素类抗菌素与一些金属离子有很强的螯合能力,并能生成有色螯合物,其中以锆、钍、铀、锌、铜、铝、镁、铈及钴的螯合物尤为稳定,可用于鉴别、测定四环素类抗菌素的含量.一些螯合物也用于荧光测定~[2~6],但  相似文献   
48.
Inthispaper,arapid,sensitiveandsimpleenzymaticmethodfordetectingtheE.coltcellshasbeenestablished.P-GalactosidaseisakindofendoenzymeexistingintheE.coltcells.Itcanbereleasedfromthecellsbythepore-formingactionofcolicinEI,andcanbedetectedrapidlybyenZymatic..thodl.Colici.,areplasmid-encodedproteins,bindspecificallytoparticularreceptorsontheoutermembraneofsensitivecellsan.dactmainlythroughtwopathways'.Beca.s.theycanformporesinthemembrane,colicinshavebeenwidelyusedastoolstostudythebiologicalandphy…  相似文献   
49.
几种微生物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传统的微生物分类及鉴别方法是应用显微镜法、生化法、生理学法及其相结合的方法 .这些方法虽然有效 ,但操作复杂 ,费时费力 ,有时结果的准确度也不十分理想 ,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难以实现自动化及计算机化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FTIR)分辨率高 ,不仅能提供分子基团特征的振动吸收谱带 ,而且能敏锐地探测分子基团及其周围环境的变化 .因此 ,通过测定完整细胞的 FTIR谱可获得细胞的组成及其生物大分子结构的信息 ,用于鉴别细胞种类和细胞的状态 [1~ 4 ] .本文在获得了分辨率高、重现性好的微生物红外谱图的基础上 ,确定了微生物红外谱图…  相似文献   
50.
甲基睾酮的控温相分离荧光免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一种新的甲基睾酮(MT)测定的免疫分析法。通过将M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得了MT全抗原MT-3-BSA(AgMT),将AgMT经兔子免疫获得了针对MT的多克隆抗体。与温度敏感性水凝胶偶联的抗原和游离半抗原MT竞争性地与有限量的异硫氰基荧光素标记抗体反应。根据临界析相温度以上免疫复合物沉淀的特性进行分离,降低背景干扰。该法对MT测定的线性范围在27.5ng/mL ̄1.1μ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