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0篇 |
免费 | 111篇 |
国内免费 | 114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322篇 |
晶体学 | 22篇 |
力学 | 69篇 |
综合类 | 18篇 |
数学 | 51篇 |
物理学 | 31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22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42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39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52篇 |
2011年 | 53篇 |
2010年 | 44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60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52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5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微乳液-水热结合法制备了NaYF4:Yb3+,Er3+,Tm3+纳米粒子,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与表征。产物的X射线衍射峰与标准卡片PDF#77-2042完全一致,属于立方相NaYF4;SEM图片显示所制备的纳米粒子形貌和粒径都比较均一,为120nm左右的棉花状小球,由纳米微粒聚集而成;在980nm光的激发下,纳米粒子能够同时发出蓝光(438和486nm)、绿光(523和539nm)和红光(650nm);通过调节Tm3+:Er3+的比例(0,0.5,0.8,1,2,3,5,7),由色度坐标图(CIE)可以看出当Tm3+和Er3+的比例从0增加到2时,样品的整体发光光色是向绿光方向移动;当Tm3+和Er3+的比例为1:1时,得到伪白光;Tm3+和Er3+的比例从2到7时,样品整体的发光向红光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2.
13.
14.
荧光光谱法研究抗癌药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荧光探针技术可以用来测定药物-核酸相互作用的强度。通过药物与核酸相互作用,使DNA与探针键合的程度减小,反映在探针荧光光谱的改变,从而可以了解药物和核酸的作用机理。相互作用常数D为DNA 探针中加入药物后探针的荧光强度相对于DNA 探针荧光强度减去纯探针荧光强度的下降百分数。文章利用盐酸小檗碱(Berberine)作为探针,测定几种抗癌药物加入DNA与荧光探针(盐酸小檗碱)混合溶液的荧光谱,探讨它们与DNA的相互作用。并根据相同浓度的不同药物与核酸相互作用的常数D确定作用强弱。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不同处理条件对乳铁蛋白构象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荧光、圆二色谱及紫外光谱手段,研究了六种不同物理或化学条件处理后,牛乳铁蛋白(Bovine lactoferrin,bLF)三级、二级结构及二硫键的变化。荧光结果显示:6mol.L-1盐酸胍、8mol.L-1尿素和50mmol.L-1二硫苏糖醇三种处理后bLF溶液的最大发射波长从333nm红移至354nm,疏水基团大量暴露,三级结构发生明显变化;100℃加热5min、超声(450W,5s,6个脉冲)、1%巯基乙醇处理后,bLF溶液荧光强度明显减弱,最大发射波长几乎无变化。圆二色谱结果表明:经盐酸胍处理,bLF中α-螺旋结构消失,其余五种处理,二级结构的变化较小。紫外光谱数据表明:二硫苏糖醇对bLF二硫键破坏最严重,超过总二硫键含量的55%,超声次之,盐酸胍、巯基乙醇和加热破坏较少。结果对进一步明确乳铁蛋白的构效关系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介绍了一台10mm口径两级双程离轴放大系统,实现了对5mm×5mm口径光束的激光放大,耦合系统采用高功率LDA紧密侧面直接抽运棒状Nd:YLF方式。分析并实验研究了在不同抽运电流、放大脉冲与放大器LDA抽运时刻的不同延时及不同注入能量条件下,放大系统及光束每次放大时放大特性的规律。实验得到:在放大系统5mm×5mm软光阑处注入1.58mJ能量时,放大系统可输出129.2mJ能量,能量提取效率达到19.5%,满足该系统的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20.
环形波导狭缝天线产生的氩等离子体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了一种环形波导腔环绕直径30cm,高50cm耐热玻璃圆筒真空室构成的新的大面积微波等离子体源。环形波导内侧开有多个用来激励产生等离子体的狭缝,相邻狭缝间的距离为半个波导波长。利用该装置研究了微波功率,工作气体对氩等离子体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