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077篇 |
免费 | 2998篇 |
国内免费 | 3707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6444篇 |
晶体学 | 254篇 |
力学 | 1483篇 |
综合类 | 195篇 |
数学 | 2914篇 |
物理学 | 949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3篇 |
2023年 | 385篇 |
2022年 | 613篇 |
2021年 | 674篇 |
2020年 | 733篇 |
2019年 | 808篇 |
2018年 | 550篇 |
2017年 | 519篇 |
2016年 | 765篇 |
2015年 | 789篇 |
2014年 | 966篇 |
2013年 | 1325篇 |
2012年 | 1535篇 |
2011年 | 2841篇 |
2010年 | 1694篇 |
2009年 | 1666篇 |
2008年 | 1123篇 |
2007年 | 1112篇 |
2006年 | 981篇 |
2005年 | 1090篇 |
2004年 | 1828篇 |
2003年 | 1175篇 |
2002年 | 1037篇 |
2001年 | 868篇 |
2000年 | 534篇 |
1999年 | 471篇 |
1998年 | 479篇 |
1997年 | 355篇 |
1996年 | 302篇 |
1995年 | 275篇 |
1994年 | 255篇 |
1993年 | 558篇 |
1992年 | 605篇 |
1991年 | 399篇 |
1990年 | 399篇 |
1989年 | 387篇 |
1988年 | 113篇 |
1987年 | 53篇 |
1986年 | 66篇 |
1985年 | 63篇 |
1984年 | 48篇 |
1983年 | 29篇 |
1982年 | 16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13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9篇 |
1976年 | 10篇 |
1975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从等离子体动力学方程出发,采用玻尔兹曼碰撞项,在粒子分布函数偏离麦克斯韦分布甚小的情况下,作三级矩近似得到了等离子体迁移方程组。迁移方程组中忽略时间微分项后,得出了电子-离子等离子体的张量形式迁移系数,以及与磁场方向成平行(∥)、垂直(⊥)和交叉方向的迁移系数。导出的结果和文献[1]采用朗道碰撞项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迁移系数和等离子体参数的依赖关系是一致的,但对磁场B和离子电荷Z_i值取定时,个别迁移系数要差一倍。此外,导出的迁移系数形式比文献[1]的要简单些。 相似文献
102.
用量纲分析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给出常参数放大器型毫米波自由电子激光基模辐射的饱和功率和饱和长度的一套定标定律。 相似文献
103.
黑腔靶中超热电子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在“神光”装置上进行了1.053μm激光与平面靶及一系列柱形黑腔靶相互作用实验。用一台多道滤波—荧光X光能谱仪(FFS)测得各种靶发射的超热X射线谱,由谱推导超热电子温度T_h和超热电子总能量E_h当照射靶单束激光能量E_(tar)为400~670J、脉宽τ=650~1150ps时,发现黑腔内明显存在两群服从Maxwell分布高能电子(T_h=35~45keV;T_(hh)=150~350kev),而且E_(he)占E_(tar)的份额为10%~12%。实验还表明:腔内的E_(he)与非线性过程特征量(SRS)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因此推断出腔内超热电子产生的主要机制是受激Raman散射。在相同照射条件下,黑腔靶产生的超热电子比平面靶严重。 相似文献
104.
本文讨论了n(z,r)=n_0(z)+n_2(z)r~2/r_e~2型复折射率介质中的激光传输问题,给出了激光传输参数(光束半径和波阵面曲率)的演化公式。指出只要存在一定大小的n_(21),在传输过一段特征距离z_c之后,将出现完全光导(即自相似模的传播),而且自相似模是激光体系的特征模式。其传输参数只与n_2有关,而与激光初始参数无关。自相似模必定是高斯球面波,而不是高斯平面波。 相似文献
105.
本文介绍了X射线荧光光谱透射强度比测定中等可变厚度金属镀层的组分方法。采用镀层元素强度和基片透射强度之比对镀层元素镀布分量制作工作曲线。 相似文献
106.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用于分子吸收分析测定稀土氧化物中铝和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代替紫外-可见光度计测定元素的分子络合物的分子吸收。作为初步尝试,测定了稀土氧化物中的铝和硅,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7.
本文给出了掺CdSxSe1-x玻璃平面波导分布反馈(DFB)光学双稳器件的设计和制备方法,实现了低功耗、快速的本征光学双稳。 相似文献
108.
Ray effects are an inherent problem of the discrete ordinates method. RAY3 D, a functional module of ARES, which is a discrete ordinates code system, employs a semi-analytic first collision source method to mitigate ray effects. This method decomposes the flux into uncollided and collided components, and then calculates them with an analytical method and discrete ordinates method respectively. In this article, RAY3 D is validated by the Kobayashi benchmarks and applied to the neutron beamline shielding problem of China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CSNS)target station. The numerical results of the Kobayashi benchmarks indicate that the solutions of DONTRAN3 D with RAY3 D agree well with the Monte Carlo solutions. The dose rate at the end of the neutron beamline is less than10.83 μSv/h in the CSNS target station neutron beamline shutter model. RAY3 D can effectively mitigate the ray effects and obtain relatively reasonable results. 相似文献
109.
5 TW/40 fs级台式钛宝石激光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TSA-25系统输出35 mJ,800 nm啁啾脉冲的基础上,建立了以钛宝石作为增益介质的二级啁啾脉冲放大(CPA)系统。使用0.6 J和1.6 J,532 nm,10 Hz Nd∶YAG激光抽运,输出脉冲能量达到500 mJ,经压缩脉冲宽度为41 fs,压缩器的能量转换效率为63%,峰值功率可达7.6 TW。通过对放大器系统的钛宝石晶体、抽运密度以及多通结构通道数的选择等实验,有效地提高了能量放大器的萃取效率。其主放大器能量萃取效率达到32%,整个系统占用尺寸不到10 m2。 相似文献
110.
The electron transport characters in a nanostructure with the periodic magnetic-electric barriers
下载免费PDF全文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物理》网站下载免费的PDF全文](/ch/ext_images/free.gif)
This paper detailedly studies the transmission probability, the spin
polarization and the conductance of the ballistic electron in a
nanostructure with the periodic magnetic-electric barriers. These
observable quantities are found to be strongly dependent not only on
the magnetic configuration, the incident electron energy and the
incident wave vector, but also on the number of the periodic
magnetic-electric barriers. The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 and the spin
polarization show a periodic pattern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eparation between two adjacent magnetic fields, and the resonance
splitting increases as the number of periods increases. Surprisingly,
it is found that a polarization can be achieved by spin-dependent
resonant tunnelling in this structure, although the average magnetic
field of the structure is zero.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